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欢,刘鸿燕,贾冠群
(1.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125;2.镇江市中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半月板损伤(lesions of mensci)是膝部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临床上以膝关节局限性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膝关节肿胀、弹响交锁、打软腿等现象,病久可并发股四头肌萎缩及广泛的滑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采用阿是穴四花刺法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41例,与常规针刺联合功能锻炼相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就诊81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18 例,年龄31~70(52.41±11.90)岁;病程15 d~5年(8.81±12.35)个月;患膝关节左侧 22例,右侧12例,双侧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2~70(53.92±11.37)岁;病程15 d~4年(8.05±9.67)个月;患膝关节左侧17例,右侧14例,双侧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有外伤史;②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③膝内外间隙压痛;④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⑤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0~72岁;③经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风湿免疫性、感染性等特异性膝关节病变者;③关节内骨折,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滑囊炎者;④伴发膝关节流离体、髌下脂肪垫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等膝关节病变者;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⑦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
治疗组采用阿是穴四花刺法联合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身体,医者在患者股直肌起点处髂前下棘,髌骨上缘的内、外侧及中点上方[3]以及内、外膝眼连线上循按,找到疼痛最明显处即为阿是穴,每次选取2~3个阿是穴为宜。常规消毒,依据患者肌肉丰厚程度,选取0.35 mm×40 mm~0.35 mm×60 mm的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同一阿是穴处分别向上下左右斜刺,进针角度为每针沿着正对侧方向斜45°刺入,使针柄、针尾交叉排列如“四花”状。进针完毕后,行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泻法,提插幅度为5~7 mm,频率为100~150次/分,以患者感觉明显酸胀痛且能耐受为度。每次行针1 min,每10 min行针1次,3次后出针,出针时摇大针孔,待少量血从针孔排出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等长训练。初期进行徒手锻炼,即使小腿尽最大力量伸直,股四头肌最大力量收缩,以自己能做到的最大高度定位[4],或待股四头肌有酸胀感后,再缓慢放松下肢。休息片刻后,重复此动作。中期进行负重锻炼,在患者足背放置适量沙袋后按照徒手法锻炼,负重的重量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按照患者的耐受性调节。同时可配合按揉髀关、伏兔、血海、梁丘、鹤顶等穴位,力度适中,以患者能感受到酸胀痛为佳。每日1次,每次10 min。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合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治疗。取穴参照《针灸学》[5]“痹证”的治疗。取患侧阿是穴、梁丘、血海、犊鼻、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常规消毒,毫针针刺法。每次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法同治疗组。
3.1 观察指标 采用Lysholm评分表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变化情况。其中Lysholm评分表从是否跛行及需要支持,绞锁、不稳定及肿胀程度,有无上楼及下蹲障碍以及疼痛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00分。HSS评分表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6个项目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对于有扶拐、伸直滞缺及膝关节内外翻者要减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由表1及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均明显提高,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41 40治疗前45.15±11.46 44.58±11.19治疗后65.07±3.57①②60.38±3.65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多因跌仆外伤或久病慢性劳损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肝肾亏虚无以濡养经脉,或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导致筋脉拘急,屈伸不能,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半月板作为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内的重要结构,其在加强膝关节协调性、传递载荷、维护关节稳定、润滑关节、减少接触应力和防止膝关节过伸及过屈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6]。在扭转性外力、研磨性外力、嵌顿性外力及撕裂性外力的作用下易造成损伤,而作为一种水化的、坚韧的纤维软骨组织,其中央部分没有血管,仅在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缘部分及前后脚附着点有血液供应[7],而且缺少神经支配,因此损伤后依靠自我修复则比较困难,造成的影响也诸多,患者常伴有膝关节疼痛肿胀、跛行、弹响交锁、打软腿等现象,甚至并发股四头肌萎缩及广泛的滑膜炎等。由于其症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治疗方式也比较多样,西医治疗有传统切开手术、关节镜治疗术等,虽然近期疗效满意,但由于切除半月板增加了膝关节的接触面积及关节压应力,易出现关节不稳,远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而由于其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修复及促进其生物性愈合是临床治疗的新趋势[8]。
阿是穴最早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灸例》“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灵枢·经筋》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提出以痛点作为腧穴的治疗原则,具体刺法又有齐刺、恢刺、傍针刺、扬刺等。作为“一穴多针”的演化法,阿是穴四花刺法由周建伟教授首次提出,在治疗痛证如急性软组织损伤、颈型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11]中被证实有良好的疗效。疼痛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显著的症状,缓解疼痛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要问题。
股四头肌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及股中间肌,是人体中的伸膝装置,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股直肌起点处髂前下棘以及髌骨上缘的内、外侧及中点上方的痛点,是股四头肌损伤的常见阳性反应点,通过四花刺此处阿是穴,能有效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改善关节不稳,同时重刺激内、外膝眼连线上的阿是穴,能刺激半月板周缘毛细血管长入,加快软组织修复和水肿吸收,恢复肌细胞内钙离子正常代谢,促进半月板软骨细胞分化增殖,从而促进半月板损伤的愈合[6]。治疗的同时,辅助以股四头肌等长训练,进一步消除肌萎缩,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减轻关节疼痛。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41 40治疗前47.78±13.19 48.30±13.00治疗后65.29±6.79①②58.95±6.25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可能与其一方面四花刺法多针刺激更易得气,疏散气血瘀滞功效更强,另一方面通过重刺激股直肌起止点的阿是穴,改善股四头肌功能,提高肌力,增加膝关节稳定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