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仲
建国70年,我国轻工业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技术装备和主要工业原料大多依靠进口到世界轻工生产大国,从手工操作为主到大规模流水作业……今天的中国轻工行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的生产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成效显著。
建国30年来,轻工业走过一条不平坦之路,几经曲折起伏。
(一)我国近代轻工业
我国近代轻工业发展速度相当缓慢,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在轻工业各行业中,除制浆、造纸、制糖、啤酒、卷烟、味精等行业的少数企业机械化程度高些外,多数行业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仅有20%左右。二是技术装备和主要工业原料大多依靠进口。由于我国近代轻工业的发展时间比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晚约半个世纪,科学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再加上重工业缺乏基础,轻工业发展没有配套的后盾,所以轻工业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和主要工业原料,绝大部分是购买国外的。三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行业仅有三十几个,门类很不齐全。
(二)解放后国家管理机构的变革
国家管理轻工业和手工业的机构,随着国家整个工业管理体制的变化发生过多次变革。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轻工业部、食品工业部和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1950年11月,为了加强集中管理,国家决定食品工业部撤销,其所辖的行业分别划归轻工业部、农业部和粮食部管理。由于生产的发展和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很重,国家于1954年11月决定,成立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和地方工业部。地方工业部管地方轻、重工业,其他工业部管直属企业。为了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1956年5月,国家决定地方工业部撤销,有关地方轻工业划归轻工业部管理,同时将轻工业部管理的食品工业划出,成立食品工业部。但是,在随后的机构改革中,于1958年2月,决定轻工业部与食品工业部再次合并为轻工业部。1958年5月,中央手工业局与轻工业部合并。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于1961年10月,国家决定恢复中央手工业局,成立第二轻工业部,原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合并为轻工业部。
(三)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年到1952年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和轻工业计划管理体制探索、初建时期。一是我国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的轻工业企业,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营私营轻工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引导个体手工业组织生产合作社。二是按不同经济成分进行分类管理。对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和计划管理,对私营工厂通过加工订货和工人代表监督的办法进行管理。3年内,轻工业、手工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轻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解放前历史最高水平。
(四)1953—1957年:“一五”時期
1953年到1957年是生产关系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和轻工业计划管理体制初步成型时期。一是轻工部门贯彻执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1956年,实现了轻工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国家对私营轻工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采取逐步赎买的政策,使之成为全民所有。手工业个体户在国家帮助下,遵循自愿互利原则,在典型示范的启发下,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小组、合作社、合作工厂。这样,就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占了绝对优势。二是轻工业实行分级计划管理。当时,轻工业部和食品工业部直接管理一批骨干企业,同时,还统管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大中型项目的基本建设工作。当时众多地方企业由各级地方轻工业厅、 局管理。三是轻工业部门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基本建设。以造纸、制糖、制盐工业为重点、以国家预算投资为主,建设了一批(74个)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中型项目,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为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个时期,轻工业部系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3%,出色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任务。
(五)1953—1957年:曲折中前进
1953—1957年是轻工业曲折中前行的七年,也是轻工业行业归口分级计划管理职能、机构健全、完善时期。一是1958—1960年期间,轻工部门一方面重点抓了续建的大中型项目的竣工投产;另一方面又上了大批小型项目。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片面强调五小(小烟厂、小酒厂、小肥皂厂、小皮革厂、小甜菜厂)的作用,不少项目并不具备建设条件,却一哄而上。尤其是有些地区不顾原材料供应的可能,在国家计划外上了许多小项目。结果经济效果很差。六十年代初期,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坚决缩短基建战线的决定,轻工业部坚决停建了那些原料无保证、产品无销路的项目,对保证重点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针对当时消费品市场供应紧张,原材料不足和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决心集中部分财力和人力投向轻工专用原材料和轻工机械装备,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二是在这个时期,各级行业归口管理机构、职能已较健全。省级有工业厅,地市级有轻工业局,县级有县工业局。各级分别对各地轻工企业下达生产计划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产量、产值、品种、利润以及电耗、煤耗等等。此时,这种垂直型的分级管理已基本形成运行通畅、协调有效的体系、制度和方法。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这种刚性强的集权式计划管理体制,在其惰性和僵化机制尚未成型之前,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著的:1963—1965年轻工业部系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1%。
(六)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以及严重的“左倾”错误,轻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再次受到严重的挫折,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花色品种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亏损面扩大,建设项目周期拖长,投产率降低,经济效益很差。轻工业科技、教育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以来,轻工业率先开始实施“转轨变型”,也率先由封闭走向开放并推动轻工企业产供销活动从以市场调节为辅走向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自主经营。改革释放了被僵化体制束缚的生产力;而开放则使得轻工业获得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市场,并全面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一)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率先改革、结束产品匮乏
1978—1984年是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和试验时期。一是轻工业率先开始实施“转轨变型”。主要改革计划管理,逐步改变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逐步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轻工业从供销、定价、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突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化模式。二是轻工业也率先由封闭走向开放,大量引进先进装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白色家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可谓是轻工业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根本没有家用电器的生产线,“高起点引起、走现代化工业之路”成为了中国家电业的必然选择。冰箱、洗衣机生产装备线和空调、电风扇、电饭煲等产品的关键设备、主要零配件和相关先进技术陆续被引进、消化、吸收,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00多位专家被聘请为智囊,以提高轻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轻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轻工业中的塑料、洗涤用品、家电、啤酒和饮料等行业的得以迅速兴起和发展,造纸、制糖、皮革、盐业、陶瓷等行业的得以迅速改造。从1978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产品产量呈现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如自行车、洗衣机、冰箱等的产量1990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3.68倍、16560倍、165倍。轻工产品匮乏、凭票证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基本结束。
