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宝娥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如何让家庭深度参与学校教育之中,前人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一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宜昌高新区教育人结合时代特征,对家校合作共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实践。
宜昌高新区教育人提出教育必须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大教育观,并就能很好地践行“三位一体”大教育观据实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一是由区妇工委、教育文化体育科、教研中心依托网络平台,从社区、学校两个层面编制家长问卷,开展全区家庭教育现状调研,分析区域家庭教育问题,了解家长教育需求,起草《宜昌高新区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引领学校整合家长、学校、社会人力资源,大胆探索,建立三级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健全管理制度,划定工作范围,将分散的家长视野、优秀的家庭教育人才集结,从机制上确保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联合区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建设教育统筹、社会参与的区域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网络,形成全区共同关注、支持家庭教育的态势。
家庭、学校、社会均有自己的教育规律。如何发挥父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专业化的服务队伍、课程是区域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支撑。
精吸收,拓展视野。为了让区域家校合作共育工作有的放矢,2016年高新区提出“走出去,请进来;校内研讨,校际交流”的家校共育知识提升模式,即区教育系统、妇工委组织校长、教师到家校工作特色鲜明的地区考察,邀请国内家庭教育专业人士利用暑期集训传授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学校内部定期就家校合作共育问题交流研讨,区域利用每月一次区级教育例会,让区内家校共育成效显著的学校进行经验分享。
广覆盖,营造氛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2017年初,区妇工委、团工委、教育系统党委、教育工会为了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和先进理念的认知,指导教师对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进行梳理,联合启动了面向全区中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让教育回家”系列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分为家长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两类,其中家长培训31场,参训家长人数9889人;教师培训84场,参训教师人数达到4182人次。培训中,家长们通过面对面与授课教师互动,感受到家庭教育就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产生;教师们通过授课教师采取的互动、体验、问题导引、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打破对家庭教育原有的单一固化浅层思维模式,学会用反思的眼光审视一些习以为常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现象及做法。“让教育回家”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在激活全区家庭教育磁场、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思路、营造家校合作共育氛围、积极搭建家校共情共育桥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善总结,凝练智慧。连续三年深度推进家校合作共育工作,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在家校合作共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为了让全区人分享共育经验,2018年,区教育部门发动教师将家校合作共育实践经验凝练成文字并编印《家校合作共育专刊》,成了区域家庭教育指导用书。
优悦纳,培优师资。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区妇工委、教育系统妇联悦纳所有热衷并有志于家庭教育的优秀人士组建“高新区家庭教育讲师团”,致力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理论和实践工作,立足岗位宣传家庭教育有关法规政策;承担全区家庭教育报告会、公开课、讲座、咨询、服务等任务;深入社区、学校等单位,广泛开展家文化宣传教育,传播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弘扬优良家风。目前,讲师团已根据家长的需求,着手研发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问题导引着具体的行动指南。伴随家长家庭教育意识的觉醒,学校、家长、社区以问题为导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充分研判家庭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从家校合作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出发,结合实际探寻出了许多朴实、可操作的家校共育微行动。
宜昌市第八中学将家校共育作为学校管理和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出“六定”,即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举办家教培训班、定期进行家访、定期举行专家研讨会、定期向家长通报情况、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宜昌市第十九中学在家长开放日建言家长“五件事”,即捐赠一本适读书刊,推介一个生活技能,介绍一项职业特点,讲述一个成长故事,贡献一条合理建议。宜昌市国姿幼儿园坚持家长进校园“六个一”行动,即参加一次迎生、观摩一节课、参加一次户外活动、走进一次幼儿园食堂、参与一次幼儿园安全检查、进行一次意见征集,为加强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宜昌市幼儿园以节日为载体创设的花韵踏青节、开心趣玩节、阳光健体节、书香阅读节等亲子课程独具特色。青岛路小学的“遇见幸福”家长讲堂、深圳路小学打造的“家教课程超市”、白洋小学的亲子共读培训会、实验小学利用“教育云”开创家校合作“新时空”等项目,百花齐放,让区域家校合作共育工作落到实处。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纵观区域家校合作共育历程,区家校合作效益日益彰显,与家长、学校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共研建立的信息机制和参与机制密切相关。
信息机制影响合作成效。意识指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为了家长与学校在观念、认知上尽可能同步生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正向意识,学校建立了学生、家长、学校间便捷、高效的信息交互机制,电话、微信、QQ群、信件、开会、座谈、开放日等均是家校联系途径,不同的信息选择合适的途径适时传递,方能传达学校的意图、感知学生的心理,了解家长的需求。2019年6月,区域开展了“时光寄语——写给未来儿女的一封信”活动,通过学生从父母的角度换位思考,让孩子们在写作中体会父母们的心情,让父母在阅读中感受孩子们的心声,让教师高度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家校合作共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与机制助力家校同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不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搭建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有序参与学校活动、管理,近距离了解学校现状、观察学生表现是家校合作共育的着力点之一。家长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参与校本课程研发走上讲台;家长志愿者参与护学岗、食堂管理、安全检查;家委会成员参与策划入学礼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共读、亲子研学;举办新父母讲堂,鼓励家长相互交流育儿经验等,激发家长、学校的思考力和理解力,让家校合作切实发生,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