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历史教育本真

2019-10-28 02:07叶颖茵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教师

叶颖茵

2019年1月11日至12日,笔者参加了“多元视角探研——两岸四地中国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杜叶锡恩教育基金、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历史学者、历史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济济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历史教学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议分为三部分。1月11日上午为研讨会的开幕仪式以及五场由专家学者带来的专题演讲。1月11日下午是分组讨论,话题涉及历史教学前沿、历史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历史研学史实等等。1月12日上午是多元視角中国历史教学展示,香港的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呈现了六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学者代表介绍了中国历史教学在当地面临的困难与担忧。被纳入必修科目的中国历史科,其课程建设成为香港教育界关心的一大热点。为此,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教授李学铭教授在题为《本港中国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的演讲中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利用多种途径给一线老师提供专业支援,采取过程性评价衡量学生所学的成果,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及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帆演讲的题目是《浅析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与“亡国”话语》,他指出,“国难当头”促使明末清初的历史教科书凸显“以史为鉴”观念,此观念延续至今,值得引起关注和讨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教授黄克武在《台湾中学历史教育的反省与检讨》报告中提到,历史教学要回归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的干预。澳门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魏楚雄进行了题为《历史教育交流合作的必要性》演讲,他认为,区域教学能密切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区域合作能在对话和交流中促进彼此换位思考,对历史问题达成和解与共识,了解区域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的关系,推动和平统一。

回归历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历史教育者的责任。学者们对历史教育的定位取得一致的共识,即历史是一门传播知识、传播智慧的学科。因此,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两项关键能力:一为共通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辨地看待问题,建构自己的看法;二是正向价值观的树立,继而能怀着“温情与敬意”看待事物,形成“容纳异己”的胸怀,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这才是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在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回归历史教育的本真,固本培元,才能发挥历史学“求真”“求善”的特点,才能使受教育的个体拨开迷雾,接近真相,享受纯净,荡涤心灵。尽管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学不可避免地与考试、升学挂钩,为提升分数而服务,但是,回归历史教育的本源,从“重知识”转向“重个人”,从“重分数”“重记忆”转向“重能力”“重思考”,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乃是日后历史教育孜孜以求之方向。

要完成这一转向,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无疑,受制于内容、教法、课时,乃至评价制度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无可否认,兴趣才是学习最持久的驱动力。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才有意愿不断深入学习,继而才有可能真正落实教育目的。为此,专家学者乃至有经验的一线教师纷纷出谋划策。概括而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包括:资源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呈现多维化。

资源多元化指的是除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以外,还要加强开发与运用校外资源。如今较常利用的校外资源主要是“引进来”和“走出去”,也就是邀请高校专家、教授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及教师带领学生走近地方历史文化遗址。后者更是备受推崇,究其原因:资源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与历史教材优势互补,而且可以从中渗透“二重证据法”的运用。值得一提的是,口述史和“非遗”传承也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香港中文大学客席教授丁新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考察与历史学习》的演讲高度肯定了历史考察对历史学习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教学内容较为空洞、粗线条、结论化的弊端,让历史教学从“骨感”走向“丰满”,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形式多样化指的是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比如在课堂中,有趣味的阅读,有挑战性的小游戏,有意义的手工制作等环节设计,能帮助学生“在玩中学”。陈汉成老师的教学案例《非华语学生学习初中中国历史的关键词联想表》,以“秦灭六国的顺序”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张大卡片。随机选取的六名学生根据自己领取到的卡片,在讲台上进行排序,如此进行了八遍,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课后,主题式自主研究、跨学科融合研究、实地考察等活动形式,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照顾更多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选择,更加丰富的体验。张可宜老师的教学案例《传统扎作——难忘的“非遗”学习体验》呈现了课后学生们利用木材、纸张等材料制作出来的扎作作品。现场分享的学生表示,学习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难得的体验,十分有趣,有助于实实在在地体验传统工艺。严詠琪老师《忆昔——客家文化的社区学习》的分享介绍了《客家文化在大埔》主题研究的五大活动。一是打造“移动博物馆”,围绕“客从何处来”这一问题,搜集材料,制作展板和进行导赏。二是收集旧照片,梳理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背后的政治活动。三是制作鸡屎藤茶果,了解昔日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四是拍摄纪录片。五是研究凉帽背后的文化。多样化的形式,如同为历史学习量身定制有趣的外衣,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为有效地减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中,学生的共通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呈现多维化,主要指的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造“互联网+历史教育”的新模式。刘伟华老师《中国历史教学的电子学习》、林灏老师《电子教学与史料探究分享——以民国时期课题为例》和冯志泓老师《动漫学中史》这三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经过实践的检验,创设历史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制作数字媒体、联结STEAM教育、进行翻转课堂等手段,为提升历史学习的交互性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带来了便利。多维化的呈现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对历史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继而能推动“教是为了不教”的美好愿景实现。随着形式多样化、资源多元化和呈现多维化更加紧密地有机结合,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将不断提升。学生是数字时代“原住民”,历史教师也要适时而变,努力学习新媒体、新技术。

实际上,能否将历史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地”,往往取决于教师。曾有学者提出“专家教师”的概念,即教师不仅需专志于教,更要持续不懈地探求所属学科的知识特质与学科内容(J.D. Bransford《学习原理:心智、经验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发挥怎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提高自身对史学的兴趣,提升史学专业技能,以专业的史学精神从事历史教育,将有利于保持历史学科独立性,有利于切实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有利于改进历史教学的技巧,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学习历史。

此次研讨会从宏观的角度、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碰撞中,探讨新形势下历史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提出了历史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和策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己任,回归历史教育的本真。此次会议不仅有助于历史教育的良性发展,也为建设多元一体的教育和社会共同体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历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