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陈刚 安慧芳
“到乡镇一线去,到田边土坎去,到群众家中去。”这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德慧常与干警絮叨的三句话。
这位37岁的年轻检察长不但自己爱往乡镇一线跑,还积极带领全院干警走村入户与群众“攀亲”。
得益于认亲、结亲,三年间,李德慧和他的同事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17年、2018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连续两年立功受奖,在2018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测评中排全省检察机关第三位、全市检察机关第一位。
动真碰硬,啃“最硬的骨头”。因在铜仁市有效开创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李德慧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办案人”“全省十佳办案能手”、全省民行检察业务人才库专家等。2016年9月,他被组织任命为沿河检察院检察长,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区县检察长,上任后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检察机关职能转变后,如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法治保障,助力脱贫攻坚?
正视难题,迎难而上,李德慧与新班子凝心聚力、与干警交心谈心,带领全院干警深入乡镇一线,走村入户,摸排、了解案件线索。随即,以雷霆之势开展整治,沿河伟业医疗垃圾废物处理案、怠于履行乌江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等,一颗颗“毒瘤”接连拔出,一个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以引起党委、政府正视、解决,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氛围。
“敢于动真碰硬,敢啃硬骨头。”沿河不少干部群众如是评价李德慧。
不仅仅是拔“毒瘤”,沿河自治县检察院还从法律层面出发,催生一项项制度、办法的出台。同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群众参与监督,让广大干警在阳光下行使法律监督职责。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沿河自治县检察院生态公益诉讼的持续发力,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系统的规范有序,干部作风得到改善。因此,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邀请检察机关参与脱贫攻坚法律监督。
中寨镇大坪村,是沿河自治县检察院结对帮扶村,全村309户1552人,其中贫困户74户345人,贫困发生率22.2%。
大坪村距县城近100公里,路陡弯急,往返一趟需要5个小时,李德慧和同事们三天两头就往村里跑,比回家还勤。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他们协调30万元资金为该村发展200桶规模的中蜂产业,今年预计产蜜750斤,预计收入15万元,贫困户有望户均增收1000余元。
近三年,沿河自治县检察院围绕“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狠抓三个专项、夯实四个基础”的新时代检察工作思路,始终把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摆在突出位置,跑遍全县村村寨寨,一道道“检察蓝”成为山区一道道风景线。
“干警身子‘沉下去’,群众拇指竖起来。”在沿河自治县检察院领导班子的推动下,沿河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建立了乡镇法治扶贫工作站,进一步延伸法律监督触角,让检察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大批民生问题、矛盾纠纷在一线得以化解,让山区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李德慧(中)到结对帮扶村群众家中,开展线索摸排、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田小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