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摘 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的特点和含义,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建立生态文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3-0040-02
一、生态文明的特点和含义
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核心目标是人类充分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处于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生态文明主要依靠居民的素质和自觉,需要自然和人之间互相共生。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都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1]。生态文明和文明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自始至终要提高自然的地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和谐可持续发展,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文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的社会也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具有以下特征:平等,自然和人之间需要建立对等的关系,自然并不是处在被使用的地位上,人类属于自然的一个小部分;整体,整体性是生态文明一个重要关键的特征,这个整体中也将人类包含其中[2]。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自然系统長期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和谐,生态文明中,要不断协调自然和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三者内部最大限度的统一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可持续性,社会、人和自然三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解决三者之间不和谐的现状,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实现三者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生活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二三十年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在初期开发阶段,当地居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肆意开发煤炭资源。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观察山西省的经济情况,由于任意开采煤炭资源,其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矿区地表出现大面积的坍塌,由于常年运输煤炭,空气中夹杂着固体颗粒,由于土地被破坏而变得异常贫瘠[3]。山西省的繁华仅仅维持了20多年,这个依靠煤炭发展起来的省份目前的经济出现倒退的情况。山西省的范例让我们懂得,经济的发展单纯依靠资源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消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
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注重经济发展,这与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量的积累,不能破坏环境,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破坏环境会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发展会得到大自热的惩罚。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收入,建立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健康环境,而不是杀鸡取卵式发展。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文明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工业园区、经济区不断建立,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减少等问题随之出现。处理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今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很多经验得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路径。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已经对我们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差距问题进一步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三、建立生态文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在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生态保护的思想
从目前的角度看,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区域划分,包含重点开发区域、有限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以及限制开发区域这四类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先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含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重点产品的生产工作,不但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环境治理工作,同时注重资源利用后的生态系统恢复的相关工作。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要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任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格外注重保护环境工作。前面两种开发区域中,为了更好地运用生态资源,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付费的资源利用的思想,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将可持续发展和重视环保的理念深入发展之中。在后两种的开发区域之中,生态环境较前两种区域更为复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很好的恢复,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首先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
(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很多发达国家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常用的补偿方式是通过市场调节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补偿方式主要是政府补偿。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补偿系统的发展不全面,补偿的方式过于单一,很多生态补偿都是由政府实现的。常见生态补偿有防护林的建设、一些耕种地区实行的退耕还林和还草政策等。从近几年的反馈来看,国家为主的生态补偿工作成果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巨大、人口众多、环境复杂多样,同时补偿缺口也存在很多问题,造成国家为主的生态补偿有很大的晋升空间。我国未来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要加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补充政府补偿带来的不足和缺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立。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吸引外资,逐步建立节能环保企业、先进装备企业、生物产业、航空制造业等,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发展高新技术行业,高效技术行业具有低污染、低能耗、技术密集型等特点,改进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充分挖掘区域的旅游资源,做好规划,建设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工作,提高景区的总体竞争力。同时加快区域的信息、金融、物流、科研等服务性行业,建立一批现代化的服务行业,不断提高区域的经济建设。上述优化产业结构是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和建立生态文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加大防治力度,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
政府要加大污染物减排的力度,新项目建立前要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對于化工、钢铁等高能耗新企业,政府要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先进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降低生产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用先进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对大气、水、土壤进行防治,加大河流区域以及周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河流湖泊的总体水质,同时改善大河、小溪的水质,使居民可以深刻体会水环境在不断改善。城市中实现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治理,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工业企业中实现脱硫脱硝工艺,气体达标后才能排放。注重农村土地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大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完成土壤污染的恢复和治理工作,提高土壤的质量,间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程度,提高生态质量,注重保护湿地资源和耕地资源,提高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重点监测退耕还林、退田还湖还泽还滩等成功案例。保护生物物种,实现物种的多样性。积极推进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工作,实现野生动物种族的稳定繁殖。
四、结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相辅相成,两者的重要性也被人们发掘。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手段:坚持自然资源、人口区域经济相均衡的发展态势、寻找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党中央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详细的实质性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贯穿到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之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条件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生态文明不是一纸空文和纸上谈兵,它渗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任何经济发展都要兼顾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理念。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也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居民的生存也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亚琴,申洲尧.生态文明建设助推转型发展[N].山西日报,2019-07-08(010).
[2] 王旭,秦书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治理现代化视角阐释[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19-07-08]
[3] 窦宗隽.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