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鹰
正当农民兄弟如潮水般涌向城市之时,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黎家乡搭界寺村,却有一个左手残疾、大学毕业、在企业当高管拿高薪并拥有自己实业的年轻小伙,主动放弃在大城市的事业和优越的生活环境,返回偏僻的山村当上“农夫”。他,就是刚满30岁的共产党员、“黎家乡残疾人扶贫创业园”创始人和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文建。
解放思想 创业路上敢为先
笔者去采访黄文建时,他正冒着刺骨的寒风,带领社员在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收割即将销往重庆市场的花菜。“元旦和春节都快到了,我们合作社生产的这些蔬菜,正好给节日市场提供新鲜的货源。”黄文建的脸上挂满了收获的喜悦。
黄文建出生在四川与重庆交界的黎家乡搭界寺村,2008年一次意外事故摔伤了左手手臂,造成左手关节坏死,差点失去了左小臂,经过长期的治疗,最后手臂保住了,却成了一名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奋力拼搏,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当上了年薪20余万元的某科技公司总经理,在重庆买了房,而且连续开设了3家品牌服装专卖店,拥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成了人们眼中地道的“高富帅”。
然而,正当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为他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时候,他却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泼了一盆冷水”,决定辞去高薪工作,跳回“农门”回家当农民。
黄文建的想法刚一出口,就遭到家人和亲朋好友一致反对和嘲讽。身边的好友都说他是“傻子”;老家的邻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说他“真是脑壳进水了”,“堂堂老板、总经理不当,偏偏要跑回农村种地”。他的父亲更是认为他的举动不可思议,极力反对:“黄文建,你疯了?放着好好的公司不干,撇家舍业钻回山沟去种地?你在想什么呢!连锄头镰刀怎么拿都不会,你会种什么菜?创什么业?”母亲也劝他 :“儿子,你这些年好不容易熬出来了,妈可舍不得让你回乡下再去吃苦啊!”
可黄文建就是一头倔驴,决定的事谁也挡不住。他对父母说:“现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好得很,更何况我在外面干得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我能在外面干出色,就能在家乡干得更出色!”
创业之路,且坚且险。想起身边亲朋好友和乡邻们的冷嘲热讽,黄文建憋足了一股劲儿,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黎家乡搭界寺村当起了农民。
刚回到老家的黄文建,面对自己要从事的事业全无头绪:以前的固定收入没了,好不容易找到种植生态果蔬这一个好项目,却又缺乏技术和门路。虽经历多次失败,但他越挫越勇,积极向县、乡的相关部门咨询发展政策、路子,向身边的种养殖业能人请教。在他的苦心钻研下, 2013年5月,他在黎家乡搭界寺村3组流转土地近300亩,创建了“黎家乡残疾人创业园”,并带头成立了“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
干出实效 果蔬产业规模化
大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将农民手中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集中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使用。为此,黄文建首先将自己老家邻近的几个社作为目标,挨家挨户到农户家中去“做工作”,让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他集中统一管理使用。
但是,要说服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谈何容易?很多农民都害怕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后荒废掉,以后想收回来的时候收不回来。
尽管协调土地非常困难,但黄文建没有就此放弃,他不分白天黑夜,只要一有空就到鄉亲家里去做工作,甚至还自费带领一部分乡亲外出参观学习,给他们讲流转土地后的好处和发展前景。前前后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黄文建的诚恳最终感动了乡亲,成功以每亩每年550元的价格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
为了解决园区灌溉等问题,2014年春天,黄文建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先后筹措资金75万余元,新修和整修灌溉沟渠近6公里,新修产业基地机耕道1公里、生产便道1.2公里。
就在园区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逐步完善、正准备施展拳脚大干一场时,2014年9月中旬,一场特大洪灾给了他致命一击,整个园区在这场暴雨中被淹没了一大半,很多刚刚成熟正要采摘出售的瓜果和蔬菜全都烂在了地里。面对困难,黄文建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他不能让乡亲们失望,他先后变卖了房产,转让了与朋友合伙开设的装修公司的股份,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筹集资金,带着乡亲开展生产自救。
在发展生态果蔬的同时,黄文建还积极开拓市场,挖掘产品销售渠道,在2014年11月,成功注册产品商标“文唏”,并先后与涪陵榨菜厂和重庆永辉超市签订了产品供货合同,成功将自己合作社生产出的蔬菜和瓜果打入重庆市场。
在艰苦的创业中,整个园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已朝着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2015年8月,黄文建又投入资金12万余元建设果园,并新栽种血脐12000株,美人李(脆红李)2000株。
目前,黄文建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园已发展成占地近600余亩的生态瓜果蔬菜基地,2016年1至11月,合作社实现营业收入近380多万元,盈利110万元。
不忘初心 带领乡亲奔富路
随着自己的园区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黄文建没有忘记自己回家创业的初衷。
在8年前黄文建受伤回老家疗养的时候,乡邻们个个带着鸡蛋、水果来看他。他很明白:“个人赚钱绝不是返乡创业的主要目的,要带着乡邻们一起发展,只有大家富了起来才算真正富裕。”
为了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多一份收入,黄文建先后安排了近20家农户共60余人,到自己的园区打工挣钱;为了让群众吃上洁净安全的自来水,他又结合园区灌溉需求,积极向县发改局、移民局和水务局争取项目资金近100万元,新建山坪塘2口、蓄水池3个、饮用水管道5公里、灌溉水渠3.5公里,既解决了搭界寺村、光滑顶村268户1116人饮用水问题,又解决了园区灌溉问题;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和园区产业发展的问题,他又筹集项目资金新建宽2米的生产便道2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园区运输难。
怎样让村民跟园区建立更广泛的利益联结,让更多乡亲参与到园区发展中来?这是黄文建思考已久的问题。为此,他又通过众筹、土地入股等模式,让村民共同参与园区发展,通过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许多问题,从而达到增加产业附加值的效果。现在,村民从最初的就业到现在的创业,由最初黄文建带动的23名残疾人、112名农民,发展到现有成员450人、农民社员450人(其中移民或贫困人员约390人),人均年劳务收入达1万元左右,合作社社员年均分红达6000元以上。
搭界寺村是邻水县152个贫困村中的一个,全村正在为脱贫攻坚、早日奔康而不懈努力着。黄文建作为全村的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也主动参与到全村脱贫致富中来。他将自己的果蔬种植基地与贫困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结合起来,采取“文唏果蔬种植基地+贫困党员入股经营+贫困农户基地务工”的模式,帮助贫困党员殷勇和贫困群众大力发展果蔬种植。
目前,黄文建又积极投入到村里规划的脱贫产业发展中来,按照众筹、土地入股和苗木入股的方式,采取“1+3+6”(园区6成+贫困农户3成+村集体1成)的经营模式,标准化、专业化发展胭脂脆桃200余亩。
黄文建明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真正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民,就要鼓励和带动他们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广袤的土地上实现持续增收不返贫的彻底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