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

2019-10-28 01:50朱永新
人民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师节教师队伍总书记

朱永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强调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比如在2018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除了在“九个坚持”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多个角度阐释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回答如何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问题,而且身体力行成为尊师重教的表率。

不难看出,教师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最多的重要主题。

一、提炼教师工作的本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关注和重视,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说:“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他希望教师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并在讲话中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师工作的性质做了一个重要定位:“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不是把知识从自己的脑袋装进学生的脑袋,而是一个培养真正的人的事业。一个好的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要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规划,对学生產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好教师,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好分数,而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成长力量,也就是好品质、好习惯、好能力。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育事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需要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投入。教师不仅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塑造人的生命,其实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象,创造未来社会的品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二、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教师的工作如此重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四个相统一”。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对广大师生提出了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

2016年第32个教师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又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的希望: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2017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时说,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他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不断攀登创新高峰。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感触特别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知识分子,而且是特殊的知识分子,教师职业使命既要善于求知,也要勤于传承。

2017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一系列讲话,对象和重点虽然不完全一样,角度也不完全相同,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明确提出了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为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成长提供了标准。

第一,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源头活水,是好老师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通往未来的路,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总需要人去探索。一位好老师,应该把“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之中,用正确的方法诠释科学的理念,以自身的理解去诠释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用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境界修为,是好老师的成长阶梯。一位教师具有了理想信念之后,再具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就很容易迎来事业的成功。良好的道德情操,则会保证教师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

第三,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学识是行动利器,是好老师的实践工具。在信息社会,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学识就会寸步难行。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反哺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时代特征之一。好教师应该善于不断学习,学会站在大师肩膀上进行专业阅读,站在自己肩膀上进行专业反思,站在团队肩膀上进行专业交往。要乐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乐于分享自我的成长收获,在不断践行中不断总结提升,让一线经验完善丰富为教育智慧,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逐渐成长为教育专家。

第四,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幸福之本,是好老师的成就之根。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问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一颗仁爱之心才会保证教师良好的生命状态,会确保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

三、对乡村教师寄予厚望: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

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特别关注。为了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他或是写信,或是探望,或是领导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亲力亲为,不断努力。

2014年,一群西部支教毕业生代表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写的热情洋溢的回信。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远赴新疆且末县支教,扎根边疆。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保定学院学子投身西部支教,截至2013年,该校已有97名毕业生扎根西部。他们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工作和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他在信中勉励全国的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贵州小学骨干语文教师进行了交流。一年后的第31个教师节,他在回信中再次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勉励教师们扎根西部,也非常关注他们工作与生活条件的改善。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把准支持重点,着力改革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两个月后,国务院正式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提高教师待遇地位: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基于对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对教师的深厚感情,習近平总书记在每年的教师节或亲自走访学校,或写信慰问教师,用行动倡导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2013年第29个教师节,远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写信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在信中,他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祝教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要求“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他在考察讲话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这一年的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收到了浙江大学张泽等49名教师的来信,他及时通过浙江省委转达了对浙大教师的节日祝贺,并对来信做了回复。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他强调,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以身作则礼敬教师:推动全社会从尊师重教到“尊师敬教”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也身体力行成为尊师敬教的表率。他曾说过:“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母校专门看望了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他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身受益。一位老师对总书记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立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在发言时说,欢迎首长回到母校。习近平总书记马上回应:“到这儿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愉快回忆往事,聊起其他老师、同学的近况。陈秋影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1999年夏天,陈秋影老师新创作出版了一册十余万字的童话集,她把新书寄赠习近平。不久之后,习近平在回信中對陈老师退休以后仍然辛勤耕耘笔耕不辍表达敬佩,同时表示:“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

“尊师敬教”四个字,很值得关注。从人们通常所说的“尊师重教”到“尊师敬教”,一字之差,“敬教”体现出对教育本身的敬重,对教育的价值意义的高度认可。教育是关乎人类未来的神圣事业,对教育怀有一份敬畏之心,才会更加对教师深怀一份尊重之情。因为,教师本身就是教育事业最关键的人物,教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未来。

三尺讲台值得一生伫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尊师敬教,就会真正视教师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就会激发教育的无限活力,释放人民的无限潜力,不仅会赢得当下的幸福,还能赢得未来的腾飞。

(作者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责任编辑 刘群

猜你喜欢
教师节教师队伍总书记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教师节快乐》
又是一年教师节
教师节的礼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教师节的礼物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