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王昌胜
“未来学校行动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由刘坚教授提出并任首席指导专家,由“我们工作室”实施,目标是“创办有未来的学校”,宗旨是“以研究推动学校变革。” 目前,“我们工作室”结合核心基地学校的近十年的实践,已梳理出可操作、可复制、可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在学校治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德育路径、评价体系、空间规划等方面形成系统。
根據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刺激。在研究过程中,学校通过举办分享会等方式为教师搭建分享平台,通过口袋书、码书码课等方式及时帮助老师梳理和开发成果,通过资格认定、外出指导做专家等方式对老师的研究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使老师们在研究中获得安全的体验,满足“被尊重”的需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获得不断“生长”。
“三不”原则。不签到、不检查、不听推门课,为老师营造安全氛围,不让老师因改革而受责难。
案例:五年级一位老师想做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第一学期,班上的成绩直线下降,落到了同年级最后。学校顶住外界压力,郑重承诺:一年以内不以考试成绩评价。一年后,这个实验班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学习方式深入变革,而且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年级内遥遥领先,老师和孩子因此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直说真话。教师研究中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我们注重在团队中形成坦诚交流的氛围,提倡说真实的话,针对他人存在问题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就事论事,直面问题。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采取2+2的评课模式,即每人轮流说两条优点和两点不足及建议,且不能重复。这种方式保证了研究的实效,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
即刻反思。每次活动过后,全体参与者都会进行及时的反思,找出优点,沉淀发扬;找出问题,做出改正。
案例:一次运动会后,负责策划的老师(一线老师)发现运动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会后的集体反思中,他没有因此受到同事的埋怨,而是得到了许多帮助。大家诚恳地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在坦诚的氛围中,这位老师作了深刻的反思,并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反思会上,他当场申请再次承担下次运动会的策划,赢得了大家的掌声。经过为期一学期的筹备,第二学期运动会以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获得全校师生的称赞。
以研究分享为主题的教师例会分为三个板块:
分享即得——发现同伴经验,让其在全体教师例会上分享。教师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影响、相互启发,让知识在团队中流通;
研究在线——全体老师集中就某一个话题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个话题可以是学校层面的问题,也可以是老师们提供的话题;
有事说事——信息发布,不超过五分钟。五分钟说不清的,尽量发文字方案阐述,保证了会议效率。
每次例会都由教师轮流担任主持人、梳理员,将每次例会当作练兵机会锻炼教师。
案例:在学校学生中心成立后进入工作状态不久,卫生部的孩子在检查教室卫生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大多是因为有的班级没获得最高等级而不被理解。卫生部指导老师想到了借助例会平台,让孩子们“现身说法”。
例会现场,主持人抛出话题,接着请出卫生部的孩子们讲述他们在工作当中发生的故事,遇到的困难,现场的氛围温馨而诚恳,老师们被孩子们的敬业感动了,也体会到了卫生部工作的种种难处。大家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有没有不配合卫生部工作的情况,都说“我要去班上教育孩子们配合他们工作”。接下来,沿用学校“遇事多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一研究原则,主持人组织大家深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类似卫生部这样的工作状况?大家认为原因有:1.班主任不能充分相信卫生部孩子的工作能力,其实只要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事,即便过程中会出现问题,也比我们天天将他们攥在手里强,能给孩子带来发展的事都是值得的;2.学生中心的工作不够透明,如卫生部没有提前将卫生评价标准发到各班……
后来不仅卫生部,学生中心其他各部门的工作都极大程度得到了所有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孩子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条理。
每年定期举办“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成果汇报会。每届主题是围绕学校的发展来确定的,如“我们怎么做研究”“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等主题,与教师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紧密联系,活动中引导教师相互对话、挑战、质疑,在互动中不仅做一个倾听者,也成为一个思考者,激发智慧的碰撞。“我们作为研究者”系列活动目前已经历五个阶段:策略分享会;故事分享会;“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分享会;高质量学习分享会;“搭建框架、走向系统”分享会。
案例:我分享,我成长
又到了期末分享的时间,这一次,分享的内容由老师们自主申报给年级组,年级组汇总给科研处,科研处根据申报情况,将分享内容进行分类,分成了“教学”“课程”“师生发展”三个板块,负责主持的两位老师,巧妙地结合分享式教学理念,将本次分享会设计成一节模拟课堂,有问题引入、分享对话、点评引领等环节,分享会以充满童趣的上课铃声拉开序幕,老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汲取养分,轻松倾听,主动反思,各自都有不同的收获。
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有分享,这便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整理和梳理自己的小故事、小策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考和做法。这些日子,老师们慢慢积累沉淀,开始搭建自己的小框架。近日,我整理了自己分享过的发言PPT,有班级小故事《“魔鬼”与“天使”的故事》,有管理小策略《心情管理园》,有教研札记《我们这样做教研》,有家校合作《陪着孩子扬帆启航》,还有读书分享《爱孩子的新方式》……三年里,我居然有21次分享,不管是在校内例会中的小分享,还是在游学交流中的小讲座,都是一种历练、一次沉淀!感谢每一次的分享,让我看得清自己的成长历程!
