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声乐” 精益化发展之路
——首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纵览

2019-10-24 07:39:栀:江
歌剧 2019年9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

文 :栀 子 图 :江 澳

声乐的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晋人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隐王母之非命,纵声乐以娱神。”这里的声乐泛指音乐。在今天专指歌唱艺术的“声乐”,大约出现于“五四运动”之后。那时,大批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中国年轻人,将“美声”的概念带到中国。因此,如今只要说起“声乐”,人们第一反应就是“美声”,似乎只有西方才有“声乐”艺术和技术,这样的认识显然是偏颇的。事实上,不管是美声、民声还是流行,归根结底都是歌唱的艺术,只不过在发声的方法和技巧上、可以演绎的作品和针对的受众方面有所区别而已。

首届深圳声乐季启动仪式

中国的“声乐”传统是通过戏曲、曲艺、民歌等一辈辈口口相传而来,没有形成如西方声乐那么系统和规范的教育机制,但这并不表示中国没有音乐和声乐的传统。从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对白妞演唱时的描述,就能看出那时中国声乐发展的水平之高:“声音不大,像熨斗熨过、像吃人参果;渐渐地越唱越高、节节高起三四叠,像抛钢丝、像登泰山;陡然一落、盘旋,像蛇盘黄山;忽又扬起,像东洋烟火。”最后是“人弦俱寂”,观众的反应是“轰然雷动”。

小说中的白妞并非虚构,其本名王小玉,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山东曲艺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梨花大鼓早期的杰出代表,名副其实的曲艺表演艺术家。但是,若非刘鹗的忠实记录,今天的人是很难想象白妞到底如何技艺高超,而她的演唱又有怎样“声震齐鲁”的艺术感染力。

上:雷佳为首届深圳声乐季启动仪式致辞

下:雷佳(右)、王宏伟等歌唱家在深圳声乐季上快闪《我爱你中国》

立足中国才是根本

回顾传统并非为了故步自封,而是为了当下更好地发展。尽管“西洋美声”进入中国已经满百年,但是,其与中国民族声乐似乎还是在两条平行线上行走,能够相交的时候不算多。其实,任何的艺术或技术的传播,都是一种文化理念的认同。同样是歌唱,为什么“美声”会比“民声”或“流行”的受众群少,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美声”,顾名思义就是美的声音,客观上讲,没有人会拒绝对“美”的欣赏和追求。那么受众为何会少,我想不能排除文化差异和声乐工作者本身的认识问题。

首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举行的根本主旨,正是尝试突破东西方声乐文化的壁垒,让“两条平行线”找到一个符合艺术规范的相交点。本次声乐季2019年8月4日至20日在深圳龙岗区举行。活动分几个阶段。前七天,是精心安排的声乐大师课。几位当今中国声乐艺术领域成就斐然的歌唱家们,都在授课中不约而同地提到,无论是“西洋声乐”学员还是“中国声乐”学员,都要立足中国,因为唱好中国作品,对一位中国的职业歌唱家来说非常重要。

本次声乐季的第一阶段,是由成绩斐然的歌唱家们授课的声乐大师课

按照通常的概念,学西洋声乐的人似乎并不容易唱好中国作品。果真如此吗?深圳声乐季的大师课用事实证明,只要掌握了要诀,无论什么唱法,都能达到触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歌唱家廖昌永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不仅能把罗西尼的“快给大忙人让路”唱得惟妙惟肖,更能把中国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唱得感人肺腑。廖昌永告诉学员,演唱中国作品讲究“词组”,词组找对,音乐自然就连贯起来,他建议学员拿到作品首先要朗诵并进行分析,要在把握语言发音的基础上进行演唱;廖昌永还强调,歌者要研究作品的起承转合,了解作品的背景、情绪,才能有正确的艺术表达。

