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判断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分析

2019-10-25 08:08杨小明单继广叶迎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衰入院对象

杨小明,单继广,李 娜,叶迎宾

(邯郸明仁医院 检验科,河北 邯郸056002)

急性心力衰竭(AHF)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疾病,该人群的后期并发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的发生率显著增高[1]。目前临床上常会使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来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但是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有限[2]。近期有研究[3]报道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可能是评判心力衰竭患者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后相关的指标,为此,我们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跟踪监测,检测和分析了其血清Cys C水平和预后情况,以判断血清Cys C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参考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参考相关标准,如患者突然出现较为严重的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各种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提示其血浆的NT-proBNP水平>300 ng/L。此外,排除接受过肾移植病史或是一周内有服用肾毒性相关药物史、存在甲状腺方面的疾病等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愿意接受后期的长期随访。最终本研究纳入248位研究对象,其中142位男性患者(57.26%),106位女性患者(42.74%),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36-85岁,平均年龄68±10.04岁。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进行了基本信息记录和相关的体格检查,并且收集了相关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的Cys C水平、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NT-proBNP水平。根据血清Cys C水平情况,把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分别为Q1:Cys C ≤1.06 mg/L;Q2:1.07-1.48 mg/L;Q3:1.49-1.85 mg/L;Q4:≥1.86 mg/L。

1.2 检测方法

Cys C水平测定方法为:静脉血3 000转/min离心10 min处理,使用免疫比浊法来检测血样中的Cys C水平,测定仪器为CAXIS W50全自动生化检测分析仪,所用的配套试剂均由上海恒生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NT-proBNP检测均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4,5]进行检测。

此外,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在入院24小时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仪器为飞利浦IW30型超声心动检测仪,检测时患者行左侧卧位,检测探头的设定频率为2.5 MHz,其扫描速度为50 mm/s,分析研究对象左心房直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并按改良的辛普森法来计算LVEF。

1.3 结局指标界定

患者因心血管事件而再次入院界定为:随访期间专人对病人有无再次入院接受治疗进行询问跟踪,如果患者有入院治疗则收集其再次入院的医疗诊断、肌钙蛋白等相关心肌标志物水平。如果患者再次入院时的肌钙蛋白大于0.04 μg/L,其肌钙蛋白T大于0.035 μg/L,或是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大于25U/L,则结合其临床的症状来明确是否为因心血管事件而再次入院。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Cys C四分位分组的基线情况

如表1所示,本研究纳入的248位研究对象中,Q1组有62位,Q2组有60位,Q3组有64位,Q4组有62位,四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上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四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表1 血清Cys C四分位分组的组间基线情况对比

2.2 四组相关检测指标对比情况

如表2所示,为各组的相关指标对比情况,四组在血清肌酐水平、eGFR水平、NT-proBNP水平和E/A均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在心脏指数上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血清Cys C四分位分组的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2.3 四组的生存情况

如图1所示,随着各组的Cys C血清水平的增加,本研究的对象因心血管事件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事件出现明显的增加,而未发生再次入院率随着Cys C血清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四组具有显著差异(χ2=25.1,P=0.00001<0.05)。

图1 血清Cys C不同水平各组的生存曲线图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人群而言,其血清Cys C水平是一个较好的预后参考指标,随着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其肌酐水平、eGFR水平、NT-proBNP水平和E/A均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同时未发生再次入院率随着Cys C血清水平的增加而下降,提示血清Cys C水平是一个较为敏感而可靠的判别急性心力衰竭人群预后的指标。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6]较为一致。

随着血清Cys C水平的增加,心力衰竭人群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亦随之增加。有学者[7]对204位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每增加0.6 mg/L,其心血管相关事件的RR增加1.94。国外学者[8]追踪了139位具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研究结果提示其血清Cys C> 1.23和<1.23 mg/L相比,临床上不良事件的危险比显著更高。血清Cys C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可能和相应水平患者人群的肾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ys C水平的增加,eGFR的水平随之下降,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9,10]一致。有学者[11]指出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显著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其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是机体肾灌注减少的一种早期指标,肾功能受损后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血压、脂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的代谢水平,进而诱导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仍不能排除血清Cys C可通过其他非肾病因素而影响AHF的预后[12],有动物实验[13]表明Cys C可参与机体压力负荷性的心肌重构过程。未来后期相关研究很有必要探讨血清Cys C水平是通过何种机制来影响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以及通过合理管控血清的Cys C水平是否能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情况。

以往有研究[14,15]报道NT-proBNP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国外学者[16]对480位急性心衰患者进行了长达12月的随访追踪,发现血清NT-pro BNP水平>3916 ng/L和<3916 ng/L相比,其死亡的危险风险高达2.6,而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急性心衰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可能是继血清NT-pro BNP水平后,又一可以较好地反映急性心衰患者预后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参考指标。未来有必要探讨联合使用血清Cys C和NT-proBNP来预测急性心衰患者预后的作用,为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判别提供重要参考[17,18]。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Cys C水平的升高是急性心衰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血清Cys C水平的升高,患者的肌酐水平、eGFR水平、NT-proBNP水平和E/A会出现相应的恶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增多,临床上有必要结合急性心衰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心衰入院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