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
近日,在宝杨路的久事公交集团巴士五公司维修车间,一批刚上岗的00 后“修车小师傅”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些让人刮目相看的00 后“小鲜肉”是巴士五公司和宝山职校共同创建的新型学徒制示范基地培养的首批毕业生,也是上海公交历史上首次以双师带徒、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近年来,维修岗位人员年龄偏大、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困扰着上海各大公交企业。特别是随着纯电动等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取代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车维修技能人才可谓“一人难求”。
2017 年底,公司与宝山职校建立了新型学徒制示范基地,为企业定向培养维修技能人员。新型学徒制培养周期为三年一届。学校的课程按照公交企业用人需求与新型车辆修理技术工人的岗位资格要求设置,企业的优秀高技能车辆修理骨干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技能指导。
学生从入学开始,企业就给他们每人指定一位老师傅带教,直到他们毕业。师傅带徒过程中,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每月2 天进入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与职业岗位特点,学习企业制度;第二学年,每周2 天,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和准学徒的身份进入企业,实施岗位认知与开展教学实习,校内同时完成汽车维修中级(四级)技能考证;第三学年,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开展顶岗实习,并完成新能源汽车维修上岗证书培训考核。
这些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带出来的“徒弟”,为何刚一亮相就获得首肯,作为带教师傅的维修车间骨干孔晨明最有发言权。孔晨明表示,新能源车的维修与传统车辆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修车只要听听看看,就能大致判断出故障原因,现在的新能源车,技术含量较高,一定要借助仪器仪表,方能正确判定。不少老师傅对传统车辆的维修“驾轻就熟”,但是面对新能源车“一筹莫展”。“就拿最简单的换轮胎来说吧,以前换好就行,而对于新能源车而言,换完后,还需将轮胎的代码上传,否则就会影响车辆运行。没一点电脑基础,根本不行。”孔晨明说。
这样的教学新模式,同样让这些00 后们受益匪浅。此次新入职的刘凯说,这一年跟着师傅学习,收获很大,很多理论上的知识,工作实际中得到应用,既感到自豪,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现在需要维修的新能源车开进来,这些00 后们基本不需要师傅指导,自己就会把问题找到,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及时反馈给整车厂家。从学校毕业到岗位上手可以说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以往较长的成长期。
对于这些00 后的培养,企业的眼光可不止眼前。目前这些“小鲜肉”已被公司派往宇通等各大整车厂进行进一步深造。“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维修工,更多的是培养未来公交企业的技术骨干。”巴士五公司总经理周建平表示。
久事公交集团已将校企联合模式作为维修人才培养的“一扇窗”,未来计划拓展到集团下属其他营运公司,为公交更好服务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维修技能人才支撑和持久保障。
久事公交集团巴士二公司南浦车队有一对上海公交行业不多见的“父女档”驾驶员。父亲孙建雄驾驶89 路,女儿孙晴驾驶109 路,两人经常在南浦大桥公交枢纽相遇,坐在驾驶座上,远远地点点头,微笑示意。
闲暇时分,孙晴酷爱收集车模,从2010 年的第一辆“铰链车”算起,她至今已收集到了将近100 辆造型各异的公交车模型。起初,孙晴主要从朋友圈和淘宝等平台购买。后来,她的父亲和丈夫也都加入,想方设法地帮她丰富藏品,收藏架一再扩容。两个架子满满当当,都快放不下了,简直可以开一个公交“停车场”。
说起这些车模的型号和性能,孙晴如数家珍——有早已淘汰的“铰链型”,有带“小辫子”的电车,有德国产双层巴士,还有“黑金刚”纯电动车……她最钟爱的是一辆中型公交车,按真实比例缩小,车门全都能打开,雨刷也摆动自如,让许多人惊叹不已。近百辆车模还有一个“小粉丝”——孙晴1 岁多的儿子,咿咿呀呀之间,对这些迷你公交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将来,他会不会成为孙家的第三代“公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