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引起了社会及相关教育单位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推动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国学文化被引入到高校文化建设当中,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其深厚的文化精髓,从而提高自身思想境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校;国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中不断出现文明缺失、心理失衡以及信仰危机等负面的现象,给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埋下了隐患。作为我国人才储备军的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为了社会劳动力的综合水平。因此,高等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顺应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有效的将国学文化渗透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当中,促使二者在相辅相成的状态下,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国学文化概念分析
国学文化不仅是我国文明发展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我国华夏子孙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精神文化境界的不断提升,国学文化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仅仅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创建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其中,占据主流思想地位的表示儒、道学说,分别集孔子及老子思想于一体。孔子创建的儒学,其核心理念为“徳礼”。告诉人们在做人和做事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德来规范思想,用礼来约束言行。而老子所创办的道教,其主要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并追求刚柔相济、顺其自然等思想。国学文化极大的展现了华夏民族不屈的精神,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理念对我国社会先进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其中,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学校为基本载体,通过有效的融合历代师生的优秀思想,进而形成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成果,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学校标准的文化形象,充分的展现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了更好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在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進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此过程中,学校发展也进一步突显出一定的问题,其中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尚未得到高等院校足够多的重视和关注,并缺乏一定的约束标注,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处于摸索和混乱的状态当中。
三、校园精神文化与国学文化的关系
(一)基于主体是人的文化
在国学文化组成部分当中,充分的展现出了人、社会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儒学主要推崇以天下为己任,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快乐生活。道教主要推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安时处顺并希望能够延年益寿的长存。因此,传统国学文化为华夏子孙提供了多种的精神寄托,最终引导子孙后代追求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
校园文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依托人化和化人的相互统一。而且,校园文化自出现起就具备着一定的约束和规范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熏陶性。高等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主体是人,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运用,让先进的精神思想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进而充分的调动师生共同发展的积极性,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投身于各项校园工作当中。
(二)校园文化建设依托于国学文化
在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来引进更多的优秀学生,同时,发挥出校园文化的教育与引导的功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贡献,让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市场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此外,在国学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当中,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育人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带动广大师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浪潮当中,加深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师生能够深入思考,自觉提升个人思想境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国学文化的发展
从上文可知,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国学文化的支持。同样,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也为国学文化的宣传做出贡献,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俗话说,人类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我国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历代祖先先进思想的结晶,具备着丰厚的学习价值。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社会文明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说,今天的现代也就是明天的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国学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通过利用现代意识和方法给国学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当中,通过实践检验活动不断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得当前我国国学文化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思想理念,而是更深入的符合当前社会人们的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魂之学,勇担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使命,为我国共创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四、国学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逐渐突显出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问题出现的根本之处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与经济事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也直接影响着为了社会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文明缺失、信仰危机以及心理失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将国学文化渗透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当中,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为更多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人本关怀,尊重和肯定人的主体作用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世间万物之间都要保持人的主体地位,并且不断的追求更好层次的人本关怀境界。同样,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展开工作,尊重学生的个人核心价值观念,积极鼓励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坚持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认识和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修身养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经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不少群众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甚至会出现心理扭曲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进一步扩散,需要进一步发挥文明建设的作用。突显展现中华国学中先修德行、而后求知的学习规律。并将这些优秀观念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活动当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当中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培养诚信、仁义以及和善等高尚操守。帮助在校师生能够树立积极端正的人生态度,努力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不断提升个人文化内涵,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虚心借鉴古人优秀的智慧结晶,在汲取先进思想的同时完善个人发展目标。
(三)规范言行,重建亲和的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礼治精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构建出一种亲近和谐的社会关系。只有做好文明的建设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才能避免出现一系列的文明缺失现象。这就要求我国当代人民群众能够在文明的交流与对话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文明建设责任。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高等院校在进行学校建设过程中,不到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在精神领域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从而不断的进行自我约束,规范个人言行。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要加强学校及老师的引导作用,把育人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自己职业操守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四)刚柔相济,塑造和谐校园
在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当中,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其中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追求和谐社会的发展,确保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相待,用爱和信任来换取对方的认可。这种文化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相处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刚柔并济,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持共同的发展目标,也需要尊重每一位师生的个人特点,充分的认可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同时,进一步发挥他们个人对教育和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高校在未来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建立起和谐有序、诚信友善的良好环境,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诉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当中的文明缺失现象也在不断的突显出来,为了更好给社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设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有效的将我国优秀国学文化渗透进来,让国学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让更多的在校师生都能够领略到文化的精髓,从而不断的陶冶个人情操,净化思想道德,最终发展成为社会优秀的建设人员,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可持续性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君辉.中国现存四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山东大学,2012(68):101-102.
[2]葛丹阳.国学文化与图书馆[D].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25-26
[3]牛国锋,常晋义,朱苗苗.论中华国学哲思对高校和谐文化精神建构的审美关照[J].教育与职业,2014(22):79-83.
[4]唐忠,陈春莲,聂坤.民族精神与文化自觉[J].领导科学论坛,2015(2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