(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轻工业主要是消费品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时期)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一是进一步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企业产供销活动从以市场调节为主走向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和自主经营,到1984年只保留纸、糖、盐、轻工机械中的部分设备等4种为指令性计划产品。二是轻工业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一直在探索和推进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变。1988年轻工业部下放了大部分直属企业,撤销了部分专业司局,组建了一批行业协会。明确提出要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实施轻工业全行业管理。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决定撤销轻工业部,组建轻工总会,履行“制定行业规划,实施行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管理职能。轻工业先后共组建了43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逐步承担起行业管理的任务。 三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為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做了许多探索性和建设性的工作。改革开放初期,轻工行业基本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经历了放权让利,促进经济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明晰产权,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和股份制改革三个改革发展过程之后,轻工行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按在轻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6.7%,集体及集体控股企业占5.8%,民营企业占55.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占32.1%。轻工很多行业如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开始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从1978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轻工产品的市场供应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步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城镇市场供求趋向平衡。
(三)21世纪前1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生产大国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我国进入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配置资源开始起决定性作用,这为轻工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是这一时期轻工业的改革开放也以此为重点展开。轻工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出现相关行业之间相互融合,联系更加紧密,机电一体化趋势明显,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焕发了新的活力。如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形成了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使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建设和发展了一批新兴行业,家电、塑料、文教体育用品、羽绒制品、现代化妆品、装饰、礼品等行业产品,从多方面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二是轻工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得到快速发展,大批轻工产业向国际化迈进。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羽绒等行业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特别是随着我国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战略,已有越来越多的轻工产品走向世界。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家具、塑料加工机械、日用陶瓷、灯具、电池、啤酒、钢琴、塑料(农、地)膜、羽绒制品及皮鞋等很多产品的出口额名列世界前茅。三是轻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在我国轻工业发展中逐渐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配套完整体系,具有同类产业高度集中、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的特点,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截至2008年底,轻工行业有近100个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涉及27个行业,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吸纳就业和惠农作用显著。
2008年,我国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62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家电、皮革、塑料、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总额309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1.7%,产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自行车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生产大国。
(四)2011年以来,向轻工强国迈进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轻工业产销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了转折,步入中速增长时期(主要原因是轻工产品供求关系出现了大的变化,中低端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相应地,轻工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质量标准检测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质量标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国轻工业现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9个,分技术委员会86个,委员超过4000人。截至2017年底,轻工业现行标准5728项。其中,国家标准2423项,行业标准3215项,军用标准90项,现有轻工检测机构87家。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机构运转更加有效。标准体系建设更加优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加强了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组织各行业编制《轻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服务国家战略成果显著,积极落实《质量提升规划》《三品专项行动》。保障消费安全效果明显,组织编制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等300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标准国际化取得突破,轻工业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6个,担任主席2人、副主席2人、秘书长5人,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5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余项,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效支撑。二是将科技创新作为轻工业产品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贡献率。造纸、皮革、食品、家电、电池、日化、轻工机械、衡器等行业普遍建立了产学研用一大批创新团队,形成了轻工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17年,已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0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業58个。
我国轻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人工成本与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我国轻工业追赶型高速发展,形成了较强的比较竞争优势。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欧美国家信贷消费和市场需求下滑、高端制造业回流以及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轻工业的崛起,轻工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针对新的形势,应采取以下政策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也要转型升级,支持创新产业链金融平台的发展,同时应为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和原创性项目设立财政专项基金。第二,建立自主创新的引导、风险分担机制。对自主投入进行利益补偿,让其愿意创新并有利可图。第三,建立分类创新的引导、风险分担机制。对共性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根据其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引导分担机制。第四,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突破关键薄弱环节。第五,建设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第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