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东堰
内容提要:《我所希望于〈中国青年〉者》《“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是沈从文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两篇短文,记录了沈从文的办刊理念以及与徐志摩的友谊。《学生下乡》写于北京大学南迁途中,表达了沈从文对于地方政府救亡工作的看法,是沈从文“城乡观念”在现实政治中的拓展与运用。
此次搜集到的佚文共三则,其一是刊登在北平《晨报》副刊《学园》“哀悼徐志摩专号”上的《“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该通讯共有两篇,一为梁实秋作,一为沈从文作。文章虽然不长,但记录了徐志摩去世以后沈从文的真实感受,对了解沈从文与徐志摩的关系有一定补助之用。
徐志摩失事后,《学园》开辟了徐志摩纪念专号,总共出了八期,后结集为《北晨学园·哀悼徐志摩专号》出版,《“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便收录其中。该通讯落款“弟从文十二月,一日”,从署名来看,为沈从文所做的可能极大。通讯中提到赓虞(即新月派诗人于赓虞)后来也提起过“巧遇沈从文”之事①。据魏敬群的《友人忆徐志摩坠机后遗容:两眼并未完全紧合》记载:“车到济南站后,于赓虞急于打探徐志摩的所有消息,不曾招呼张、梁诸先生,就匆匆返回他任教的济南高中。出站不久,遇着从青岛赶来的作家同时也是新月派诗人的沈从文。沈从文时在青岛大学执教,他是于赓虞在北平时一起舞文弄墨的患难朋友……与沈从文分手后,于赓虞虽后悔没问他关于志摩的消息,但已感到一股冷气。”②可见,《“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所言不虚。
《“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提到的另一人冰森即瞿冰森,系《北晨学园·哀悼徐志摩专号》的编者,先前曾写信向沈从文讨要纪念徐志摩的文稿。《“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就是沈从文回复瞿冰森稿约的函件。瞿冰森在没有约到沈从文稿件的情况下便私自将他的回信作为纪念文章发表了。该函虽短,其情却长,不仅描述了沈从文在徐志摩去世后的悲痛心情,还交代了当时没有写出悼念文章的原因——“常若有所失”,精神“糊糊涂涂”,文字“亦多有头无尾”。
徐志摩去世之际,纪念文章非常多,《晨报》副刊原本拟开设三天的徐志摩悼念专号,后因稿件太多,延长到了八天。徐志摩的好友当中唯有沈从文没有任何悼念诗文发表,这颇让时人不解。《“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的发现则道出了其中缘由——沈从文的沉默并不是对于徐志摩的去世无动于衷,而是因为过于悲痛难以写出文章(这期间仅写成两首半成品的诗作,由于不太满意,亦未发表)。《“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作为徐志摩去世之际沈从文唯一公开表露自己心情的文章,为我们研究徐、沈的关系提供了一手资料。
《我所希望于〈中国青年〉者》刊于《中国青年》1947年第5号的“读者投书”栏目,落款为“沈从文三十六年六月七日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解散后,沈从文于1946年8月27日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住沙滩中老胡同32号。此文写作之时沈从文正在北京并于次日(即1947年6月8日)在家中宴请了到访的朱自清。
《中国青年》与沈从文的关系很密切。编者在《编者按》中说:“对于沈先生的意见,我们很诚恳的接受,沈先生在病中对本刊的关注我们尤其十分感谢。”这里所说的病当指沈从文一个月前发生的“呛血”症。沈从文在致秦晋的信(1947年5月1日)中曾提及此事:“不幸日来因病倒下,呛血……恐有半月方能离床。”③可见《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对沈从文的近况是比较了解的。
文章中,沈从文提议《中国青年》多引进外国最新思想文化成果,为青年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其表述虽没有鲁迅《青年必读书》那样犀利,但其内在精神却是相通的。如果说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呼吁青年只读外国书籍是为了防止中国封建旧思想的流毒侵害少年儿童,那么,1947年沈从文重提旧议则是为了防止某些政治观念对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的侵袭。沈从文是内战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内战是“玩火”④,使刚从抗战生活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再次“置于水火”中⑤。沈从文对内战的否定进而上升为对社会上各种流行政治思想的否定。他说,建设新的中国“寄托到民主初创时的公仆、总统和人民代表的两院议员上”无济于事,“寄托到帝王和所控制的武力上不大济事”⑥,“一个国家真正的进步,实奠基于吃政治饭的越来越少,而知识和理性的完全抬头”⑦。沈从文在《我所希望于〈中国青年〉者》中强烈要求编者介绍世界最新的数学、物理、音乐、诗歌与图画成果就是要让“知识和理性的完全抬头”,将青年人从社会上的种种政治偏见中解救出来(在沈从文看来,这些观念将中国引向战争与分裂),用新的原则来重塑中国。
同月,沈从文还致信秦晋提议在《益世报》上设立“批评与介绍”类栏目,邀请“与外文有关”的人介绍外国最新文化与艺术。可见,引进外国思想文化并非沈从文一时之念,而是他对当时社会政治长期思考的结果,是其民族国家重造思想的有机部分。后来他写作《北平通讯》系列文章就是延续了这个路子。
《学生下乡》署名沈从文,发表在1938年1月4日的长沙《力报》上。《力报》是抗战期间湖南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它创刊于1936年9月,总编为耿直敢言的爱国人士康德。1938年“文夕大火”后,《力报》由长沙迁往邵阳,后又在桂林创办桂林《力报》。抗战爆发后,《力报》全力支持抗战,对湖南地方政治的黑暗面加以揭露批驳。它的进步立场受到周恩来、徐特立等中共领导人的肯定。1940年邵阳《力报》因批评时政触怒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而被查封。同年7月,衡阳《力报》创刊,不久沅陵也创办《力报》,因此“《力报》由原来的长沙《力报》衍变为当时的衡阳《力报》、沅陵《力报》和桂林《力报》三家鼎立的局面”⑧。