案例:我成了“金牌梳理员”
学校的每一次会议,都有两个特别重要的角色——主持人与梳理员。这样的角色都是老师轮流做,每个人都有机会。那一年的分享会,我被轮到做梳理员。我的心里直打鼓:这可真是一个太有挑战的活儿——现场老师发言,你得一边听,一边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黑板上用简洁的关鍵词记下发言的重要内容。最大的挑战还在于,你得用结构图或思维导图,将这些零碎关键词串联起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你得用精练的语言,来阐述你对今天此内容的理解与想法。
梳理时,我尽可能地在每一句发言中找出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我设计了树型图来表明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后,用“老师推向前,孩子站中央”的理念,简洁地阐述了我的理解。没想到,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成功了!黑板上版面整洁,书写漂亮,思路清晰,这是我做的吗?简直不敢相信!我再一次突破了自己。
接下来,我成了学校的“金牌梳理”。每学期开学前,我用网络图梳理教材与教学目标;每节课上,我教孩子们用网络图梳理学习内容;每次会议或者培训,我用网络图梳理内容,既清晰又明了。梳理带给我的还有很多附加值,最重要的就是我的系统思维得到了快速提升。现在,我会抓住每次例会、分享会、圆桌会的机会,锻炼、帮助更多的年轻老师成为“金牌梳理”。
口袋书和个人小册。定期引导老师梳理自己的每周一得,分类分专题进行整理,共整理出家校合作、班级文化、合作学习、管理案例、经典策略、教育教学等十多个小专题。我们将每个专题汇编成册,做成了十四五本小书放在研究室供大家阅读学习。在梳理过程中,有的老师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兴奋点,还有的理出了自己研究的系统……教师研究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研究变得更加自主。
微课程与码书码课。将传统的学期总结变革为“学期分享会”,引领老师们反思和梳理自己的经验,通过视频、PPT等方式呈现并分享,由专人录制,整理成系列,上传到“百度传课”这样的公众平台,并生成二维码,做成“码”书和“码”课,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
微信平台与杂志专栏。每个月,科研处负责将老师们的“每周一得”收集、整理、编辑成册,专人点评并挑选出优秀作品,推荐给“‘我们工作室”微信平台,供老师们阅读交流。几年下来,许多教师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反思,有的教师在记录中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有的教师越来越善于反思,从文字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有的教师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多篇稿件被国家级刊物发表。同时,“‘我们工作室”还联系相关杂志,开辟了教育专栏,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平台,促使老师在反思中成长。
学生评教。学期结束时,通过问卷的方式,由孩子们评选出“最喜欢的学科”“最受欢迎的老师”等,老师们会因此而获得更多被肯定的机会。值得提出的是,评教的结果并不是用来判定一位老师的优劣,而是为了给教育教学工作导向。所以结果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便于老师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自己申报奖项。每学期,给予教师的奖励除了学校传统的“明星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其他的奖励就很特别了,因为奖项是由老师们自己申请的,如“一得达人”“合作之星”等,奖项既可以为自己申请,也可以为同伴申请。能获得来自同伴的肯定,对于老师们来说,是最好的鼓励。
游学访学做“专家”。研究为老师们带来了更宽广的世界,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和交流的兄弟学校不计其数,老师们在分享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锻炼着自身能力,更激发着自信。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分享和积累中,老师们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许多老师成为专家,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和做讲座。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希望被认同、被肯定、被欣赏的内驱力。近两年,我有机会到很多地方参加高质量学习联盟研讨会并作交流,参加微课程制作培训会并作指导,参加市教育教学工作会并作为先进代表发言,策划和设计教师暑期培训……这些经历让我发现:每一次准备的过程就是一次再反思、再梳理的过程。分享的过程中,有同伴的欣赏,自己也有成就感。在和同伴的对话中,可以获得新的灵感,之后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顺手。所以,交流分享,既是挑战、展示、也是促使自己反思、取他人之长的好机会。近两年,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一次次机会背后是再梳理、接受挑战、寻找认同感和价值感、追求职业幸福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