李盼星
摘 要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郑国民教授作为我国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主编之一,他不仅在课程改革方面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而且在语文教学方面也有启发性思考。笔者试图通过阅读郑老师的专著、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和整理一些重要会议上有关教学的发表讲话来总结郑国民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本文将郑国民语文教学思想按照义务教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总结。
关键词 郑国民 语文教学思想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1小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来开展的。随着时代发展,识字写字不仅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如今的识字教学还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赋予汉语言文字民族生命力。因此,识字教学的改革实践也是教师所一直在探索的。关于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教学,郑国民老师早在2002年便梳理了我国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情况,对识字教学内容、理念和写字教学功能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1识字与写字教学
1.1.1教学目标应高于学生语言实际
郑国民认为“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识字应与语言发展相结合。首先,学生的语言实际,尤其是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以口头语言为主。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结合起来教学,但教材编写成了一个难题,教材出现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平行”。例如民国22年出版的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一种)《国语读本》第一册第五课“小弟弟,小妹妹,来来来。”日常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容易诵读记忆,但是这样的教材缺少语言实际意义,只能读读看看背背。实际上,学生语言发展有规律可循,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分水岭,此时的识字教学虽源于实际生活,但必须高于学生语言实际,读一些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和富有生活意义的内容,不机械性的“为了识字而识字”。
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写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字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不仅注重识字数量,还应将汉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和文化价值体现出来。另外,识字范围也早已不应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课堂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那么识字便无处不在,不论是在家中或出门在外都可以进行识字。
1.1.2教学原则:“多认少写”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写字的阶段目标分别用了两种行为动词:“认识”和“学会”,而且课标教材建议中提到“低年级阶段学生识字量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直接明确了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时至今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已投入使用,一年级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方面较之以往各个地区的教材版本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要求认识的字数量增加,要求会写的字数量减少,且把汉语拼音放到了识字后面,明确了汉语拼音作为拼写和注音的辅助工具的功能,凸显汉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
当然,教师需要理性分析“多认少写”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度”。该原则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多认”是为了满足学生开始学习时对于尽快阅读的渴望,初步形成基础阅读能力;“少写”是指在要求会写的汉字数量减少,但在质量上对于写字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少写是不用写字数量上的压力阻碍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其目的还是给学生以后字写得又快又好夯实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1.1.3教学内容与实施:“认、讲、学、用”分进合击理念延伸,同时加强写字教学
我国在清末前的传统语文教育识字经验是分进合击。传统的识字教学是读一些蒙学读本,先认字后写字,认和写不同步。足够的识字量可以作为阅读的一种外在的客观推动力,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反之,认写同步易导致认字量减少,无法实现阅读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丧失阅读兴趣,这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可能是终身的。因此,郑国民先生在近20年来我国识字写字教学尝试和实验取得进展时,从经验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尊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取认、写、讲、用分进合击的理念……尽可能地促进四者的相互作用。”至于识字数量也是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阅读需要来确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稿》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降为1600个,删去了一些生僻字,根据当代出版物中的文字数据统计,多认的字比率越来越低,1600字能满足低年级学生尽快阅读的需求。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加强写字教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认真写字很枯燥;对家长而言,写生字词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他们认为字不需要写多好看,能看明白即可。这样的形势之下,写字教学的改革也成为了必然。
学生在写字与认字的学习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写字质量与写字数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质的獲得提供保障。”低年级学生处于刚开始学习写字阶段,要求不宜过于苛刻。写字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生单纯掌握一项技能的过程,由不同版本识字与写字的目标变化可以看出,2011年版语文课标增加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言文字是能够体现民族文化,汉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均是民族积淀的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渗透汉字文化知识,那么学生在认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也正在为其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
1.2阅读教学
曾有人夸张地说语文学科是“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虽过于夸张,但是却点出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2002年郑国民老师受邀参与了关于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首先,培养阅读兴趣是语文世界一块非常重要的“敲门砖”。其次,阅读教学思路上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低年级学生不一定需要精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其意即可,更多的是注重词语的积累,积累语料是阅读教学中需要一直坚持的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习惯。最后,阅读内容上以浅近的寓言、童话故事、儿歌、童谣和优秀古诗为主,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另外,浅近古诗的学习加入第一学段也是一个创新之处,因为几十年来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大多只在高年级阶段学习,但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需求的角度思考,古诗成为低年级的阅读内容是一种必然。
其次,重视复述教学。复述是对所学知识经过大脑加工过的一种输出,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不论哪一种形式都不是单向的简单再现,它包含着对课文的理解、认知内化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复述教学的选文是有规范性和指向性的,它在具有一定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进行,关注重点在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复述作品本身,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鼓励学生评价形象并相互交流。此外,增加略读教学,这也是小学中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改革之一。2001年新课标中重提略读教学,具有时代性。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使得人们能够迅速搜集、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驱使着略读教学的重现。
2初中语文教学
2.1淡化文体意识
长期以来每学年以一种文体教学为重点的语文教学,在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因此2001年新课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提出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之前简单的三大文体划分掩盖了富有个性的文章表达方式的多样化,2001年新课标便从表达方式角度提出阅读要求,教学上教师也不用再受束缚,给语文阅读教学解读文章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学生读与写能力的结合。
2.2写作教学改革
2001年新课标第三学段的写作目标中已经树立了写作目的的意识,在第四学段的作文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考虑适合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书面表达跟口头表达一样是交际性的,交际目的和对象决定表达内容和形式,这种整体思维贯穿第四学段学生写作过程当中,感悟在面对不同的写作目的、场合和对象时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语句。第二,真实地表达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直到今天,真情实感都是写作的基础要求,因此写作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自我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倡自主写作。第三,有创意地表达已积累的写作素材。从第二学段要求培养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开始,便是一种有意积累写作素材了。第三学段是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到了第四學段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积累是有创意表达的基础,在捕捉事物特征的过程是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很显然,该目标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层面,写作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并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与此同时教材和教学中也必须充分体现和展示这方面的价值。第四,关于淡化文体的要求。阅读教学关于淡化文体的要求前面已有论述,其实作文教学也有过文体要求,与阅读教学不同的是作文的文体教学从五十年代后开始。随着多地中考作文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推动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淡化文体要求的目的在于克服文体写作带来的“套路化”弊端,绝对不是抛弃文体这个概念。
总之,郑国民老师的教学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既指导教师教学,同时当教学实践与教学思想发生偏离时也应及时冷静反思,找到解决策略并再次投入教学实践,这是一个活循环轨道,其围绕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当教学改革偏离中心轨道时,应及时找到对策再回到正道语文。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J].学科教育,2002(11):6.
[2] 中华民人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3] 郑国民.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内容与实施[J].语文建设,2012(06):12.
[4] 郑国民.关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三)[J].语文建设,2002(12):2.
[5] 郑国民.对于第四学段写作教学改革的认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