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砖雕: 一座古厝的热闹门面

2019-10-30 02:12郭钰婷吴俞晨
海峡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闽南人古厝老师傅

郭钰婷 吴俞晨

閩南地区的民居常被称为“厝”,其中有一种模仿“皇宫”风格的建筑,即为红砖厝。诗中描述红砖厝的特征,谓之“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融中西。”红砖厝的精美雕饰,往往代表了那个时期闽南较为成熟的雕塑艺术,其中,红砖雕设于整座民居正面的“镜面墙”,往往宾客未进门时,就能透过红砖雕了解古厝主人的审美品位和文化气质,所以红砖雕刻又被视为“古厝的门面”。

有了这样的重要作用,砖雕师傅自然颇受礼遇。因砖雕对技艺的要求高,砖雕师傅精力有限,所以闽南人在建造古厝时会根据师傅的行程安排时间,等到师傅有空档了,再开始造房子。砖雕师傅工作时,三餐要好酒好肉伺候,下午还要买点心慰劳,似乎只要这样,就能让自家门面比别人的更精致、更气派一些。但红砖雕究竟精美与否,自然不是几顿佳肴、一位师傅就能决定的。这门流传千百年的古老技艺,一直是闽南特有的小众门类。虽富有地方特色,但毕竟人少势微,整个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大环境的扶持。在这一点上,砖雕师傅史文沧颇有感触。

刻在红砖上的闽南技艺

史文沧是70后,来自泉州惠安崇武。在他小时候,大约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惠安还有不少懂得砖雕的老师傅,他们对砖雕的态度就像安溪人斗茶一样,潜心研究,互相比拼。但自九十年代至今,也就是史文沧真正开始学习、从事砖雕技艺的这些年,老师傅的数量已经锐减,在整个惠安都难寻一二。

整个砖雕市场的萎缩,迫使老师傅接连转行,而红砖雕刻技艺没有系统的文字梳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老一辈的口口相传,这种专属于闽南的古老技艺将永久失传。与石雕不同,红砖雕刻始终是小众门类。这种“小众”并不难理解,红砖古厝本就是闽南特有的建筑风格,极具地方特色。史文沧开玩笑说,闽南人其实比较好“色”,造房子时,总能将白灰、红砖、青石的颜色搭配得很好。既有青石的古朴,也有花岗岩的素雅端庄,还不忘红砖的热闹喜庆。而位于正门两侧的砖雕,实则是闽南人突显自身权势和品味的重要标识。

此外,与北方地区的青砖相比,红砖质地较坚硬,且砖面易剥落,所以鲜少运用镂雕、透雕,而以平雕、浅浮雕和线雕为主,材质本身的特性,也造就了闽南砖雕特有的艺术风格。砖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挑砖、泡砖、描画、雕刻四个部分。挑砖时,以老砖为佳,如今市面上常见的、用机器制作的红砖因质地过硬,所以不能用于砖雕;泡砖,则是为了使红砖内部的气孔充满水分,进而让砖表面变软便于雕刻,一般红砖需要泡上半个月至一个月才能使用;描画,指用墨汁在砖面上打草图,完成后即可开始雕刻。因红砖雕刻没有成形的系统标准,所以每个砖雕师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来自崇武的史文沧会在砖雕完成后,刷上崇武人造船用的桐油,不仅能保护砖面,也能使红砖颜色更加鲜艳。他告诉我们,自己只要看一眼砖雕,就能知道这个师傅以前是从事什么行业。砖雕说到底是一种以红砖为媒介的创作,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性格特质。

猜你喜欢
闽南人古厝老师傅
卖早餐的 小贩
卖早餐的小贩
梦中古厝
“企业可以少赚钱,但苗不可以掉价!”虾苗界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你一条好虾苗是如何炼成的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从张氏族谱看客家人与闽南人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