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和“三线建设”时期的13年,全省工业以平均9.1%的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陕西现代化工业体系。这一时期,尽管陕西和全国一样受到运动的干扰和破坏,大批企业生产不正常,发展受阻。然而由于国家改变了总体工业布局,投资重点转移,陕西成为当时国家确定的重要战略后方基地之一。
三线建设极大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和门户,境内地形复杂,有山险可依,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近30亿元,在陕西兴建了一批国防科技重点项目,其中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核工业和地方军工企业、科研单位110多个,建设项目之多、规模之大、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位。同时三线建设给陕西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机遇。从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间,国家在陕西投入三线建设资金208.38亿元,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2400个,新增固定资产原值134.14亿元,比1964年增长323.56%,基本形成了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体系,并与地方中小企业连接成比较完整的生产系统,达到了建设稳固后方基地的目的。三线建设在陕西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百万大军铸就陕南天路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和门户。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这里一直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60年代末,中苏两国珍宝岛武装冲突发生后,为了应对严重的战争特别是核战威胁,毛主席和党中央将三线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决定对一些重点三线建设工程优先安排,重点保证。1969年底中共中央决定修建襄渝铁路1972年铺轨通车。周总理在接见铁道兵领导时,总理指着地图说:毛主席亲自确定了襄渝铁路的走向,要求大干快上。修好这条铁路,西南地区的交通就活了。
与襄渝铁路几乎同时开工的还有阳安铁路。该路始于宁强县阳平关,经勉县、汉中、城固、洋县、西乡、石泉、汉阴到达安康,全长357公里。除汉中盆地的里程外。相当部分亦在山区,需要架设桥梁314座,开挖隧道146条,桥隧占线路总长度的25%。为了统一领导铁路建设工作,省革委会和省军区组建了修建指挥部和军事管制委员会,除征调铁路第一工程局7万名职工外,又在汉中、安康、渭南地区的14个县动员40多万民工,组成民兵师、团,加上铁路大桥工程局四处、兰州铁道学院工程处、省公路桥梁工程处、基建汽车团共50多万人参加会战。
经过三年艰苦建设,阳安线终于在1972年贯通。该线西部在宁强县阳平关与宝成铁路相接,东部在安康与襄渝铁路相连,在陕南初步形成了“工”字形铁路运输网络。
秦俑首次挖掘源于“文革”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某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一个長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
历史记下了这个日子一一1974年3月29日。当杨志发的镢头再抡下去又扬起来的瞬间,第一块陶片出土了。摆在面前的是一个陶制人头,形象极为恐怖。只见这个人头顶上长角,二目圆睁,紧闭的嘴唇上方铺排着两撮翘卷的八字须。后经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吉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