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实践证明,不尽快落实中央精神,改革现行社保制度,实施全国统筹并降低社保缴费率,就很难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最大的困难是人员安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必须削减产能过剩企业,涉及债务处理、资产处置,但关键是人员安置。初步测算,在去产能阶段,仅钢铁、煤炭、水泥、造船、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六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就有约300万员工需要分流安置。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比较低,若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需要大幅裁减冗员。据测算,仅此一项,就有约700万人需要转岗分流。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优胜劣汰,人员安置问题是最大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背负着繁重的人员安置和养老负担。基本社会保障不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很难顺利推进。
二、现行社保体系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员安置任务
粗略估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至少有约600万企业员工进入社保体系。现行社保制度规定,这些人员将在各地享受社保待遇。而据人社部信息,2015年,在养老金收支方面,有的省能保发放四、五十个月,有的省能保发放一、两个月,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如果扣除财政补贴,已经有23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了。可见,依赖现行社保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养老需要。
加之,社保制度分省统筹造成了各地的社保政策、标准、措施、缴纳水平、管理方式和享受的待遇不一样,使得社保关系转移困难重重,制约了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学术界和企业界一致的共识是应对社保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努力降低就业壁垒,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防止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
另外,高社保缴费率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个人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活力。虽然近些年国务院连续下调费率,但五项缴费合计仍占企业工资总额的40%。在经济下行时期,已经出现职工工资占企业劳动力成本比重下降,而社保缴费占企业劳动力成本比重上升的趋势,繁重的社保负担很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尽快实现社保全国统筹,并继续降低缴费率
分省统筹和高缴费率原本就属于一种过渡性的社保制度。过渡性之一,当时中央财政无力支撑全国统筹,因此实行分省统筹,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同样的原因,实行了分市甚至分县统筹。过渡性之二,由于过去企业职工没有提留社保基金,因此,实行由在职职工缴两份社保的制度。一份用于给以前没有提留社保基金的职工发放,一份留作以后自己领取。因此,社保缴费率很高,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比美国高一倍以上。目前这项制度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要使社保体系更好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因分省统筹造成的制度不够规范统一、养老负担畸轻畸重、社保基金聚能效应低、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不顺畅、生产力要素被束缚等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实现社保体系全国统筹。
虽然国务院已经把缴费率从45%降到40%,但现行社保缴费率仍然很高,还有继续下调的必要。若到2020年将总缴费率控制在20%左右。粗略估算,每年可为用人單位节省成本3000亿元左右。
四、划转20万亿元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要实现社保全国统筹和大幅降低社保缴费率,依靠现行一般预算是无法解决所需要的财政资源的,唯一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是国有资本。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的全面落实和老龄人口不断增多,社保承接量会继续攀升,基金缺口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建议,中央和各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安排20万亿元国有资本(含“副业”股权),分5年(每年4万亿元)注入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