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李霄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累及神经根、椎动脉等周围组织结构,从而出现以颈部症状为主,伴有肩背部不适的综合征。我院将系统化护理用于颈椎病患者4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4例,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21~58岁,平均(42.5±5.8)岁;病程1~5年,平均(3.4±0.7)年。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①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根据性格、文化背景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措施,向患者讲解颈椎病病因、治疗及预后,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向患者介绍颈椎病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②功能锻炼:康复期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颈椎操:坐位或站位,头直挺胸,第1节:头缓慢低向前下方直至下巴紧贴前胸,后恢复原状;第2节:头后仰,尽量伸长脖子,至后脑勺紧靠肩背,后复原;第3节:头转向左侧,将耳朵贴近肩上,复原;第4节:头转向右侧,将耳朵贴近肩上,复原。上述每个动作分别做2~3次,2遍/d。③推拿:护理人员采用点、滚、揉、弹拨法等,对患者颈背、上肢进行推拿,每个部位15min左右,2次/d;采用理筋手法按摩患者颈根部发际,之后擦拭颈部,以透热为宜。④日常生活方式:嘱患者减少颈肩部负重,睡觉时不可俯卧位,勿悬空颈部,枕头高度应合适,以头部压下后与拳头高度相等为宜,保持颈椎的正确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1h内更换姿势,可做头前后左右最大运动范围内转动的颈椎运动;桌椅高度应协调,防止头颈部过伸或过屈;正确使用颈托,用于非卧床及治疗间歇期,可限制颈椎活动过度,增加颈部支撑。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使用SAS、SDS量表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②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取VAS量表评价患者的颈椎疼痛程度。③随访3个月,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颈椎功能障碍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NDI评分与VAS值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NDI评分与VAS值均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NDI评分与V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分,±s)
附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分,±s)
注:*P<0.05为与护理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 SDS对照组 47 护理前 63.8±6.2 64.1±7.1护理后 54.7±4.2* 53.3±5.1*研究组 47 护理前 65.2±6.9 62.9±6.4护理后 48.4±4.6*# 47.6±5.3*#
附表2 护理前后两组NDI评分与VAS值比较(分,±s)
附表2 护理前后两组NDI评分与VAS值比较(分,±s)
注:*P<0.05为与护理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NDI评分 VAS值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7 41.5±7.4 33.6±4.3* 7.6±1.4 5.6±1.0*研究组 47 38.9±7.8 24.4±2.9*# 7.3±1.6 4.6±1.4*#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初始状态,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处于坐位、睡眠时枕头不佳、睡姿不良等造成颈椎劳损,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引发颈肌痉挛[1]。系统化护理是综合多种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关注患者多方面需求,可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
本研究中研究组使用了系统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推拿、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方式,由于颈型颈椎病不易根治,易反复发作,患者担心预后,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心理护理中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暗示、鼓励等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推拿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缓解肌群的疲劳,增加颈椎稳定性,改善血液循环,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可减少引发颈椎的发病因素,减缓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NDI评分及V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用于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颈部功能,减少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