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字词使用情况分析

2019-10-24 09:11刘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虚词道德经老子

刘敏

摘 要:基于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经验,以及对《道德经》的浓厚兴趣,整理分析《道德经》的语言现象。其中,对老子《道德经》字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大家”及同道中人共同探讨。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古今字;虚词;成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7-0124-03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的优势,老子的《道德经》也不例外。这本书中,字词的运用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古今字和通假字大行其道,常用虚词“之”“而”“以”等几乎俯拾皆是。本篇仅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较具代表性的一些字词与大家共享。

一、古今字、通假字

古今字、通假字的使用在《道德经》中最为普遍,据笔者比较全面的统计,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全文八十一章,至少使用了约80个古今字和通假字,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占比几乎各占一半,其中使用频次较多的就有:“上”通“尚”(简写为:上—尚,以下各字同);有—又;知—智;见—现;正—政;畜—蓄;大—太 ; 压—压;希—稀;诤—争;蚤—早;葆—保等十多个。

(一)古今字

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表示,在先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知—智(智慧、聪明、明智)

此例在道德经中使用得特别多。

如:知人者知,自知者明 。此句出自第三十三章,简写为(33),以下各例同此。民之难治也 ,以其知也。故以知治邦,邦之贼也 ﹔不以知治邦,邦之德也。(6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67)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27)

见—现(出现、显现、表现)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22)见素抱朴。(19)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74)若此其不欲见贤也。(79)

畜—蓄(蓄养)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10)道生之而德畜之。(51)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61)

大—太(过分、最、极)

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20)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29)

希—稀(少)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24)大音希声。(4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43)知我者希,则我贵矣。(72)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76)

(二)通假字

通假字在最初使用的时候,是“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郑玄语),所以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借用的原则是借字与被借字读音要相同或相近。

诤—争(竞争、争夺)

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66)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70)

蚤—早(早晚)、蚤—爪(手爪)

夫唯啬,是以蚤服。(59)(通“早”)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蚤已。(30)(通“早”)虎无所措其蚤。(50)(通“爪”)

葆—保(保全)、葆—宝(珍宝)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9)(通“保”)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69)(通“宝”) 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葆矣。(71)(通“宝”)

父—甫(开始)

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42)其名不去,以顺众父。(21)

上—尚(崇尚、尊重)

不上贤,使民不争。(3)是以吉事上左 ,凶事上右。(31)

二、虚词的应用

虚词在《道德经》中用得最多的就是“之”“而”和“以”。

(一)之

做賓语的代词“之”比比皆是,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的“之”也不鲜见。这里谈谈“之”的其他用法。

1.用于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种用法的“之”在《道德经》中比较常见。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13)(第一个“之”)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12)(第2—3—4个“之”)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川谷之与江海也。(32)(两个“之”)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34)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42)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43)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49)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54)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64)(前一个“之”)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6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66)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66)(前一个“之”)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3)天之所恶,孰知其故。(75)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百姓之不治也,……。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77)(此句中所有的“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80)(两个“之”)。

2.“之”的其他用法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15)是用在时间词的后面,无实在意义的;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62)分别是后置定语和前置宾语的标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6)是指示代词“这”“这种”。

(二)而

“而”作为连词,连接的语言单位不同。有的是连接词与词,有的是连接两个分句。不管连接的语言单位是大是小,归结起来,大都表示并列、顺承和转折等关系。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5)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71)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2)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69)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猒也。(66)终日号而不憂,和之至也。(55)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42)死而不忘(亡)者寿也。(33)道恒无名, 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32)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10)道冲,而用之又弗虚也。(4)以上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駪驷马,不若坐而进此(62)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76)故去彼而取此。(74)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9)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37)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30)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30)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42)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38)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69)以上是表示顺承关系。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51) 猒食而货财有余。(53)这两句是表示并列关系。

(三)以

“以”有时用为介词,有时用为连词。介词的“以”在省略句里多有提及,在此不赘述。介词 “以”与指示代词“是”和“所”组成的“是以”“所以”在《道德经》中也比较常见,尤以“是以”为最。

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是以不治。……,是以轻死。(77)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3)夫唯不猒,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74)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38)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3)是以君子终日行。(26)是以圣人猷(犹)难之,故终于无难。(63)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64)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34)夫唯啬,是以蚤服。(59)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43)以上都是“是以”句,可译为“因此”。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66)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62)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13)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7)以上都是“所以”句,可译为“……的原因”。

连词的“以”有的表示原因,有的表示结果;有的表示顺承,有的表示假设等。

以顺众父。(21)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62)不出于戶,以知天下。(47)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39)我独顽以鄙。(20)以上句中的“以”,表示顺承。

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65)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6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66)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之诤。(66)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34)不以其无私与?(7)

以上句子中的“以”表示原因。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32)

此句的“以”表示结果。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61)

此句的“以”表示假设。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61)

此句的“以”表示目的。

(四)莫

“莫”是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除了表示否定的意义外,还能和代词结合构成宾语前置句。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46)祸莫大于无敌。(71)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72)前两句是单纯的否定句,第三句是表示否定的宾语前置句。

(五)者

“者”除了表示判断的语气外,还是一个特殊的指事代词,它常用在谓词性成分的后面,使前面的成分名词化,表示“……的人(事)”;有时还和另一个特殊的代词“所”结合,构成“所——者”的形式,作用和单独的“者”相当。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75)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76)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71)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49)

以上各句的“者”是指事代词。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66)此句是“所以——者”的结构形式。

三、 出于《道德经》中的成语

研读《道德经》,你会发现,此书中的文字,虽然通篇语句短小,但结构凝练,很多成语蕴含其中,或者直接以成语的形式出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依然活跃在现代汉语的语言实践中,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构成结构来看,有的成语是并列关系的,如:

轻诺寡信(63):夫轻诺寡信,多易必多难。

根深蒂固(59):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出生入死(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和光同尘(4/5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是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安居乐业(67):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绝圣弃智(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是让人们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中来。)

天长地久(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得寸进尺(7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听而不闻,视而不见(35):道之出口,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小国寡民(6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有的成语是偏正关系,如:

以德报怨(63):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有的成语是主谓关系的,如:

福祸相依(58):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虚怀若谷(15):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大器晚成(40):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知足不殆(知足不辱)(4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智若愚(4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上善若水(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慎终如始(64):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宠辱若惊(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法自然(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的成语是假设关系,如:

自知之明(33):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

多藏厚亡(44):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会引起众人的怨恨,结果会损失更大。)

多言数穷(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比喻话说多了就会影响、限制自己的行动。)

有的成语是条件关系,如:

知足常乐(4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佳兵不祥(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有的成语是转折关系,如:

功成不居(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知雄守雌(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比喻与人无争,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

虽死犹生(3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被褐怀玉(72):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欲益反损(42):故物或益,欲益反损。

从感情色彩来看,有的成语是褒义的,如:出生入死、和光同尘、安居乐业、天长地久、以德报怨、虚怀若谷、大器晚成、大智若愚、知足不辱、上善若水、慎终如始、功成不居、自知之明、功成身退、知足常乐,以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的成语是贬义的,如:轻诺寡信、得寸进尺、多藏厚亡、余食赘行、欲益反损。

有的成语在文中是无所谓褒贬的,是中性的,如:根深蒂固、福祸相依、不得已而为之、大音希声、淡而无味(35)(“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是说道朴素自然。)

参考文献:

[1]吴铭.老子[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虚词道德经老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