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
摘要:师德为职业道德中的一种,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善恶评估标准来调整自己与他人、与社会间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的结合体。而最重要的相互关系和准则涵盖了教师与国家,教师与教育工作、教师与学生,教师自身品德等人际、社会关系与准则。师风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长时间的、稳定的、有针对性的思想与行为风格。它不但能够体现为教师个体的风格,还能够体现为教师群体的风格。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从本质上而言,是必须协助教师在与国家、教育工作、学生、同事等各种问题上设立精准的思想行为准则,是必须在较长阶段内与教师队伍中,让此类良好的思想行为准则维持其稳定性、涉及面与号召力,进而让广大教师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以及更具创新精神,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必须紧抓教师的思想与行为的合规化,以便建设一个能够不断指引教师思想与行为的优良环境与制度。
为人师表,授之以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通过自己的品质、修行、情操等,通过对学生、人民与社会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较好的影响。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就好比是一台播种机,它持续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各个地方,也让我国的传统美德可以不断地传承下去。在许多大学,因为大学生已拥有了较强的判断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与中小学生仅关注教师的表面特征不同,而更注重教师的内在价值,他们最钦佩的是不仅知识丰富、师风也优秀的教师。
身为高校教师,第一,必须成为学习的标兵,对于一个教授知识的教师而言,知识的丰富与否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标准,再加上现代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知识大爆炸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育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主体,就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在持续升级自己的理论、思想与意识的同时,把握新的资讯以及教育技术、途径,进而满足当代创新教育的主旨,还能够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高度与水平,学生由于树立了更高的目标而被鼓舞,教师由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感到壓力的存在,进而达成了双方之间相互促进的形势,也提高了教育活动带来的效果。第二,身为一位高校教师还必须变为道德标兵。道德可以补充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知识始终无法补充道德上存在的缺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中的一言一行,便是教师的品格、个性、意志等内容的具体展现,或者说反映了教师形象对学生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尽管有主动服从道德准则与规定的要素,然而教师的影响是始终无法被取代的,倘若教师的品质好,那么势必会在学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生便拥有了生活中的学习榜样,在思想方面能够认可且在行动中约束自我,道德准则能够更好地在学生的内心发挥出其作用。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需要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但需要做到用知识教育人,还必须用道德来要求人。特别是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学术道德素质,努力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醒自己建立良好的师德,通过自己的高尚道德来提高广大学生的品格。
师德师风建设如果想获得较大的效果,就需要将宣传工作以及骨干带头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道德宣教和教师带头加以结合,让常规的道德宣传先变成一些党员骨干教师的以身作则,身为党员骨干老师,必须以党性立身,通过高尚的素质来表现自己的敬业,通过取得更多的成绩来获得进步,对于任何事情都将先进性作为准则,将党组织下发的指令都做到位,将自己的道德、个性与良好的行为生动地呈现在所有师生眼前,以便师生可以评说、对比、模仿与学习。另外还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以各种理论充实自己,持续净化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改善自己的人格,提升判断是非以及处理问题的水平。唯有如此,才可以让思想理论上的清醒确保自己在政治立场方面的坚定,通过思想理论方面的一致确保执行上的一致。党员骨干教师的思想品质获得提升,不但能够展现高校党政领导着重抓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还能够从党员骨干教师的行为中摸索出更好的经验与办法,还能够以点代面、慢慢推广的形式全方位促进学校师德师风的发展。唯有我们牢牢把握师德师风建设的立足点,始终关注并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引导功效,才可以在高校教师中更好地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才可以在不断的坚持下,进一步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开展,让高校教师变为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道德群体。
参考文献:
[1]田春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
[2]张万军,马相奇,宋平超,等.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
[3]李爱萍.对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然性及措施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