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业凋敞、交通瘫痪、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新中国经济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起步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工业体系。到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57年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此后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國家博物馆,有一件特殊的展品。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的一段赠送给毛泽东同志。
1948年鞍钢成立,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1952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改建工程的重点包括著名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炼铁厂七号高炉。
鞍钢大型轧钢厂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轨梁轧钢厂。该工程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设计能力为年轧制钢轨及各种大型材50万吨。
轧钢厂可以生产建筑铁路所需要的钢轨以及建造工厂厂房、铁路桥梁所必需的工字钢、角钢、槽钢和无缝钢管坯等几十种规格的大型钢材。一年生产的钢轨能铺一条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铁路,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修建2座年产3万台的拖拉机厂。周恩来同志1953年12月21日视察鞍钢时题词:“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
自1953年至今,鞍钢累计生产销售钢轨2000多万吨,铺轨长度近42万公里。在京广线、京哈线、京沪线、京石线、沪杭线、郑西线、胶济线、温福线、福厦线和台湾环岛铁路等,都能看到鞍钢钢轨。
鞍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如今,中国已位居全球第一产钢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