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蕾
摘 要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行为养成、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其中,非正式的伙伴团体相较于正式伙伴团体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又是潜移默化且不可忽略的。在本文中,将论述班级中的非正式伙伴团体的形成、发展及如何影响个体的择友价值观形成。教师适当对非正式伙伴团体的这种影响加以利用,有助于塑造班级积极的交友氛围。
关键词 非正式伙伴团体 择友观 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发育有着明显的特点:闭锁、矛盾、情绪化、敏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的反映在其与他人的交往方面。不同于小学阶段的交友方式,中学生的择友观开始出现分化,更多以相似兴趣、行为、价值观等深层心理需求为依据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伙伴团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它们的出现对个体的行为、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个体如何选择非正式伙伴团体以及在非正式伙伴团体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与团体内的同伴交往都将影响着个体的择友价值观(以下简称择友观),这种影响不同于班级、社团等有明确规范、规则的正式团体,它能更加真实的反应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以一种非正式的规则塑造个体的择友观。
1中学生非正式伙伴团体的形成及特点
同伴团体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推力,个体在选择、融入同伴团体的过程中,其人格和社会行为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同伴的接纳与拒绝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两类伙伴团体,一类是正式伙伴团体,一类为非正式伙伴团体。正式伙伴团体是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则、制度及成员要求组成的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比如学校中的班级、学生会、兴趣小组等,这些团体的形成不具有自由选择性,而且较稳定与规范,其中的规则需要成员遵守;而非正式伙伴团体则是个体自发按照兴趣、爱好、个人喜好、价值观等心理需求形成的,团体规则会随成员需求而逐渐改变直至全部成员认同。
非正式同伴团体一般由3-10人组成,平均人数5-6人。小学阶段,非正式团体稳定性不高,由于儿童个人偏好的易变性,团体内经常会有新成员加入,也会有老成员离开,儿童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锻炼了与不同人交往、适应不同团体的能力,促进了其社会化发展。到了中学阶段,个体对于非正式团体的要求已由单纯的行为相似、个人喜好上升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相似的价值观、经历、认同感、性格、理想等,此时的同伴团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团体内的规则、文化亦更加规范,个体在团体内活动,会自觉遵守团体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个体在团体内会得到认同感、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个体重新认识自我,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2中学生非正式伙伴团体对个体择友观形成的影响机制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其心理发展由于滞后于身体发展而尤其特殊:渴望独处又相对闭锁,渴望独立又依赖父母,情绪波动大又有敏感。这些特点明显的反映在个体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上。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在青春期阶段,个体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自我同一认同对角色混乱,探索不同的角色,从而形成内在的目标与价值观。个体如何探索不同的角色呢?那就依赖于个体的社会能力,这种社会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个体与社会及社会成员的互动方面。个体通过加入同伴团体,了解对于规则的执行与内化,学习以他人感到舒服的方式对待他人,在团体中澄清自我、重新认识自我,从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择友价值观。
在非正式伙伴团体中,个体的集合是依靠著相似或相同的经历、理想、性格、价值观等心理需求,除去相似点,成员的相处亦需要磨合、调整,直至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内在的不断修正的过程,个体在与团体内成员交往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现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会带来消极的情绪冲突,但是由于个体对所处的非正式伙伴团体的认同,反而会促使个体积极的消除情绪冲突,激发个体修正自我行为以适应伙伴团体;在这种修正的动力驱使之下,个体会主动调整自己的想法、行为,通过模仿、扮演、换位思考等方式来学习团体内其他成员已被接纳的行为;同时,团体内的领导角色又会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来引领成员的行为改变,使所有成员都符合该团体的规则要求,而个体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在保留自己个性与符合团体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择友观,这种择友观是基于团体认同的同时又具有个性特色的。为了保留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大部分个体会主动参与自我调整,当然,也有个体会因为最终无法完全认同团体规则而放弃,转而去寻求新的团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与正式伙伴团体相比较,非正式伙伴团体中的规则是不明确的,而且是可以调整的,团体内的成员是因为相似的心理需求自发集合在一起的,所以,团体内的接纳程度是比较高的,团体成员相互包容的友好氛围也比较突出,这种接纳、友好的氛围在个体修正自我行为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使个体自发自愿的改变自我,重新审视自我,从与团体成员及团体规则磨合、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形成价值定位。
3对非正式伙伴团体的适当引导有助于塑造积极班级交友氛围
在班级中,班主任应该允许非正式伙伴团体的存在,因为这些团体给学生锻炼社会能力、形成择友观提供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需要对这些非正式伙伴团体给予适当的引导,一些具有积极影响力的非正式伙伴团体可以发挥其榜样示范效应,在班上推广、奖励,以强化这种积极影响;而对于一些具有消极影响力的非正式伙伴团体,如由被同伴拒绝或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组成的团体,则要及时规范、引导,避免消极影响扩散。班级中,具有积极影响力的非正式伙伴团体能够营造积极的交友氛围,团体中的成员在形成自己的择友观后,亦会在走出“小圈子”之后,将这种交往能力迁移至其他圈子,与其他正式与非正式的伙伴团体融洽相处,获得积极的交往体验。
参考文献
[1] 佟思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汉字文化,2019(04):156-157.
[2] 王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解决途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