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露
摘要: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读者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以茅盾《白杨礼赞》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译者在散文英译中应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预设,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考虑读者对英译散文的接受力,关注散文的原文精神的翻译和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目标读者;白杨礼赞;接受美学;散文翻译
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和欣赏角度的差异,散文翻译一直是翻译领域十分具有挑战的文学翻译类型。散文翻译在思想及语言上都应体现原作风格(张金,1987)。对于散文翻译来说,如何将原文的语言意义和美学元素再现到翻译文本中是译出优秀译文的关键。所以根据中国散文的特点,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内解决中国散文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它把文学看作是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并且把读者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思考文本。“只有当读者(听众)以文学的方式去阅读(倾听)这些负载着文学作品的书面或口头的语言时这些作品才真正作为文学而存在,才获得现实的文学生命”(朱立元,2004)。尧斯认为读者阅读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接受过程:读者在阅读之前内心都会有一个“审美期待”;读者在阅读时会对作品进行“阐释性接受”。
二、白杨礼赞及其译文
《白杨礼赞》是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这篇散文表面是在赞美杨树,实则是在赞美共产党的伟大与坚韧。本文选取的两个译本,分别是张培基先生翻译版本和张梦井和杜耀文先生合译版本。以下简称张译和张杜译。张培基先生的翻译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在风格上更接近原作。张梦井和杜耀文的翻译更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他们倾向于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原意。
三、译文对比中接受美学的呈现
(一)蕴含在措辞中的接受美学
例一:
原文:……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张译:......our dauntless soldiers guarding our homeland......
张杜译:......the sentry guards who are standing there......
“哨兵”实际上指士兵或战士在中国抗日战争。如果直接翻译成“sentry guards”,译文将缺乏原文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张译为"soldiers"就正好填补了原文中的留白,接受美学中的空白只有在原文读者都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的大前提之下,才能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对于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则无法填补此空白。因此就需要译者来适当填补这一空白,以达到目标读者的审美愉悦。张培基的译文准确地填补了原文的空白,不仅使译语读者能够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蕴含着深刻意义的作品,而且实现了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的创设。
例二:
原文: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张译:they like to eulogize the elite nanmu
张杜译:...stubborn to retrograde praise the duke nanmu
这句话隐含着作者的讽刺态度,“楠木”实则是国民党的一个比喻,只有不了解情况的人才会称赞他们。因此,“赞美”在这里不应该翻译成“praise”。张培基选择了“eulogize”一词,意思是“歌颂其美德和成就,意指奉承别人”,表达了作者的讽刺态度。因此在这里张培基的译文能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二)与接受美学契合的句式
例三:
原文:……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
张译:The reactionary diehards......can do whatever they like to eulogize the elite nanmu(which is......)and look down upon the common, fast-growing white poplar.
张杜译:Let those who look down upon the masses, ......which is......They may go on despising this white poplar tree, which is......
白杨树与楠木鲜明的对比在这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達了作者对“楠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斥责和对“白杨树”——共产党的称赞。在张,杜的译本中,这两棵树的描述被译成平行的同位语从句,这使得对比跃然纸上。这样翻译更加能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读者也更容易接受译文及其深层含义。
例四:
原文: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张译: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张杜译:It has great vitality, and cannot be worn away and does not yield like the peasants do in the north.
汉语文本的典型特点是句式较松散、较短小精练。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因此,译者应更多地注意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且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的句子比较松散和简短,但无论是张培基先生的版本,还是张梦井、杜耀文先生的版本,都改变了原有的句式,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三)宏观语篇中的接受美学
例五:
原文: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张译:How could you look upon them as......How could you forget that.....How could you fail to associate.....How could you fail to see......?
张杜译:......do you feel……Dont you think of......Dont you think of, even a little bit, ......Still further, dont you think of......?
这一段是由一组反问句的并列句所构成的语篇,也是这篇散文的升华部分。反问句的语气将杨树与其象征精神联系起来,也突出了这篇散文的主题。张培基将其翻译成“How could you fail to…”,而张,杜的翻译使用了四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期待视野”是读者心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在读者的文学阅读体验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或预设结构。相对而言,张培基先生的翻译能在语气上表现出更强的情感,不仅表达了修辞,而且表达了怀疑的语气。
例六:
原文:它的干呢……它所有的丫枝呢……;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它的皮……
张译:Their trunks are...Their twigs, ...Their leaves are...
Their glossy barks are...
张杜译:It's trunk is...And all the other branches are gro
wing straight...It's broad leaves also grow...It's bark is smooth...
在原文中“它”这个词反复出现,结构连贯,并且韵律感很强。但是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这种语篇结构译到英文中所达到的效果也就会大相径庭。在翻译中,三位译者也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张培基译为“their”,这与原文是一致的,但是在阅读中就会给人一种单调重复之感。而为了在译文中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期望,张梦井和杜耀文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方法,就使得译文阅读起来更流畅自然。因此,译者应该充分利用语篇连贯所带来的艺术美感,译者还应考虑到读者的审美期待,根据读者的审美期待进行一些操控。
四、结论
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对《白杨礼赞》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散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优先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弥补文化差异,或者说弥补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白,对于散文翻译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关注原文“精神”的传递,在散文翻译中文化传播应关注与目标读者的“视域结合”。因此,在今后的散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更加关注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审美期望,并填补原文的空白,使目标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原文。
参考文献:
[1]Burton Raffel.The Art of Translating Prose.[M].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
[2]David, E.Pollard.The Chinese Essay.[M].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9.
[3]Hao Lina.On Reproduction of Aesthetic Value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ss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A Case Study of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Style.[J].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1.
[4]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北京:中国翻译,2000 (2):48.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1991:135.
[6]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7]张梦井,杜耀文.中国名家散文精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8]张今著作.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09.
[9]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0]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