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星源.通讯作者:唐婵娟.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工业4.0”的概念由德国首先提出,以现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开展的一轮新的工业革命。“工业4.0”不仅要求制造业再生产方式上做出变革,同时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发、加工生产到销售、产品售后及客户反馈等整个价值链做出颠覆性升级。其核心理论包含互联、数据共享、创新、企业转型等,其要求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在制造业中推行智能制造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先进的制造技术优化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发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等智能化系统模块。智能制造的目标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低能耗。这会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广西制造业应该遵循行业发展规律。
广西制造业有着广西玉柴、广西柳工、桂林机床、柳州宝骏、广西建工等一系列骨干制造企业,涉及汽车制造、金属资源以及数控机床制造等多个领域,虽然前期较发达地区稍微有些差距,但随着泛北部湾经济群的建立和东盟博览会的落户,广西自治区的制造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广西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低。大部分制造企业需要及时升级转型,否则很容易在“工业4.0”的浪潮中被淘汰,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工业4.0”的核心思想是创建一个高度个性化、数字化灵活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包括从集中控制到分散增强控制的根本转变,提出了制造业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通过产业链重组,传统的产业界限将消失。“工业4.0”项目分为三个主题:
首先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和人机交互。 第二个是“智能工厂”,专注于智能生产过程和系统。 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物流有机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物流网络和物联网的作用,对现有物流资源供给。
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在制造业发展战略中都有类似的核心概念,即首先将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德两国以多方面,多学科的方式进行了合作。例如,西门子和大众等优秀的德国公司在中国采取技术入股方式合作,焕发着自己的活力。同时使中国在工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装备制造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是,在装备制造技术方面,中国尤其是广西制造业起点低。在产业基础、人员素质、整合程度以及战略任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要因地制宜,不建议战略性地停靠或盲目抄袭德国“工业4.0”的做法。通过对德国“工业4.O”的研究,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过程相比,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工业过程的短板。只有真正推动战略合作更深入才能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广西在制造业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各门类齐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缺乏能走出国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品牌,关键技术一旦受制于人必将导致智能制造转型成本居高不下,整体上处于产业链的底端。目前广西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工业基础软件等还依赖于德美曰等西方发达国家。
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时代的新课题。这是一项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课题。同时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应该作为广西制造业长期的战略目标。加快广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不仅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举措。广西传统制造产业范围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强。因此,要加快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的建设,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结合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开放政策的协调,系统地构建一个创新驱动模式。通过发挥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广西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现借鉴国内外产业发展先进经验,本研究结合广西制造业发展实际,分析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达国家大规模规划制造业产业园,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缺乏的弊端日益明显。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将推动制造业模式的转变,智能制造业将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我国企业需要通过智能制造来应对市场挑战。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制造业突破现有生产模式,并根据大量消费数据,生成企业适用的行业信息。企业需要借助现代大数据和电子科技技术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大数据流最终通过互联网满足智能制造设备,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个性化产品。这是现代物联网技术与制造机器的融合,形成了新一代互联智能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广西制造业在面对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带动的智能制造变革,应该大力推进“两个转变”的深度整合。目前,制造企业的竞争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时代背景下竞争。“两个转变”的深度整合,是为了促进制造企业的灵活生产、敏捷地面对市场反应,精细化的绿色管理,以及增加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两个转变”深度整合和提高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时做出正确决策。这是制造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
随着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互联网+”已成为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的新引擎。首先,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智能服务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次,智能化是推动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成为制造企业管理的新特征。
对于智能制造,广西制造业应该有统一行业标准。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传统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试点示范建立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制造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更加明显。制造业缺乏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标准。在跨系统和平台集成应用程序时,企业面临着复杂的技术问题,有些甚至需要重新发明。例如,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内的一些信息系统难以集成。因此,政府应率先组织行业联盟、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为智能制造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业发展,本文结合价值链和绩效研究,构建了转型评价体系。
2017年,广西颁布《关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树立创新、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相关对制造业的扶持政策,创新管理体制,改善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市场的主体活力,引导传统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向智能化转型,助力北部湾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本课题根据此意见,基于其他学者针对广西制造业的相关研究并结合调研数据,构建了一套不成熟的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从价值链构成的环节分析,涉及产品、企业、产业层面,着重构建产业和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人才体系优化升级、贸易结构升级与低能耗五个方面绩效指标。
以上绩效评价指标可以量化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效果,转型升级最本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低能耗可持续发展,制造业朝这方向升级还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推行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制造业资源,应该把握机遇,升级产业链。制造业要转型,必须结合“工业4.0”标准和东盟落户的契机。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企业应该加强转型意识,加大人才引进制度。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1)推进政府功能升级
政府功能升级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保障。广西民营制造业的基础较薄弱,生存环境恶劣,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的作用。第一,加大自治区财政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积极广西民营企业落户高新技术园区,完善综合配套服务。第二,政府可以给企业提供高级人才公寓、社会保险补贴、安家补贴等促进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支持广西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可以鼓励向高新技术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有关产业园区集中,采用多种方式,吸引高技术智能化项目落地;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制造业普遍反映增值税税负过重,可以适当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筹划。同时优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海关、质检以及税收等部门升级改革,优化监管,提升效率与管理服务水平,政策上保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
(2)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 目前,广西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附加值低,优势不明显。产业升级是制造企业企业能否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扩散效应,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制造业,适当提高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使广西制造业参与更多的增值环节。同时, 按照国家重点产业布局,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以南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地,在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允许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级市制造业,稳妥推进国内外企业将整机生产、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环节向广西转移,注意避免转移污染,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产业整体升级。 另外,充分利用“东盟门户”发展契机,发挥广西核心区作用,利用广西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积极承接跨进业务,促进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升级, 提升广西制造产业链水平。
(3)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
产业价值链升级可以为广西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保障。广西目前的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技术水平不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部,随着东南亚人力市场的不断开阔,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消失。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独有优势,积极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业务,延伸产业链条。例如广西拥有者全国得天独厚稀有贵金属资源,是否可以改变以往金属开采企业只做矿产开发的业务,升级产业链,培育贵金属加工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稀有贵金属品牌。同时保证技术创新,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同行业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设备,另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向精深加工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让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展现有,提高技术转化效率,促进产业链升级。
(4)推动所有制结构升级
所有制结构升级是广西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制造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广西制造业的发展经营形式不足,主要经营主体几乎都是国有企业,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因此,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应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升级,通过政策鼓励多种经营形式,扶持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广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广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有效利用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发展机遇,加强与东盟市场的交流,充分发挥广西在资源上的优势,参与价值链分工,鼓励外资投入参与,为广西制造业创造活力。其次,积极鼓励及扶持民营企业,优化政策,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制造业准入门槛,通过所有制结构升级促进广西制造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