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军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举依法治国伟大旗帜,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法治意识,通过良好的法治意识来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最后论述了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識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3-0135-02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依法治国伟大旗帜,将依法治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进我国法治全面进步。在这样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也应当加强法治意识建设,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主要是指国家的治理不再依靠个人意志,主张将国家全方位运作通过法律来运行,不受个人意志的干涉或者破坏。
(二)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依法治国相配套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人们发自内心认可法律、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核心力量,肩负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法治意识,通过法治意识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更是法治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治也会不断的完善,因此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立足发展就必须培养自身良好的法治意识,这也是大学生未来成才的必由之路。
第二,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大学生未来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是富有朝气的群体,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可以将法治思维传递给大学生的亲朋好友,使得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
大学生是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理应拥有较强的法治理念。但是,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大学生缺乏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对法律认同,法治信仰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信仰普遍缺失,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差,做事非常冲动,做事不计后果,没有树立法律权威,许多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源于极小的事情。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遇到困难之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大部分人不懂得正确行使权利,在现实情况中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
第二,大学生法律知识非常单一。大学生了解法律主要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法治课程,因此很多大学生学习法律只是通过一门单调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公共课,而这门课程有关法律知识内容只有两章。与此同时,当前教师教学手段又非常单一,教学内容非常枯燥,无法激起学生们兴趣,这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于法律这门课程并不重视。
第三,缺乏法治意识。当前我国法治课程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论,内容非常枯燥,根本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兴趣。在大学生眼中,公共课可有可无,对于自身学业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在学习法律知识这门功课时意识非常淡薄,缺乏能动性。
第一,高校法治教育存在问题。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法治教育都不重视,法治教育只是蜻蜓点水地通过一门公共课程来进行讲授。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法治教育时也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活动,这就使得法治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教育手段非常单一。在课堂讲授之时,教师常常只是通过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学生也不能很好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第二,家庭忽视了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养。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也是法治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一般而言,当前的家庭教育往往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子女尤其是成年子女的法治意识,培养意识非常淡薄,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自己再耳濡目染地进行教育。在这种意识之下,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对于大学生子女的法治意识培养,使得很多子女的法治意识依旧处于懵懂状态,没有做好正确引导。
第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常常需要接受了十多年的应试教育,这使得他们在上大学之前感到空前压抑,而上学之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他们感到空前的解放。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缺乏理智的判断,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形之下常常容易缺乏自控,这就是他们根本不注重学习,法治学习也不注重,最终使得学生们的法治意识过于淡薄。
第一,高校需要重视法治教育。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地方,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治文化的建设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高校首先需要转变自身理念,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占比。其次,需要加强课程安排,不断增强法治课程的排课,除了基本公共课之外还需要加强其他课程的安排。例如高校可以家开有关法治的选修课,让学生们通过选修的方式来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改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学,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不断丰富学生们法治知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不同形式法治实践活动,例如模拟法庭、法律辩论、法律实践、法律讲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这样可以更好的陶冶学生们法治意识,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可以更好的锻炼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法律观,提高学生们的法律素质。
第二,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为了可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家庭教育也需要融入法治意识。为此,高校可以和家长进行联合,通过家校合作的模式来更好的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共同观看各种不同的法律节目,为学生购置法律书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法律素质。除此之外,家庭和学校还可以进行联合,共同举办法治教育活动。例如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周,使得高校人与家庭教育进行融合,共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
第三,大学生需要端正自身对于法律认知,培养学习意识。大学生需要正确对待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端正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加强学习意识培养。与此同时,高校也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适时地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实践锻炼环境,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法治意识,高校需要重视法治教育,同时还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不断端正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使学生通过学习来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
[1]沙艳蕾.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34(2):114-117.
[2]谢芳.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
[3]韩迎春,陈志惠,张品秀.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提升[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5-28.
[4]赵东玉,徐国亮.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基于山东省8所大学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115-118.
[5]苏贺新.依法治国与美丽龙江视域下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路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