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461000)杨东杰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早期对宫颈癌前病变者进行筛查和确诊,是治愈宫颈癌的关键。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比较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探讨适合用于临床推广的有效诊断方式。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68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8~74岁,平均(46.8±3.2)岁;所有患者都采用TCT、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并以病理学诊断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纳入对象性生活史均超过2年,且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要求,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3天内阴道用药或阴道冲洗,有子宫切除或宫颈手术史与妊娠者。
1.2 方法 TCT检测:使用宫颈毛刷取出宫颈外口及颈管脱落细胞,置于新柏氏保存瓶内涮洗充分后保存,采用Thinprep2000系统进行程序化处理,将其制成薄层细胞片,用90%乙醇固定,经HE染色后采取镜检,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腺癌(CA)、鳞状上皮内病变(SIL)、鳞状细胞癌(SCC)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均可诊断为TCT阳性。HPV-DNA检测:采用相同的方法采集宫颈脱落细胞,3天内采用HybriMax法检测HPV基因型,RLU/CO≧1.0可判定为HPV-DNA阳性。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TCT与HP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可采用阴道镜病理学检测,并对病理学诊断进行分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以上为阳性。
附表 不同检测方法及病理活检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TCT检测、HPVDNA检测、TCT联合HPV-DNA检测阳性、阴性、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对比差异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检测方法及病理活检结果 TCT检测、HPV-DNA检测、TCT联合HPV-DNA检测与病理活检阳性与阴性如附表。
2.2 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对比 TCT检测灵敏度
宫颈组织发生癌变是一个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癌前病变是癌细胞转化的重要时期,因此,采取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根治宫颈癌,预防患者发生恶性癌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缺乏明显的临床特征,漏诊和误诊率较高,常用的临床检查方式为阴道镜、TCT检测与HPV-DNA检测等。但采用单一的常规检测方法,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并不高,因而,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将疑似宫颈癌前病变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TCT检测、HPV-DNA检测、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HPVDNA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CT联合HPV-DNA检测的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最高,且对比差异明显(P<0.05),表明采用HPV-DNA联合TCT检测能准确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一方面是因为TCT检测因液基细胞取材较广,既可观察上皮细胞,又能检出滴虫、念珠菌、放线菌、单纯疱疹病毒等,且细胞涂片分布均匀,可清晰显示镜下的观察背景,能提高细胞阳性检出率。但TCT检测费用昂贵,且对HPV诊断存在漏诊率。另一方面是因为HPV持续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DNA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发生风险性较高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检测方法[2]。
综上所述,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准确率,能减少误诊、漏诊发生率,可用于早期诊断宫颈癌,在临床上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