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和谐发展 创美好人生

2019-10-28 02:07钱昭君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教育

钱昭君

在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决策,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打造品牌和知名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一直遵循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培养和谐、美好的现代少年。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朗镇中心小学创就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和美教育”品牌。

理念引领:建立“和美”教育理念

东莞市大朗镇是全国的毛织名镇,纺织工业位居全国前列。创建于1950年的大朗镇中心小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多个荣誉,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国家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广东省一级学校、东莞市文明标兵单位和东莞市首批创客教育实验校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美教育理念正是与其保持一致的。2017年7月以来,学校在大朗镇中心小学校长梁小平的带领下,“和美教育”的品牌逐渐成形。

和美教育理念是在传承学校文化,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应对中国飞速发展的教育变革这一特定时期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这与学校近几年积淀与形成的“生本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也是符合人民心目中的好教育的基本特征的。

“和美”,即“和谐、尚美”。“和美教育”,即“适合教育、好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中正至和,励行尚美”。该理念倡导关注教育的生命主体,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在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鼓励个性的充分展现,实现多元发展,让每个生命体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提出了“和谐发展,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和谐校园,儿童世界”的办学目标;“和美精神,现代少年”的育人目标;“中正仁和,心坚尚美”的校训;“修仁而知,好学为美”的校风;“和爱博雅,美教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

路径设计:建构“和美”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在和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朗镇中心小学建构了协调共育的和美教育课程群体系。

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构建“课程目标指向培育目标,课程内容聚焦培育目标,课程实施落实培育目标,课程评价检测培育目标”的课程运行机制。

课程目标上,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一步细化学科类课程、“1+5+X”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上,着力开发跨学科课程,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获取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形成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课程内容服务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功能,提出了和美课程“1+5+X”模式。

“1”是基础,是国家基础课程;“5”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五大主题教育,即感恩教育、三生教育、经典国学、亲近自然、探究科学课程;“X”是由“1+5”创生的儿童课程。“1+5”与“X”不断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实现大写的、完整的基础“一”,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引导,学生兴趣特长得到科学引领,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更趋多元。

课程实施上,优化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式,满足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在课时安排上,学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内容特点,设置“长、中、短、微”学时,让学时安排更人性化。课程实施立足课堂,关键在于对课堂的改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即备课的思路不是教师“教”多少,而是设计学生如何“学”。在课堂操作上,发挥问题驱动、情境调动、工具撬动和平台互动的“四动”作用,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在技术手段上,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势,营造教育信息化环境,打造以微课、慕课、电子书包教学和电子白板技术创新运用为课程实施形式和手段的教育新模式。

课程评价上,加强学生全面评价和过程评价,促進目标导向下“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最大化。

智力支撑:建设“和美”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和美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石。大朗镇中心小学致力于营建抱团成长的“和美教师”发展生态。学校立足校本,打造开放性发展平台,根据教师年龄结构与专业发展程度的不同需求,建立分类评价与培养机制,推动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敬业、博爱、儒雅”教师队伍。

1. 推进个体提升

一是以“1358”计划为主要抓手,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机制,帮助每位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重点关注教师的道德修养、专业心灵、精神境界、敬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切实做到每学期举行一期“携手名师,相约中心”教学研讨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和美课堂文化月”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每学科邀请至少1位名家跟踪指导;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综合技能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对外开放展示活动,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是通过建立相关听课、评课、教学基本功考核和教研会议制度,引领教师全学段、跨学科相互听课、评课,全学段、跨学科了解教材、了解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真正实现:提升教师对学生认知状态、发展优势、个体潜能的分析能力,为学生准确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从而成为“知晓学生的分析师”;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内在规律的了解与认知度,正确引领和助燃学生成长的内驱力,从而成为“自我提高的策划师”;提升教师解读教材、整合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的能力,从而成为“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设计师”。

2. 推动团队共生

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以和美管理的理念,建立不同层级的学习共同体,做强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班科团队、课题研究小組、重大项目组等,把这些组织建设成学校的学习共同体与专业攻坚组织,促进学校团队的知识共享与专业共生。

二是建立校内导师制,以老带新,以强扶弱,实现同伴互助、团队共育。通过团队共生的制度建设与管理,以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2个镇级“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市、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骨干,充分发挥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3. 推行资源共享

以“云技术”平台为依托,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提档升级。组建学校智能管理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课堂信息化应用能力服务;完善学科网站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建立学科内、学科间和年级间的资源共享制度,全方位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为教师搭建参与、分享、互动平台;引入相关评价软件和平台,科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准确处理教师教学中各类测评数据,为教师评价和发展提供依据;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教师了解、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

4. 引进校外资源

深度发掘家长资源,在学校“和美”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活动开展上,让有特长、懂专业的家长走进课堂,既当课程的开发者,又当课程的实施者;既当活动的设计师,又当活动的主持人。

加强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省内师范院校的合作,既强化对学校教师队伍的系统专业培训,又借助高校的科研学术力量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同时,强化专家引领与指导,语文学科聘请特级教师余映朝为学科顾问和导师,数学学科聘请深圳市教育局数学教研员李一鸣为培训导师,英语学科由东莞市英语教研员张凝全面指导,等等。

深化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及路径。适时适度地引入校外机构和社区资源,开展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团建工作。

衍生延伸:建造“和美”校园文化

为彰显“文化育人”,构建“和美生态”文明校园,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提出“静化、绿化、美化”的环境建设理念的同时,还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和美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

一是实施“美体工程”。学校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教师与学生同做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校园集体舞。结合“2+1”艺体活动,学校成立羽毛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书法班、绘画班等,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例如,每周三下午三至五年学生的抖空竹活动,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实施“美心工程”。美心工程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单亲家庭儿童成长为重点。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知心姐姐信箱”,针对学生、家长的心理特点,坚持每学期为家长、学生做心理健康讲座,并进行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找到发展坐标。

三是实施“美生工程”。评选“和美少年”,也是该校的一大文化特色。身体好、品行好、学习好、形象好是中心小学的“美生”评选指标。“和美少年”的评选,每年一度,核心要求是秀外慧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通过评选,学校不仅奖励每生300元的夏令营活动资金,而且还建立一面“美生墙”,以此展示“中心美生”的风采。

四是实施“美师工程”。“美师”是和美文化实施的有效载体,“美师”标准是师德与心灵高尚,学识与能力出众,言行与品貌俱佳。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每月一次主题文体活动、每期一次的师德标兵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每年一次的“党员示范岗”授牌,引导着全校教师以“和美”文化为出发点,贯彻“以责立心、以美立范”之教风,不断修炼自己职业素养,成为“和美”教师。

学校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全体师共同努力。

品牌学校培育是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系列工作的一项重点,目的在于整体提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3月,东莞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大朗镇中心小学名列其中,这项荣誉是对学校“和美教育”品牌建设的肯定。

好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最终是为提高教育质量而服务。好的教育质量既是学校品牌创建必须具备的核心条件,也是品牌创建的核心目标。通过“和美教育”品牌的创建,大朗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科研氛围更加浓郁,“和美教育”办学特色已见成效。

接下来,大朗镇中心小学还将继承传统、适应变革、发展创新,将“和美教育”品牌打造与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相结合,为“跻身东莞市素质教育名校序列”的目标继续奋斗。同时,学校还将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为地区内其他学校的质量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共同发展。

(本文图片由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提供)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