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临床上把血清钾小于3.5mmol/L,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的综合征群称为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丢失钾过多或摄入钾太少,都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营养不良、胃肠功能障碍、或者是饮食问题都可能导致钾摄入过少。
钾主要经胃肠道或肾脏,最后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肾脏保钾作用相对较低,90%的钾由肾排泄,即使钾摄入减少或停止摄入,每天仍有50毫摩尔的钾继续排泄。经胃肠道失钾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呕吐、腹泻、引流或造瘘等所致;经肾脏失钾,是由于肾脏疾病如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失钾性肾病等所致。
低钾血症患者发病时,不同的身体系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为缺钾软瘫。在消化系统可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便秘、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可有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嗜睡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且伴有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由于突然晕倒的典型症状,低钾血症也常常被误认为是中暑或者中风。但事实上,它们却有根本性的不同。中暑,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热量散发不出来而大量积蓄,从而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中风,则多以一侧肢体偏瘫为主;低钾血症发生时患者体温基本正常,表现为双侧肢体的乏力,且无力症状从下肢开始蔓延。
身体比较弱的人,比如老年人(老年人总体钾量较青年人减少1/5,即健康老人亦处于潜在的缺钾状态)等,需要户外作业的人群也是患低钾血症的高危人群。钾不能在体内产生,主要依靠饮食,因此建议如果低钾血症病情不严重,及时补充含钾食物,症状可明显缓解。
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增多,发生低钾血症风险增大,发现低钾者,应仔细询问饮食、服药情况,停用排钾利尿剂(包括含小剂量排钾利尿剂的复方制剂),使用保钾利尿剂;鼓励患者进食含钾较多的食物,口服及静脉补钾;较严重或较顽固者同时补镁,加强支持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加强抗炎治疗等。早期预防、早期认识和诊断低钾血症,防止其严重并发症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对改善老年人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钾的补充主要靠饮食,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尽可能多食用些含钾的食物。含钾较高的食物有:玉米、韭菜、黄豆芽、莴苣、鲤鱼、鲢鱼、黄鳝、牛羊肉、猪腰、红枣、香蕉等,每百克食物含钾量在270~500毫克左右。山芋、马铃薯、笋、菠菜、黑枣、木耳、火腿、鳗鱼等食物的含钾量则在500毫克以上。各种豆类、豆腐皮、莲子、花生米、蘑菇、紫菜、海淀等,每百克食物的含钾量甚至高达1000毫克以上。
但高钾饮食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少或无尿者,这类人的钾不能及時被排出,因此不建议高钾饮食;休克或肾上腺功能不全等不仅不能补钾,还应控制钾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