解放军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王宏伟,对于中国各地民歌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新疆、西藏、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作品都能信“口”拈来。王宏伟认为,唱好中国作品,一定要学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央歌剧院副院长、歌唱家幺红则从一个歌剧演员的基本素养谈起,她认为,中国作品是中国演员的基因,是镶嵌于骨子里的文化符号,强调唱好中国作品对于学习西洋声乐的学员尤其重要。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戏曲理论家姚艺君,提倡声乐演员要向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戏曲艺术学习,对此她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字儿”“味儿”“角儿”。她认为,歌者只有牢牢把握这三点,才能把握中华传统艺术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为声乐演唱服务。声乐艺术指导龚荆忆与学员分享了中国声乐作品的处理模式和框架点。例如很多歌者都不注重读谱,忽视节拍,导致无法掌握强弱循环规律,而影响音乐律动的把握。此外,对节奏、曲式和织体的理解掌握,都会对作品的处理准确与否,产生较大影响。龚荆忆还专门提到在语言处理方面,学员们应注重对歌词的朗读和核心词的分析,这些都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准确地表达作品。

不论是西洋声乐还是中国声乐,基本功与核心技术都是声乐演唱的关键。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歌唱家王洪波,在课程中专门强调了声乐演员的基本功问题以及演唱方法合理性的问题,他认为,目前中国声乐最大的问题是核心技术不够严谨。他强调,无论什么唱法,好的声音应该要通,有深呼吸、高位置、穿透力,要声区统一、音色统一、空间共鸣统一,做到不挤、不卡、不僵等,这些都需要标准化的技术做保障。

本届声乐季的艺术总监、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歌唱家雷佳在大师课上表达了对“中国声乐”的认知,她认为,在“声乐”的观念上应该突破民族、美声、通俗的局限,不管哪一种演唱方式,最终都是为作品服务的,要找到适合作品的声音和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表达,这才是“中国声乐”应有的包容性。同时,她再次强调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统音乐如民歌、戏曲、曲艺等基础,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上:首届深圳声乐季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教学

中:雷佳强调,作为中国声乐人,首先要说好家乡话,唱好家乡歌

下:王宏伟认为,唱好中国作品,一定要学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

应该说,雷佳本人就是一位将中西方声乐艺术很好地融会贯通的实践者,她能够将中国传统戏曲、民歌、当代流行歌曲演唱得出神入化,也能在偌大的音乐厅里,完全依靠自然的声音,演唱西方经典歌剧的咏叹调,而丝毫不会让人有违和感。所以,她提出突破“民、美”的界限,是在深厚的理论积累和长期的舞台实践探索后,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和科学结论。

大师课堂上,四位来自海外的专家提出的建议,与几位中国专家有异曲同工的一致。归根结底,歌唱是语言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都要做到语言和音乐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其一,而且对于不同的语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等等。

本次大师课压轴者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王黎光从听众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声乐”的概念尚未确立,还需要在整个声乐体系当中,明确认识,做出准确判断,确定欣赏标准和艺术标准,明确声乐理论的学术研究方向。

坐而论道与身体力行

何谓“中国声乐”,对于这一问题,在8月12日举办的声乐季系列活动之一,“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高峰论坛”上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这是一次非常务实的研讨和座谈,与会专家从当今中国声乐教育发展所处的大环境、存在的问题、可能的制约、未来的机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有效的探讨。

毋庸讳言,近年来,中国声乐教育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声乐学生的基础、素质普遍提高,与之前相比,声乐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将军认为,作为中国的声乐演员,还存在对作品理解不够,不能将中国的歌唱艺术、中国风格、中国味道、中国风骨呈现出来的问题。乔佩娟指出,目前的艺术教育存在“一边倒”,课程设置单一,她希望能够加强对老艺术家的学习和传承,像郭兰英那样,不仅有好的声音还有好的艺术、不仅有歌声还要有情感,要把中国语言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内涵体现出来。乔佩娟认为青年学生要多学习和熟悉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多接触不同风格的民歌,每人应该至少掌握两到三种地方戏曲,这将对声乐演唱大有裨益。乔佩娟还指出,目前艺术教育界存在商业化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作曲家王祖皆,从艺术与技术、生理与心理、声音与语言、情感与控制、对立与统一五个维度,深入阐述了声乐演唱的核心所在,他强调,只有将这五个维度充分理解、融会贯通,才能将声乐作品唱出幅度、唱出深度。幺红认为,青年声乐学生,尤其是西洋声乐方面的学生,普遍存在对中国作品的咬字不够重视,对自己家乡的民歌、戏曲不够了解的问题。她强调一定要重视中国作品,“美声”唱法要向传统戏曲、民间曲艺学习取经。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长、歌唱家田彦认为,国家院团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声乐人才的培养摆在工作的中心,将中国民族歌剧很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协同各地方院团携手引领中国声乐走上国际。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吴哲铭认为,目前中国声乐教学信息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他希望能够通过本届“深圳声乐季”的平台,逐渐形成中国声乐教育的一套标准体系。

