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及温度效应

2019-10-30 02:57兰亦全陈丁丁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毒力

兰亦全 陈丁丁

摘要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的杀虫活性及温度效应,采用浸液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烟蚜的毒力,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其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5.12 mg/L和1.96 mg/L,其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5.6倍和14.5倍,均显示出良好的杀蚜活性;在10~30 ℃温度范围内,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关键词    烟蚜;氟啶虫胺腈;噻虫啉;毒力;温度效应

中图分类号    S4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1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o evaluate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effect of sulfoxaflor and thiacloprid,toxicity of the two insecticides to Myzus persicae was determined by leaf dipping method.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oxicity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lfoxaflor and thiacloprid had high insec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M. persicae,and the LC50 value was 5.12 mg/L and 1.96 mg/L,respectively.The toxicity of sulfoxaflor and thiacloprid was 5.6 times and 14.5 times that of acetamiprid,respectively.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30 ℃,the toxicity of sulfoxaflor and thiacloprid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Key words    Myzus persicae;sulfoxaflor;thiacloprid;toxicity;temperature effect

烟蚜(Myzus persicae)又称桃蚜,是一种严重危害烟草的世界性农业害虫。该虫在我国各烟区普遍发生,不仅刺吸烟叶汁液,导致烟叶营养流失,还是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等多种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1-3],对烟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施用高效低风险药剂仍是当前生产上烟蚜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烟蚜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新烟碱类等藥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4-6]。

氟啶虫胺腈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发的一种磺酰亚胺类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用药量低等特点,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盲蝽、粉虱、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7-9]。噻虫啉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部分咀嚼式口器害虫高效、速效、持效性好,对哺乳动物和环境安全,可用于防治蔬菜、水果、棉花和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10-11]。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杀虫剂毒力的重要因子之一[12-14],其对杀虫剂毒力的影响复杂,除了与药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试虫、施药方法等密切相关[15]。为此,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2种新型药剂对烟蚜的毒力及温度效应,以期为烟蚜的化学防治和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6%噻虫啉水分散粒剂(山东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供试虫源

供试烟蚜由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提供,室内用盆栽白菜苗(品种为福州山西白)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60%、光照12∶12(L∶D)。

1.3    试验方法

采用浸液法。在预备试验明确药剂有效浓度范围的基础上,用清水将供试药剂稀释成5~6个系列浓度梯度。待烟蚜群体饲养到足够数量时,选取带有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的白菜叶片,置于药液中浸渍5 s,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药液。自然晾干后,检查其上无翅成蚜的数量并将带虫叶片放入底部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用浸湿的脱脂棉保湿。每个处理至少30头试虫,3次重复,以清水为对照。毒力试验:处理后的试虫置于25 ℃智能人工气候箱(型号:PRX-250B,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中饲养,48 h后检查记录死、活虫数。不同温度对药剂毒力影响的试验:处理后的试虫分别置于10、15、20、25、30 ℃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饲养,48 h后检查记录死、活虫数。

1.4    数据处理

采用几率分析法和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LC50及其95%置信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

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5.12 mg/L和1.96 mg/L,其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5.6倍和14.5倍,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蚜活性(表1)。

2.2    温度对氟啶虫胺腈毒力的影响

5种不同温度下氟啶虫胺腈对烟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在10、15、20、25、30 ℃下,氟啶虫胺腈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32.18、29.04、25.21、5.12、4.97 mg/L,说明随着温度升高氟啶虫胺腈的毒力逐渐提高。30、25、20、15 ℃下,氟啶虫胺腈的毒力分别是10 ℃时的6.5、6.3、1.3、1.1倍,尤其20 ℃和25 ℃之间毒力差异较其他相邻温度间更大。

2.3    温度对噻虫啉毒力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在10、15、20、25、30 ℃下,噻虫啉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19.71、7.60、4.15、1.96、0.36 mg/L,随着温度升高,噻虫啉的毒力显著提高。30、25、20、15 ℃下,噻虫啉的毒力分别是10 ℃时的54.8、10.1、4.7、2.6倍。

3    结论与讨论

当前,随着我国烟区杀虫剂的长期使用,烟蚜田间种群不但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等常用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对啶虫脒、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也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3],导致药效下降,生产上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虫剂品种,以有效防治烟蚜,保障烟叶的安全生产。本研究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LC50值分别为5.12 mg/L和1.96 mg/L,均表现出优良的杀蚜活性,而且活性显著高于常用药剂啶虫脒,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温度是影响杀虫剂杀虫活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证明,在10~30 ℃温度范围内,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对烟蚜的毒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这与黄本荣[16]对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2种药剂对烟蚜毒力的温度效应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啉2种药剂在应用中应注意在气温较高时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杀虫活性。气温较低时,可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或温度效应不明显的杀虫剂。

4    參考文献

[1] 秦焕菊,王桂芬.我国烟田蚜虫与病毒病害[J].中国烟草学报,1996,3(3):75-78.

[2] 洪璠璠,刘大成,杨柳,等.烟蚜传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可能性及方式[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34-139.

[3] 李晓宇,成巨龙,张家韬,等.汉中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烟蚜茧蜂防控效果分析[J].烟草科技,2017,50(5):19-23.

[4] 杨柳,伍绍龙,柳傲,等.湖南宁乡烟区烟蚜的抗性监测及其相关酶的活性测定[J].环境昆虫学报,2018,40(6):1404-1412.

[5] 徐继伟,张祥,王文倩,等.云南省不同烟区烟田烟蚜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440-2446.

[6] 崔新倩.烟蚜的抗药性现状及其综合治理[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1,15(4):1-5.

[7] 石小丽.2010年世界农药会议新品种:氟啶虫胺腈[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0,14(6):42-43.

[8] 于福强,黄耀师,苏州,等.新颖杀虫剂氟啶虫胺腈[J].农药,2013,52(10):753-755.

[9] JONATHAN M B,CLIFFORD B G,JIM X H,et al.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oxaflor,a novel insecticide[J].Pesticide Management Scien-ce,2011,67:328-334.

[10] 谢心宏,王福久.噻虫啉(Thiacloprid):一种新的叶面施用杀虫剂[J].农药,2001,40(1):41-42.

[11] 胡敏,张强,吴兵兵,等.噻虫啉对蚜虫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J].现代农药,2006,5(3):52-53.

[12] 马云华,高占林,李耀发,等.四种类型杀虫剂对麦长管蚜的温度效应及其与主要解毒酶的关系[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6):1661-1668.

[13] 刘萍,徐海燕,张芝平,等.环氧虫啶对褐飞虱毒力的温度效应[J].现代农药,2014,13(2):13-14.

[14] 杨亚军,王保菊,徐红星,等.不同温度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力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6,38(6):1099-1105.

[15] 马云华,高占林,李耀发,等.杀虫剂毒力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2-18.

[16] 黄本荣.几种药剂对烟蚜毒力的温度效应[J].华东昆虫学报,2008,17(3):184-187.

猜你喜欢
毒力
不同药剂对2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香茅油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毒力及乙酰胆碱酯酶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室内毒力筛选及药剂混配研究
5种杀菌剂对山茶枯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8种杀虫剂对辣椒烟粉虱的控制效果评价
11种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雪莲果镰刀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