1937年底,沈从文跟随北京大学南迁来到长沙。作为湘籍著名作家,沈从文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名流的热烈欢迎,被邀往各地巡视、演说。《学生下乡》就是沈从文视察青年学生的集训活动时所作。《力报》用稿非常严谨,此文署的是沈从文全名,思想内容也与沈从文的一贯思想相吻合,因此笔者认为它为沈从文所作。
《学生下乡》是沈从文对于具体政治事件的评论,表现出较强的参政议政意愿,与之前远离政治的做法大相径庭。在长沙期间,沈从文不仅主动拜访了“湘西王”陈渠珍、共产党员徐特立、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政治要人,还跟随政府官员四处视察备战情况。张治中甚至还要任命他为湖南省参议员,后因故未成。《学生下乡》开启沈从文对现实政治事件批评的先河,显示出南下过程中沈从文身份的变化。
在《学生下乡》中,沈从文对国民政府动员大学生下乡任区长、乡长、副乡长、保安队长的政策提出不同的看法。沈从文认为学生下乡发挥不了救亡的作用,因为乡下人做事有乡下人的特点,要想领导他们,光凭一张大学文凭是不行的,首先得让他们信服你,“他信你个人,就能信你要做的事”。下乡学生大多年纪轻轻,阅历浅薄,即使接受了政府一年半的特殊训练,要想让“家中的老学绅、老农、掌柜老板的尊敬信服”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学生们应放下城里人和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从细处做起,逐渐建立起个人的威望,博得乡下人的信服,从而动员大家做救亡之事。如果“带着一堆油印、石印、铅印、标语口号、行动纲要以及一种空洞的理想、无节制的热忱、回去作救国保乡运动,结果不是青年人失望,就是乡下人倒霉”。沈从文对于热情高涨的“下乡运动”持怀疑态度,但他并不完全反对学生下乡,只是认为学生不能一下乡就当区长、乡长瞎指挥老百姓,而“宜作为社会服务”,从小事做起,潜心去了解农民,在实践中树立“道德、学问、经历”上的威望,博得乡下人的信服与爱戴。
《学生下乡》体现出了沈从文一贯的“城乡互参模式”。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对“乡下”抱着难以掩饰的偏爱,他说“我把我的爱给了抹布阶级,把我的憎给了绅士阶级”,“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⑨这种情感取向使得沈从文对城市的态度与评价与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大相径庭。落后、愚昧、野蛮的“乡下”在沈从文那里获得了优于都市文明的地位。而现代都市在沈从文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退化”“道德病态”和“人性虚伪”的恶行。⑩
在对待城里学生与乡下人上,他并不认为城里的学生优越于乡下人,反而要求学生们在教育乡下人之前,“先得谨慎小心接受乡下另一种良好的教育”,即学习乡下人“勤苦耐劳、诚实俭朴、肯早起、做事负责、无不良嗜好、知敬长尊贤”的品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乡下有所作为,否则只“会引起反感、一切事都办不了”。显然,沈从文将“城里学生”与“乡下人”的关系完全颠倒了过来——城里学生由先前的教育者、领导者角色变成了被教育者角色。
客观地说,沈从文对城里学生的缺点和乡下人的特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其建议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在激情岁月里,理性的声音常常会被视作消极和破坏,因此《学生下乡》一经发表就招致各方的批评。张周勋在《中央日报》《湘政与舆情》等报刊上发文公开批判沈从文,认为《学生下乡》是对大学生救亡运动的巨大“毁谤与诬蔑”,其用意是“挑拨离间”。他在逐条批驳了沈从文的观点之后,总结道:
我们从沈先生整个的一篇文章来看,我们得了下述的四个结论:第一是不信仰政府。第二是不信任青年。第三是缺乏政治的认识与判断。第四便是有点喜欢无的放矢发空论。在这么一个紧张的时候,我们仍旧怀疑政府的处置,仍不相信青年,我不知道这种“挑拨离间”的用意,究竟是何居心?这时我们除了用事实来报答沈先生的狂论外,只希望在这紧急关头,以后沈先生应该谨慎的发言。⑪
《学生下乡》招来如此尖锐的批判,沈从文也始料未及,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关注现实政治的热情,后来他又写作了《政治与文学》《欢迎魏德迈》《性与政治》《中国往何处去》《北平通讯》(系列)等杂文,逐步形成了“美育重造政治”的独特社会政治思想。
注释:
① 解志熙、王文金先生在编辑《于赓虞诗文辑存》时也看到了沈从文致瞿冰森的通讯,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辑录。
② 魏敬群:《友人忆徐志摩坠机后遗容:两眼并未完全紧合》,《齐鲁晚报》2015年5月28日。
③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72页。
④ 沈从文:《从现实中学习》,《大公报·星期文艺》1946年第4、5期。
⑤⑥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206页。
⑦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⑧ 戴玉龙:《〈力报〉的研究——以长沙〈力报〉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第 4 页。
⑩ 李俊国:《城乡互参模式与都市文明批判——论沈从文都市小说》,《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⑪ 张周勋:《青年下乡组训民众:与沈从文先生论“学生下乡”》,《湘政与舆情》193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