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刘彦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20名。其中男5名,女15名;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2.18±6.49)岁;工龄1~20年,平均工龄(11.78±5.46)年;本科4名,大专8名,中专6名,高中2例。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未曾变动。
1.2 方法 干预前执行常规消毒流程,对消毒器械等进行收发、清洁、保存及运送。干预后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消毒流程进行管理。①计划: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检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操作流程进行监督与总结,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可实施的计划,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条例;②执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每周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全方面的知识,并于每月组织与其他高级别的医院相关部门进行经验的分享与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规范护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并于每月对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进行严格的细菌监测,对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对无菌物品的包装进行双人核查,并根据各科的需求,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及时供给;③检查:质检人员对各个岗位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并记录相应的问题,同时实行各个岗位相互监督,做到全面的监控,提升检查质量;④处理:每月质检小组总结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反馈,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为下一次循环做基础。干预时间为6个月。
附表1 干预前后工作质量对比(分,)
附表1 干预前后工作质量对比(分,)
组别 设备管理 包装质量 清洗质量 卫生质量干预前(n=20) 92.16±4.15 96.43±2.26 94.75±2.53 90.16±4.13干预后(n=20) 95.33±4.65 98.57±1.03 97.47±2.15 94.79±4.77 t 2.274 3.853 3.664 3.282 P 0.029 0.000 0.001 0.002
附表2 干预前后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对比(分,)
附表2 干预前后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对比(分,)
组别 预防知识 正确洗手 误伤处理 防护用具作用 日常防护干预前(n=20) 17.16±1.84 15.16±1.97 16.73±1.41 18.21±1.02 17.24±1.37干预后(n=20) 18.95±1.01 18.23±1.45 18.57±1.24 19.36±0.45 18.67±1.31 t 3.814 5.613 4.382 4.613 3.374 P 0.001 0.000 0.000 0.000 0.002
1.3 观察指标 工作质量:干预前后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护理人员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清洗质量以及卫生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评定,每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好;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干预前后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职业防护知识认知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工作质量 干预后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清洗质量以及卫生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附表1。
2.2 职业防护知识认知 干预后预防知识、正确洗手、误伤处置、防护用具作用、日常防护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整体的治疗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百分之百的无菌是确保患者无感染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以减少医患事件的发生[1]。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进,达到对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的目标,有效提升整体水平[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清洗质量、卫生质量指标评分以及预防知识、正确洗手、误伤处置、防护用具作用、日常防护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增加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