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摭探

2019-10-24 03:02张勇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张勇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变化与重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要将学生的情感与学科内容进行融合,用情感去拨动学生学习的弦,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更有效地提高素养。文章从建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建构问题使学生的情感渐渐升华、建构文本使学生的情感贴近认知等方面,对巧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情感教育;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13-02

就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存在情感与教育分离的状况,即教师就教材讲教材,就习题讲习题,而其中蕴含的情感,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体验、去认识、去感悟。如果教师一味地去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关注他们的情感,那就忘记了德育的本质,忘记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育人功能要从情感入手,它永远大于知识功能。因此,情感体验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情感而存在,不能仅仅让学生去背、去记那些条条框框,它要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激荡,精神受到鼓舞,认知得以改变,能力能向纵深漫溯。因此,有情感才有道德与法治,有情感才会使学生的学科素养生根。

一、建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情境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由零碎到整体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也是众多情境编排与整合的过程。就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领悟课本的内容;可以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电影等,更感性地认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观点等。另外,也可以设置演练情境,如让学生讲一段故事,解释一个现象,让学生排练一幕话剧,使真实的事件再次在学生眼前发生,促使课本中的理念在他们心田生长,让学生自行组织一次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使相对枯燥的论述与学生的热情参与融合在一起。

以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为例,整本书有许多框题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对初中学生进行有关法律常识、法律规则等知识的教育。但学生对一些法律名词、法律理念等很难有感性的认识,很难从干巴巴的文字中读出其深刻的含义与本质。所以,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如让学生听一堂讲座,让他们在生动的、具体的、真实的事例中學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学校请了一位当地的资深法律服务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这位专家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与法律相关的生活事例。在讲演中,他对一些法律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附上大量的图片与具体事件的细节,列举的事件往往发生在学生周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构建法律知识框架。

这样的情境,弥补了课本的许多不足,将教材内容更立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见,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中,要积极去建构情境,与时俱进,盘活教材内容,充分让情境成为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当然,情境的设置要紧扣学生的情感,要能打动他们的心灵,进而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建构问题,使学生的情感渐渐升华

经常有这样的画面:教师在讲台上旁征博引,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听完了,学生好像什么也没记住。这其实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换言之,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能力生长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看一看,将重要的知识点圈起来,将基本的原理背一背。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能够发现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能给学生一种暗示,即要有问题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提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领域。

例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提问。有学生这样问道:“少年应该有梦吗?梦能止于心动吗?心动与行动哪个更重要?”这是学生的第一次自我质疑,接着学生又把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怎样看待努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寻求答案。就问题本身而言,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还重要。因为有了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才有探究的方向,才能寻找相关的思路,才能生成相应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每一组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有的说,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有的说,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当然所有学生都认为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坚持,更需要方法。情感在问题的互动中变得浓烈,也变得真实。

三、建构文本,使学生的情感贴近认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现有的文本,它是学生能力生成的蓝本,也是学生素养生成的来源。但由于学生情感与认知的不同,他们对教材文本的感知也会不一样。也就是说,教材文本知识的深度大致与初中生的平均水平相当,但具体到特定的班级、特定的学生、特定的课堂,教师就要对文本进行重构,以使文本更好地对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一种是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我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接近最近发展区的文本,才能给学生带来最适切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建构文本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建构一个与生活相对应的情境文本,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文字中陶冶情操,慰藉心灵,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可以建构一个故事文本,使学生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动力,以高涨的情绪投入文本学习中。也可以将课本改成对话,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走进文本,走进对话,这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如教学“宽容”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增加“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样的文本。众所周知,这是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诗。当教师将这首诗以及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情感也跟文本更亲近。

以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里面多处引用国学经典名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根基,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不例外,它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要求及学生的兴趣,增设一些国学文本。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并且关注国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不仅知道文本的出处、本意,还明白国学文本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国学文本并让其与课堂深度融合,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镶嵌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从而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束语

就学生的情感而言,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给学生更多的趣味,更多能力生长的空间。运用情境,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建构文本,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热点;设置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更好地发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奥秘与乐趣,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帆.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2]方晓波.论德育课程视角下的道德情感教育过程[J].中小学德育,2018(05).

[3]郭彩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4]刘志锋.让道德与法治课堂荡漾着情感的涟漪[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2).

[5]康利.道德与法治课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03).

[6]石丽荣.谈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