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灼见

2019-10-28 01:50
人民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学科

所谓“学科育人”的第一要义是借助学科内特有的符号、图像等系统,利用可以感知的现象和概念,体会蕴含在这套符号、公式、模型背后的程序、规则,进而体会到专业人士在学科探索过程当中所经历所积累的隐性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专业精神。

——柳夕浪:《回归学科育人原點的现实追问》(《教育科学论坛·中旬刊》2019年第2期)

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手段,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它不仅是体力付出的概念,而且是精神认知的意识。同样,劳动教育也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而且是思想的锤炼。

——苏军:《由“农趣”想到“劳动”》(《上海教育》2019年第12期)

数字技术改变了学习资源的分布形态以及人们对其的拥有关系……进而推动教育关系的转变……衍生出以下新的学与教的关系:首先,师生知识授受的关系,转向为指导者与主动探究者,教师需要做的不再是将知识内容包装成教学“命令”,而是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场景与任务帮助他们建构认知。其次,伴随着学习体验及知识创造的学校内涵的拓展,以及依托于技术的学习体验环境和互联的资源,学与教的关系也已呈现出协作知识创造的新形态;再次,学习资源的分布以及信息授受流向的颠覆,开辟了传统“教师一学生”流向以外的新通道,包括“学生一学生”的通道,以及“学生一(技术)代理一学生”的多种流通途径。

——顾小清:《数字技术带来教育生态变革》(《光明日报》2019年8月6日)

二孩家庭里年长的孩子,在青春期最集中的困惑是“失宠”……产生“失宠”心理后,孩子会对“公平”格外敏感,即使一些外人看来很寻常、公正的事,在孩子眼里,“不公平”的感觉会被持续放大。

——沈杰群:《心理落差大于年龄差:青春期闯进二孩家庭》(《中国青年报》2019年8月2日)

合理的惩罚应被看作教师对学生的善意、爱和尊重。

——《论惩戒的教育意义: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9年8月5日阅读全文请“扫一扫”二维码)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学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