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乾斌,乔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农业与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和旅游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001年“农业旅游”这一概念在我国被正式提出,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有203个,其中98个属于沿海地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发展提质扩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1]。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可有效缓解失衡问题,同时可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对旅游业来说,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顺应了现代旅游业的新态势,拓宽了旅游业的资源优势,促进其新业态的形成,如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同时也为旅游业增添了广阔的消费人群,可采用可持续的方式将旅游潜力发挥出来。对农业来说,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国外对农业与旅游业的研究兴起于一个世纪以前。德国推出的“市民乐园”成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开端,随后学者们对农业旅游的融合展开了研究[3]。Dernoi将农业旅游视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一种形式[4];Catalino等从农业旅游类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者的喜好水平、消费意愿、阻碍因素三方面对此展开了研究[5]。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研究农业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增强城乡经济联系,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多样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地劳动力的流失等[6]。Veeck等认为,农业与旅游业互利是乡村旅游的前景[7];Walmsley认为,农业旅游有利于推动城乡旅游间的竞争发展[8],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成熟或过度的农业旅游会造成土壤硬化、物种缺失、垃圾污染等。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国内开始较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迅猛发展[9]。国内有关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融合路径、融合效益、关联融合度等方面。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方面,郭鲁芳认为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调是乡村旅游业的重点,但应避免路径依赖障碍[10];刘霞等依据路径依赖理论,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展开了研究[11];曹雯通过对乡村旅游转型问题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两者融合的发展路径[12]。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效益方面,袁中许从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对农村第一、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动力效应方面进行了分析[13];方世敏等以南洞庭湖区为例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效应进行了测度[14]。在农业与旅游业的关联融合度方面,主要依据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产业关联融合度。王琪延等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对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展开了研究[15]。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协调的实证研究方面鲜有涉及,缺乏对特殊地理空间、特定城市和省域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农业与旅游业发展时间早、发展经验丰富地区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农业与旅游业两者融合发展水平,分析两大产业融合特点,依据我国沿海11省份2010—2016年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数据,构建两者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融合协调发展特征及其规律。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通过两个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两者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产品形态[16]。农业与旅游产业都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两者的融合能带来“1+1>2”的综合效益,且分别对本产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决定了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精神层面得以提升,同时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健全,传统普通的参观游览活动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返璞归真的田园民俗,体验安静的乡野生活、感受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这种内外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沿海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最多的地区,沿海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已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图1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农业与旅游业作为两个独立的产业,两者融合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农业与旅游业资源整合是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农业环境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大发展,如农家乐、采摘园、观光渔村的兴起。资金投入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农业与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双向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为发展新农业提供了充沛的资金,也为农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
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健全同样会促进两个产业的发展,如路网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健全为农产品外运提供了便利,也为游客来访打开了通道。市场经营方面的协作能促进更多的理念融合,一方面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能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活力。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合作产生的新兴业态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增添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培养了新的专业人才。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自创新,发展技术、科学理念、管理模式等的创新能使农业与旅游业保持活力,两个产业融合下的交流与配合不仅产生了新兴业态,还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农业与旅游业的投资与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在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的作用下使产业间彼此协作,从而产生新兴业态,如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红色旅游等。农业与旅游业经过全方位的融合协调,建立完善的产业融合机制,打破产业壁垒增强协作,从而促进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
在农业评价方面,夏杰长[17]等选取农业增加值、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人均GDP等来衡量其发展水平;辛岭[17]等从农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周蕾[18]等选取农业系统中的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耕地面积等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旅游产业方面,杜焱等[19]从政府调控与管理、经济支撑、社会支撑和产业基础保障等方面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翁钢民将旅游产业总量情况、从业人员、机构数量、资源状况和经营状况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指标进行了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农业与旅游业的评价指标较为复杂。本研究针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并参照2018年《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基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原则,构建农业与旅游业系统融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农业与旅游业系统融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20-22]评价和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客观清晰地显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并明确相应的发展思路。由于所选指标的单位不统一,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量化所获得的数据。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指数函数对各指标赋予权重。
建立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函数:
