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晔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177
传统以课时为教学时间单位的教学设计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不利于知识体系和学科观念的整体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教学单元,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是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单元设计的基本路径是基于课程标准,划分单元,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和评价建议;立足教材,编制课时计划,明确课时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设计学习活动[1]。内容统整贯穿于上述路径的全过程,既是单元设计的典型特征,也是单元设计的关键技术。内容统整的策略有哪些?如何科学把握教学边界?本文以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为例,做简要探讨,供同行们商榷。
陷于碎片化知识的课时教学,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的结构化认知,更不利于迁移应用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忽视学生认知心理逻辑的情况下,急匆匆地对具体知识点深挖硬套,危害极大。比如,笔者常常留意到,在“电路初探”的教学中,学生或许才刚掌握连接简单电路的基本技能,对电流的路径刚有初步的识别能力,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编制大量“电路故障”分析的高难度习题,导致学生以为电学太难,逃而离之。
传统的课时教学难以实现“知识中心”到“素养中心”的转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忽视内容呈现的时机。诸如“电路故障”“电表的电阻”等内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编排,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习题,在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就匆匆灌输。这种处理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还比较普遍,因此教师有必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不断接近真相,不断拓展边界。”
二是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传统的课时教学囿于课时核心任务,容易忽视课时之间的关联,导致知识割裂。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只有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才能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实现迁移应用。比如,老师们常常将“并(串)联”和“并(串)联电路”混为一谈,导致学生对局部电路的连接方式把握不准,对完整电路的电流路径识别不清。
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症结,在单元的全局视角下统整学习内容并把握课时教学的边界。
在进行单元统整时,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这个“中心”可以是“项目”,以任务为主线,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也可以是“大概念”,以意义的联结为线索,在解释较大范围的现象过程中逐步形成物理观念。在跨单元学习中,还应将新学习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用于解释已有经验,从而升华认知,实现学习进阶。不管采用何种策略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共同的追求与最大的优先事项。
单元,通常有相应的学习主题,从而为“项目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以《欧姆定律》单元为例,围绕项目“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将单元内容统整如图1:
图1 《欧姆定律》单元项目学习路线图
在上述路线图中,单元学习内容统整于“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项目下,从定性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走向定量探究(欧姆定律),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制作。通过每一节课的学习,解决项目中对应的一个小问题,从局部突破走向整体解决。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 (科学探究)、像工程师一样思考(程序思维)。
物理概念反映了大量物理事实及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最抽象的属性。同时,物理概念又是物理规律学习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本身就表达了有关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关系。因此,学生只有理解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电功和电热》单元为例,“电能”是核心概念,以“电能”为中心对单元学习内容加以统整,统整辐射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功和电热》单元大概念辐射图
以大概念为中心统整单元内容,有两大优势:
一是可以使课时目标更为清晰:15.1了解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会用电功公式计算电路消耗的电能;15.2理解描述电能消耗(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15.3了解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15.4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安全用电常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研究,掌握降低能耗的方法,养成节能的意识。
二是从不同维度用小概念完成大概念的拼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的图式。通过单元的学习,学生感受到科学概念是有层级的,一个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认识,逐步把用于解释小范围现象的概念发展成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大概念。概念的层级越高,其适用范围越广,表现形式就越抽象,也更能集中反映一定的物理观念。
单元是课程单位和学习单位,因此,单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相关主题学习的终止。多个单元的学习经历,恰恰是学习进阶的过程。经历新的单元学习后,应适时地回望前期单元,对相关的延伸问题加以探讨,把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从“了解”上升为“理解”。
以《欧姆定律》为例,可以利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解释《电路初探》的相关问题。
问题1:如图3所示电路中,取下L1,将观察到何种现象?
图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解释:如图3,取下L1,则该处电阻无穷大。在串联电路甲图中所以两灯同时熄灭。在并联电路乙图中,灯L1熄灭,而I=12保持不变,故L2仍发光且亮度几乎不变。
问题2:如图3,甲图中两灯均不亮,电压表V1有示数,V2无示数,请分析电路故障。
解释:电灯均不亮,表明串联电路中某处断路。当L1断路时,该处电阻无穷大。根据分压公式可知:此时V1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V2无示数。
通过跨单元呼应,可以使原有的朴素经验上升为科学认知,感受到意料之外的现象都能用情理之中的规律加以解释。诚如爱因斯坦所言:“自然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被理解的。”
单元整体教学并非彻底打破课时计划,教学活动仍是以课时为时间单位组织的。在进行单元统整时,要合理把握课时教学的边界:不简单重复、不随意拔高、不机械整合。
课堂实录1(片段):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电压)。
方法二:更换接入电路的导体(电阻)。
初步结论:影响电流的因素有两个——电压、电阻,电压越高、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这段活动在“14.1电阻”中已开展过,学生已经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了定性认识。引入活动应通过问题情境切入研究主题,指向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研究。
优化建议如下:
情境创设:在调光灯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压大于灯泡允许的电压,就需要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如何选择这个电阻?
切入主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单元教学中,时常需要调动已有经验,但做的是唤醒而非重复,或引发认知冲突,或深化延伸。例如,“电功率”教学时,与比值法建立“功率”概念相类比,实现思维迁移。再如,“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时,借助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分析论证,实验与理论相互印证,突出推理和论证思维。
课堂实录2(片段):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学生:保持电源电压不变,更换定值电阻。设计如图4所示的电路。
图4 学生设计的电路图
教师:电源也有电阻,更换定值电阻后,电阻两端的电压会随之改变。
初中阶段不考虑电源内阻,全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拔高,看似回应了学生的问题,实则弊端多多。如此处理,颠覆了学生刚刚建立起的有关电路的初步认识,旧困未解又添新惑。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具有典型性,有必要当堂解决,理论说不清时应拿起实验的武器。
优化建议如下:
演示:连接图4所示的电路,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当接入5 Ω的定值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为2.3 V;当接入20 Ω的定值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为2.5 Ω。
以实验事实为准绳,学生观察到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时其两端的电压并不相等。于是进一步讨论,需再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至于电源内阻,教师可以“看破但不点破”,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探究。再如,初中阶段不建议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
在完成《电功和电热》单元学习后,某教师布置了课外调查作业:(1)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使用电能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2)调查峰谷电、阶梯电价等对居民用电习惯的影响。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本意是让学生获取并整合经验,学会研究、学会解释生活现象。但这个课题在内涵上缺乏“物理味”,更接近社会学、经济学的范畴,不宜机械整合。
优化建议如下:
对家庭用电的调查研究:(1)调查家庭用电线路:画出电路图,标明各元件的名称与规格;(2)估测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3)拓展研究:①节能灯和白炽灯耗能情况的比较研究;②电视机、空调等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的 耗能情况研究;③夏天,将空调的制冷温度调高2℃对耗能的影响。
问题1侧重物理观念,即用物理语言描述物理事实;问题2突出科学探究,强化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用物理公式(原理)指导、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问题3对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结语:单元设计注重在单元体系下将“目标、教学、评价”整合成三位一体,“整合性”是单元设计最重要的指标。这种“整合性”引申出单元设计的“三重心”——目标的设计(明晰单元目标)、方法的设计(聚焦知识建构)与评价的设计(有效反馈信息),这其中最难操作的正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围绕“项目”“大概念”整合教学内容是世界课程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对教学内容整合时,要遵循教学常识,形成课时教学边界的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