来自湖南山区的孩子们在深圳声乐季音乐会上表演

原《音乐周报》副总编、艺术评论家陈志音认为,中国声乐教育存在理念与现实严重脱节的问题,她提出要从融合、回望、树标杆三个模式去号召和引导中国声乐发展。《人民音乐》执行主编张萌认为,解决艺术教育问题,不只是高等院校的责任,更要从中小学入手进行改革;同时,他提出,优质的艺术创作也会起到引导作用,他希望艺术家们能够创作出更多艺术生命长久的作品。

雷佳从举办此次活动的缘起出发,提出希望能够为中国青年的声乐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她认为,目前青年学生普遍缺少甚至缺乏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她呼吁中国声乐教育界要正确认识现在所处的环境,因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从事声乐的个人能够解决的,需要不同的学科间的相互支持,并提出后续的作品创作需要结合时代审美。雷佳强调,作为中国声乐人,首先要说好家乡话,唱好家乡歌,学一门家乡的戏曲或者曲艺,并且不能皮毛似地学,要加大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力度;西洋声乐的演唱应该始终扎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学校教学也应该根据时代变化做出相应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此次“全国青年声乐大赛”由专家代表、专业院团代表及业界权威人士组成评委团队

王黎光最后指出,艺术作品要有质量,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文审美情趣和标准,且学校要确定“思政+人文教育”的应用教学标准。他还就目前民族歌剧的定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民族不代表中国,但中国包含民族,“民族歌剧”的提法是不全面的,从语言文字、文化历史、艺术规律和歌剧的标准出发,应该统一称为“中国歌剧”。

参加本次声乐季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公开报名、层层选拔遴选而出,共计40人,均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演员、教师、学生等。

8月14日晚,2019首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结业仪式暨“全国青年声乐大赛”决赛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举办。

此次“全国青年声乐大赛”由专家代表、专业院团代表及其他业界权威人士组成评委团队。赛程分为预赛、半决赛、决赛,由中国声乐学员与西洋声乐学员分组角逐,最终产生六名选手分别争夺三甲。雷佳把这场声乐大赛称作是学员们阶段学习的一次期末考试,不是为了角逐名次,而是为了开展一场平等、健康、活泼的学术及专业技术争鸣,目的是要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并希望学员们借此起点,能更加明晰自己的前进道路。

首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历时16天,时间不算长,内容却非常丰富、密集,所有学员的吃住行学费全部由组织方负担,属于完全公益性质。除了前述的大师课、论坛、声乐大赛,还有“全国青年歌手展演”“下基层音乐会”及“声乐轻骑兵音乐会”等。总体而言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教学模式。学员们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高水准的学习和训练,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技能和学识。尤其是在学习结束之后的轻骑兵演出,既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对于艺术家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有益。

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身体力行。“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声乐”未来之路的良好开端,它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只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了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作品、传递中国声音”,正如雷佳所言:“中国的每一位声乐从业者,始终要明确‘我为什么要歌唱、我从哪里来、我要表达什么、我要走到哪里去’。”所谓“饮水思源”,只有把中国优秀的声乐传统文化与西方规范的、先进的声乐技术相结合,才能够逐步让“中国声乐”的概念建立起来,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声乐”科学的、精益化发展之路。这正是本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带给我们的最具价值的启示。

学习结束之后的轻骑兵演出,既是一次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
纸的艺术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