(1)
式中,e为农业综合评价指数;e′为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j为农业(旅游业)指标的个数;wj为指标权重;xij为农业(yij为旅游业)第j个指标第i年的标准化值,数值越大,说明发展状况越好。
耦合度函数的设立:
(2)
(3)
T=αe+βe′
(4)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其值处于0和1之间;T为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考虑到农业和旅游业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借鉴相关学者的做法将其定为0.5。
为了比较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度,本文参考廖重斌[23]的划分方法,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将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指标进行了等级划分(表2)。
表2 融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研究区域为我国沿海的11省份(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
本文数据来源主要通过相关年份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沿海11省份的统计年鉴、旅游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获取相关数据,研究时间尺度为2010—2016年。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沿海11省份在2010—2013年的农业发展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状况,但发展水平不高。2013—2016年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省的农业呈现徘徊增长,天津、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上海的农业发展停滞不前。与其他地区相比,福建的农业增长态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广西、天津(图2)。从空间上来看,不同省份的农业发展不平衡,上海、辽宁2016年低于沿海其他省市。
图2 沿海11省份农业发展趋势
旅游业的综合发展趋势来看(图3),2010—2016年除辽宁省在2013年后略有回落外,其他省份旅游业发展整体上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15—2016年大部分省份出现了大幅增长,2010年普遍在0.2—0.4之间,只有上海为0.42。2014年沿海11省份的旅游业发展差距缩小至0.08,2015年经过较快发展后又拉开了一定的差距,其中广西增长最显著,山东、上海次之,辽宁在2016年旅游产业略有下降。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近年得到各省份的高度重视,有显著增长,但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3 沿海11省份旅游业发展趋势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彼此带动互为影响产生的结果,依据上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分析模型,通过比较e与e′的大小判别耦合协调度的类型。设e>e′时为-1,表示旅游业发展滞后于农业;e 表3 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协调的类型(2010—2016年) 图4 2010—2016年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度演变 我国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整体趋势为逐年升高(图4),均值由2010年为0.31发展到2016年的0.69。福建由最低值的0.25升值到0.72,增长最为显著,其次是广西、广东、浙江、天津、山东、河北、海南,上海在2013年后徘徊前进,辽宁在2013年后增长略为停滞。依据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借助ArcGIS软件绘制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等级演变图,见图5。 从图5可见,2010年沿海11省份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普遍偏低,徘徊在中度失调与轻度失调左右。2013年这11个省份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等级为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且日益趋于均衡。2016年已有辽宁、河北、江苏和浙江四省发展为初级协调,天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发展为中级协调,整体融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部分地区发展日趋成熟,但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同、发展方向与政策侧重点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等因素,出现了不均衡现象,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图5 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等级演变 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2010—2016年我国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的时空分异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6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整体上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变化趋势较稳,大部分地区上下浮动较小。2010年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2013年以后发展为勉强协调,到2016年部分地区已发展为中级协调,其中福建和广西的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广东、浙江、天津、山东、河北和海南,上海与辽宁的融合呈先升后降的态势。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协调的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至2013年农业发展领先于旅游业,发展至2016年,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广西7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高于农业,天津、福建和海南呈现协同发展状态。 从空间角度来看,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不均衡。2010年长三角周围的省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略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环渤海地区的辽宁、天津与山东发展较好;2013年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发展趋于协同,大部分省份融合协调度等级为濒临失调;2016年差距再次显现,长三角以南的地区农业与旅游业发展融合协调度高于北方地区,其中天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已发展为中级协调。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的门户,到2016年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已从失调状态提升为基本协调。沿海各省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主要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针对沿海11省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应充分发挥相邻省份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地区间的团结协作,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降低双方的行业壁垒,尤其是同一地区不同省市之间相互带动,减少相互阻碍和抑制,打破不均衡状态,利用资源优势形成相邻地区合作共赢的局面,促进协调发展。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省市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资源禀赋等方面相差不大,应充分利用地区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使整个沿海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长期处于领先水平。②为改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现象,应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推动创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拓展融合发展领域,增添新的融合途径,提高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增长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从根本上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沿海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③就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类型来看,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与旅游业各自产业的发展水平,如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健全旅游业基础设施,以及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等;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深度融合,目的是使融合协调类型由失调状态向优质协调迈近。我们应看到旅游后发地区对地域农业和区域产业经济等方面的整合存在巨大空间,在区域协同发展、农业资源综合运用等方面要做持续的投入和努力,才能挖掘更大的潜力。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也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限于研究进展本文未对其进行更深入分析。此外,以沿海11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与单独一个省级、市级区域相比属于大尺度研究区域,大尺度空间格局受小尺度的累计影响,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局部的变化特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指标也应随之优化,以便更好地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和指导实践,真正为沿海11个省份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4.3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的时空差异分析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