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2019-10-30 05:50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常素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气雾剂白三烯丙酸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常素霞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52±1.08)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03±0.81)个月;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71±1.21)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11±1.03)个月。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解痉、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 予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广东三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063)吸入治疗。2喷/d,250μg/喷,早晚各1喷。

1.2.2 观察组 予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Merck Sharp&Dohme Ltd.(U.K.),国药准字J20130047)治疗。孟鲁司特钠5~14岁5mg/次,2~5岁4mg/次,1次/d,口服,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用法同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1周后咳嗽症状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有效:2周后咳嗽症状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无效:2周以上咳嗽症状无好转,或停药后再次出现咳嗽,或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措施才能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两组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1.11%高于对照组73.33%(P<0.05)。

2.2 症状改善时间 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手颤1例、乏力1例、头晕1例、心悸2例,总发生率11.11%(5/45);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手颤1例,心悸2例,总发生率8.89%(4/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00,P=1.000)。

附表 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比较(±s,d)

附表 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n=45) 症状缓解 症状消失观察组 4.51±0.56 7.57±0.68对照组 6.46±0.69 9.31±0.91 t 14.720 10.275 P 0.000 0.000

3 讨论

目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以激素控制症状为主,糖皮质激素可直接达到肺组织,快速形成较高浓度,对靶器官治疗,副作用小。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副作用小,不影响骨骼的生长,适用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接触过敏原等触发因子后,炎性细胞释放白三烯在内的多种炎性介质。白三烯是重要炎性介质之一,半胱氨酰白三烯是其导致哮喘发作主要物质。白三烯能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黏液分泌、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且促进嗜酸细胞聚集,加重气道炎症和黏膜损伤[2]。因此,抑制白三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支气管哮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与半胱酸受体结合来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且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果,因此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发挥更好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能缩短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可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能缩短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气雾剂白三烯丙酸
喘乐宁气雾剂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食醋固态发酵中丙酸含量变化及生成机理研究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及抗原ESAT-6、Ag85B对中性粒细胞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