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刘群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从某种角度而言,它影响和关系到其他战略目标的实现,非常关键,同时也面临诸多变革与挑战:治理理念的现代化、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力边界的厘清与确定、治理方式和工具的变革等。
如何应对挑战,寻找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专家有思路,地方有探索。
“教育治理治的是权力,理的是关系。”教育部长陈宝生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治理的精髓。
如何分配权力、厘清关系?
可通过“横向分权”与“纵向放权”进行顶层设计。
“教育部门看似权力很大,但其实权力有限。教育治理相關权限被分割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编制部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建议,不同教育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要实行再分配。
教育部门与财政、人事、编制部门,能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教师人事管理,编制部门管编制总量,但编制总量内的教师队伍布局由教育部门来统筹;财政部门管总预算,预算分配由教育部门主导;人事部门管职称总量、岗位结构,但在评审、岗位结构的分配上由教育部门来确定。这是一个横向教育治理权力的再分配。没有这一步,教育部门自身没有权,何谈放权?”
“纵向放权”,即不同教育治理层级之间要逐级放权。重在改变自上而下、相对高控的管理体制和方式,把中小学自主权放足、放到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认为,向中小学赋权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事权。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是否可以不受编制限制、不受人员性质限制?二是课程管理权。现在对课程设置、课程计划的要求非常严格,是否可以给予学校—定空间,让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必要的长、短课等改革?三是财政管理权。学校能否在经费总额控制基础上自主确定预算方向与预算项目?
对放权的目的也要有清晰的定位,是“鼓励学校在办学理念、育人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避免千校一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曾担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多年。他说:“要敢于将权力真正下放给学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学校会带来超乎想象的惊喜。”
潍坊推进中考改革,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权下放给初中学校。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公正与透明,所有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参与制订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中,全社会都在监督,全社会都是改革的推进派、明白人。“这就是治理现代化,主体明确,多元共治。”
潍坊还把职称评聘的权力下放给学校,一校一方案,怎么评、用什么标准和程序评都是学校全员协商。
但是,“放权也是有边界的。”张志勇提出,教育治理要确权,应搞清楚各相关主体的权力边界。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明晰三个清单:一是权力清单,能干什么。二是责任清单,必须履行什么责任。三是负面清单,不能干什么。
很多人也提出,必须发挥政府在教育治理新格局中的主导作用,把该管的管好,要敢管、善管。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局长南战军认为,政府管什么?主要管方向、管底线。
方向是大局。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
底线是保障。要在依法治教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让权力放下去有约束,不是“自由落体”。
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学校才能“活”而有序,才能以现代化之校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新时代公民。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局长刘文认为,当前学校自主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治理理念相对滞后;校长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导致学校办学独立性不足、创新性不足、开放性不足。
如何以新思路改善学校内部治理?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说,提升学校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办学价值所在和办学目标所在,这是一个根本,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方向。其次,学校内部治理可以向优秀企业管理制度学习,以解决人浮于事、绩效考核不能体现绩效的问题。最后,落实各种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学生的作用,以提升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学校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关键在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功能以及责、权、利关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介绍,复兴高级中学为每个岗位厘清“该配的人与该做的事”,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评价是学校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复兴高级中学建立起精细化、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师考核实行“常规考核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校长是关键。“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自主办学的水平和效果。”钱洁雅说,校长的价值观如何,是否具有科学、民主、法治的管理理念,是否具有沟通协调能力、持久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教育情怀,是否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决定了学校所能达到的办学水平。同时她强调,教师的参与能力非常重要,在具备教学引领能力的同时还要有制度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徐志勇提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时,需要考虑学校的组织文化特征:学校是一个低风险、慢反馈的机构;学校的教育服务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学校管理方式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此,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时,其长期导向要注重过程,要关注如何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管理方式也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机制的问题上,大家给予了特别关注。
“家长参与学校治理,要在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学校办学过程的监督、育人合力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南战军说。
“将来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由社区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学区委员会,聘请人大代表、社区居民等参与学校的日常监督?”钱洁雅建议。
张志勇介绍,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就要求全省中小学设置学校家长委员会。从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到现在开始组建社区家长委员会,各级家长委员会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学特别是课程改革、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南战军看来,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一个“以共治求善治”的过程,是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转变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
“建设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说到底是学校内部的共治与自治。共治必须作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大治理架构建设起来。”张志勇提出,关键是要实现法治,这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
“《中華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所有学校是不是依法做到了?国家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贯彻得怎么样?在法治规范下进行教育治理,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
南战军认为,在依法治教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涵盖面不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校园安全、网络教育等领域亟待立法。有些法律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订。法律的执行效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灰色领域因界限不明、责任不清导致法律的执行效度较低。
怎么解决?一是加快立法和修法,二是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钱洁雅建议,一部法律或制度出台后,要有一系列配套文件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如下放给学校教师招聘权,就关涉学校招聘的规范、流程、监督等环节,还涉及绩效工资方案,因为用人权与分配权是紧密相连的。“法律很重要,如何保障法律的执行也同样重要。”
依法治教是底线,在此之上是治理创新的空间。
李桢所在的吉林省新优教育集团,与当地政府签订法律合同,受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合同约定了新优教育集团在委托管理过程中拥有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同时约定了非常严谨的办学评估体系,附在合同后面。由政府聘请第三方,根据这个体系对新优教育集团的委托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短短三年,受委托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原来薄弱学校学生流失严重,现在学位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我们探索的是办学所有权和‘经营权二权分离。一方面学校公办属性不变,招生仍然是划片就近入学,保证办学方向和政府的办学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法治的方式,实现了学校自主权的有限有效回归,激发了办学活力。”李桢总结道。
与治理方式变革相伴的是治理工具的现代化。张志勇认为,治理工具要积极变革,未来可以更多采用合作治理、第三方治理、大数据治理、公开治理、绩效治理等工具。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建立以共享和共同发展为理念的评价工具,二是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评价数据库,三是鼓励学校和地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模式,四是构建有中国特色、能够走向世界的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未来教育改革、发展和治理的重点在于实现四个回归: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回归教师,回归学生。未来教育治理的格局,要从以政府宏观治理为主转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为主,让每所学校和教育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生机和活力。”高书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