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30 02:50潘婷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潘婷丽

[摘要]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偏瘫型脑瘫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观察组患儿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单一的作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联合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作业治疗,且该联合方案对患儿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可缩短患儿的治疗疗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偏瘫型脑瘫;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8(a)-01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xercise therapy combined with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Methods Eighty-eight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8 were enrolled as research objects. All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and met the relevant diagnostic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4)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y received mandatory exercise 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single occupation therapy was used. The 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 (FMFM) score and the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MFM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FMFM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AS score grad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uperior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MAS score grad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exercise 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single therapy, and the combined therapy can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in children, thus shorten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ith a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andatory exercise therapy; Occupational therapy;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Application effect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作业治疗的效果与患儿独立生活、生产活动、游戏、操作等训练中参与并作出的贡献多少有直接联系[1]。因此,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效果将与日常生活、活动玩耍等息息相关。强制性运动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脑损伤引起功能障碍的康复技术[2],该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且临床效果确切。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联合应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中能够起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的、系统化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作业治疗程序,并且关于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偏瘫型腦瘫患儿的实际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提供更多有效临床依据,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并将其临床效果与采用单一作业治疗的44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7~40个月,平均(20.5±3.9)个月;其中,左侧偏瘫患儿21例,右侧偏瘫患儿2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8~42个月,平均(21.3±3.5)个月;其中,左侧偏瘫患儿19例,右侧偏瘫患儿25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本次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③患儿家属均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责任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相关器质性病变的患儿;②合并精神及意识障碍的患儿;③不愿意积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4]。

1.2方法

观察组患儿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患儿均由作业治疗师给予一对一作业治疗。首先,限制患儿健侧的肢体动作,并穿戴一个固定前手臂的夹板,固定好后让患儿主动配合,5 min内各进行掌侧拇指外展30次、桡侧拇指外展30次、对掌30次、对指30次、并掌30次、腕背伸30次、前臂旋后30次、屈肘40次、伸肘40次;同时,嘱患儿各进行3 min的肩前屈、肩外展、肩内收、肩内旋、肩外旋。给予患儿强制性运动疗法,先限制患儿健侧手活动,为患儿患肢设计适宜的活动,让患儿患肢得到集中、重复的大量康复训练,例如强制性让患儿拾取珠子(大小适宜),用手指捏不同大小的钢珠,进行穿鞋带、插木钉等一系列训练,训练期间要求家长全程陪同,指导并鼓励患儿使用患肢完成日常生活,出院后也要讲究锻炼方法并将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并做好出院后每天的锻炼记录。患儿进行联合治疗1次/d,连续治疗6个月。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一的作业治疗,其方法同观察组一致,同样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评分和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情况。

FMFM评分的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的上肢功能恢复越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对患儿的肌张力进行评分[6]:Ⅰ级表示患儿肌张力不增加,患儿患肢在整个范围的被动活动无阻力;Ⅰ+级表示患儿肌张力稍增加,患儿患肢在被动活动至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Ⅱ级表示患儿肌张力有轻度增加,患儿患肢在大部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内被动活动时均有阻力,但仍然可以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MFM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FMFM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FMFM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等级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上肢肌力、肌张力、协调及精细动作等存在异常,且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用或少用患侧的情况,致使患侧处于习得性废用状态,因此要帮助患儿恢复患侧上肢功能,就要让患儿的患侧参与日常生活、运动等[7-8]。目前,作业治疗是偏瘫型脑瘫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对患儿认知、生活、文娱等方面进行挑选和设计成作业活动进行训练,从而促使患儿的患肢功能得到恢复。但在实践中发现,偏瘫型脑瘫患儿行作业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仅与医师的治疗方案有关,也与患儿患肢参与活动的程度有直接联系。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集中、大量地对患肢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患肢功能,帮助患儿提高日常生活能力[9-10]。强制性运动疗法被应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治疗中的依据是高强度的训练会使大脑皮层功能重组,使皮质运动区中对患肢支配的面积增大,也使其他皮层运动区的募集增大。因此,强制性运动疗法很适合偏瘫型脑瘫患儿[11-12]。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MA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作业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运动时的肌张阻力,明显提高患儿患肢的灵巧度。本研究认为,联合疗法的优势在于,使患儿患肢从习得性废用状态转变至主动使用状态,明显增加患儿患肢的主动参与能力及感知能力,这对患儿患肢的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13-14]。周治球[15]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联合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与作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儿患肢的上肢功能有积极作用,可帮助患儿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威,程攀,许立俊,等.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2):232-235.

[2]孙瑞雪,姜志梅,徐磊,等.手-臂双侧强化训练对偏瘫脑瘫儿童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108-110.

[3]唐久来,秦炯,邹丽萍,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4]纪静丽,李欣,侯梅,等.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与构音障碍特征及其临床评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4):479-482.

[5]徐永伟,李晓松,董静.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7):30-31.

[6]孙杰.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效果体会[J].当代医学,2016,22(34):128-129.

[7]李巧秀,王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復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124.

[8]顾小元,曹建国,贠国俊,等.肌肉效贴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2):225-227.

[9]孟静,李晓捷,邱霞,等.运动想象疗法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 8(2):144-147.

[10]林小苗,邹林霞,陈维华,等.平衡发育训练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53-4456.

[11]胡继红,张惠佳,罗卫红,等.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2):916-919.

[12]魏娜,李恩耀.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作业治疗临床体会[J].保健文汇,2016,29(5):321-322.

[13]王存娟.综合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4):41-43.

[14]何小辉,刘毅梅,熊友红,等.作业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前臂旋前运动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8,33(2):111-113.

[15]周治球.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院,2015,15(9):150-151.

(收稿日期:2018-11-28  本文编辑:孟庆卿)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