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450000)豆玲
颅脑损伤属于创伤,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即使抢救成功可引发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继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中的6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0月,60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是由18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20~74岁,(53.5±1.7)岁为平均年龄,观察组是由20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22~76岁,(54.6±1.9)岁为平均年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通过统计比较后,并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为居家护理,内容如下:制定护理内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将其制作成手册,手册内容包含导尿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压疮护理、鼻饲管护理、心理疏通、喂食方式和训练方法[1]。
居家护理方法。选取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随访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内容包含随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和家属的交流方法、量表评估和护理内容。为患者创建相应的护理档案,确定随访时间,出院3个月内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而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2]。出院后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上门随访,而后每半年进行上门随访,经过随访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以及护理,了解患者恢复状况和护理措施执行状况,定期更换患者的管道。定期进行会议,改进居家护理的不足,此外需要对居家护理的过程进行监控。
1.3 评估指标[3]采用DMQLS(生活质量量表)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为心理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数据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表现形式为计量资料,检验指标为t值,两组数据经统计对比后以P<0.05为差异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经过居家护理后心理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分数显著提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对比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附表。
附表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对于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惹眼,居家护理可有效延续医疗照护,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可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技术能力,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助于病情恢复。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居家护理予以重视和关注,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后,会出现后遗症,为此需要对其实施长期支持以及照顾,因为经济因素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无法满足患者的康复要求。如患者在家中获取护理人员的指导以及照顾,可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患者出院后实施居家护理,可有效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居家护理模式可为患者创建护理档案,并发放相关护理手册,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而后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互结合对其予以护理,如导管护理、心理疏通、康复训练、导尿管和鼻饲管等。居家护理对于患者而言,无陌生的环境,患者可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恢复,家属在患者身边进行陪伴,使得每个方面均具有个性化,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配合护理,对病情恢复可起到促进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居家护理后心理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
总之,将居家护理模式应用于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