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引发积极的心理改变

2019-10-28 02:48谭小华
师道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学校

谭小华

人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应当以引导学生成人、成长为第一要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根本目的,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人性美好、人格健全、人生幸福。这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一句话,教育应该要让人幸福。哈佛大学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把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譹?訛 快乐指的是当前,意义指的是未来。这种快乐与意义的产生即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要促进积极心理改变、创设幸福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汲取优良的传统文化,增强精神认同

文化是学生教育活动中的初体验。以文化人、以文育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因为文化的影响力最持久。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泽被东西,影响深远。中华文明中有许多优良的传统,至今仍具现实意义。比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家国情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姿态,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求学理念等,既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催人进步;也能教学生成长成人的机智和聪慧,引人前行。学校就应该将学生置于传统文化的视野中,淋浴雨露,滋养心灵,引领学生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感受社会的发展、在丰富的历史故事中体验先辈的伟绩,在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中汲取精神的食粮,从而感受幸福的本源。这种感受,能增强学生的精神认同,产生积极心理,提升幸福指数。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区域历史文化基础,学校应该在承接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独有的文化,这就是学校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气质、弥漫的文化氛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是学校教育行为的方向,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底色。结合学校特点让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切实践行传统文化的路径,才能为学生发自内心主动追求幸福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二、创设宜人的校园环境,培植居家情感

校园是除了家之外,学生成长时期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可以说,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管理要帮助学生营造好这个“家”,让学生在这里真正可以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

在芬兰,把学校当家经营,让学生有归家的感觉,让学生快乐,这是其教育的亮点之一。学生在校可以感受家一般的环境:家居化的整洁地面、生活化的走廊展示、人性化的课室设计,让学生享受家人般的待遇:平等、公正、自由、快乐。在一个“家一般的环境”中,得到“家人般的待遇”,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这样的学校。?譺?訛

宜人的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在硬环境上,学校建筑的布局、人文的设计、装饰的点缀等,都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个性需要,以营造宽松、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要赋予一草一木、一墙一壁、一阶一台、一梁一道、一室一角、一板一块、一桌一椅以文化的气息,处处有文化,处处皆育人。如在楼道走廊,可以有各种主题布置:传统美德主题通过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生动解读,向学生传达立身立业的基本准则;传统技艺主题悬挂学生自己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为学生提供特长展示的广博空间;民俗风情长廊,可以安排一些传统节日、传统饮食、农耕节气等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古朴民情,等等。

学校软环境的创设,有赖于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的亲历亲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催人上进的宏大氛围。比如,教师对清洁阿姨、门卫大叔、维修校工的彬彬有礼,无形中会传递给学生处世为人的人生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更自信、更优秀、更出色;学生之间意见征询、团队合作、和谐相处都能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主、快乐、幸福。在自然、和谐中体验交往的幸福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师的职责。

三、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满足个性需求

课程是学生教育生活中的主载体。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得以养成的。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课程。

课程建设需要教育理念来指导,需要育人目标来引领;办学理念的实施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则需要课程体系来承载,来支撑。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准则,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立足生活,承接地气。课程的目标上,学校课程体系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个性和更有特色的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的管理上,学校要以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培养阳光自信的学生为目的,以促进参与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度、培养可持续发展力为主要着眼点。课程的形式上,务求多层次、全覆盖、宽领域,做到“四化”“四结合”,即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主题化、主题课程时代化,凸显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实践课程与体验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结合。课程的设计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内容丰富、活动多样、形式灵活。课程的评价上,要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的差异性,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激励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习状况,正确面对学习结果。比如,在不少学校开设的“晨读经典”“晚练女红”“交际礼仪”“演讲口才”等倍增气质的课程,有助于营造“书香校园”的气氛,塑造文静、优雅的君子(淑女)的形象。有的学校开设的“文案策划”“股海弄潮”“野外求生”“运用急救”等提升才气的课程,有助于营造“技能校园”的氛围,打造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解决问题好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要站在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基于孩子幸福成长的目的,助力教师专业追求的需要、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这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享受幸福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课程体系,幸福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幸福是一种文化、一道风景、一种理念、一种模式,它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师生的每一個行为中。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文化里、在呵护心灵的环境里、在生机勃发的课堂里、在张扬个性的课程里,形成积极的改变,幸福快乐成长。这是教师的使命、学校的责任!

参考文献:

(以)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谭方亮. 亲历芬兰教育[M].北京:线装书局,2018.

(作者单位:广东仲元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课程学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