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除了‘哈哈哈 ,你还会用什么表达开心”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对比了古今表达差异,比如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现代人真的得了语言贫乏症吗?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蓝瘦香菇”……会不会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呢?
不得不说,今天我们信手拈来的网络热词确实不如古人的表达用法典雅,而且表情达意也没有古人那般生动丰富。经过这番对比,关注传统文化的人难免会有些失落。不过,这种对比是否科学仍值得商榷。
语言表达有场景区分和语境转化。比如,诸多应用文的写作就比较强调格式的规范、用语的考究以及行文节奏等。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则追求简洁明晰和交互效果,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情达意,动图、表情符号的使用以及众多流行网络热词都是互联网表达逻辑在语言层面的体现,诸如“小确幸”等用语则传达了现代人心中微妙的情绪。
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呢?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等。不过,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我们的一大影响确实是仿佛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那么在互联网语境之下,为何语言贫乏能够激起很多人的共鸣,让公众深深忧虑语言退化现象呢?
网络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应引起注意的是,网络用语虽然幽默活泼,但也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正如有网友直言:“无论是描述什么东西还是事件,我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去表达,比如遇到好笑的事情只会说‘哈哈哈。”
语言作为社会沟通的一套符码,表征着社会的多元结构以及个人的情绪思维特征。 “高富帅”、“白富美”以及“蓝瘦香菇”等网络热词之所以让许多人担忧,则在于网络语言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单薄。再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比如对古典诗词歌赋的关注不足等。语言贫乏的结论虽然草率,却指出了当下語言发展的时代阵痛。
高兴只会“哈哈哈”其背后是容纳语言运行的社会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贫乏,消除这种语言贫乏的忧虑必须从找回语言表达的艺术之美开始。去年冬奥会时,日本男子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虽饱受伤病困扰,却以317.85的总分蝉联金牌,成为66年来达成此壮举的第一人。央视资深解说陈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道:“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日本网友纷纷感慨:“原来中文可以这么美!”
与此同时,我们对于网络新潮用语也没有必要一味排斥,毕竟这些是最能代表时代发展的表达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改掉整个互联网文化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方式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正所谓,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觑。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我们更为期待的是充满着积极向上力量的网络热词的不断涌现,以丰富人类的语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