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分离培养出可稳定扩增传代的膀胱癌细胞,为膀胱癌早诊早治及晚期患者药敏筛选平台建立提供坚实基础。这一堪称“世界首次”的研究成果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永军教授研究团队,以及美国乔治城大学刘学峰教授团队协作完成。近日,该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蛋白和细胞》上。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浅表性膀胱癌的5年复发率高达60%~80%,一旦发生进展,预后差,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65%。晚期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治疗副反应大、耐受性差、疗效也有限,亟需建立药敏筛选平台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但技术难点主要在于肿瘤原代细胞的培养传代与获取细胞的无创化。郭剑明介绍,本研究为国际首次通过患者尿液无创获取膀胱癌肿瘤原代细胞,并建立大规模的自动化药筛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膀胱癌患者对海量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实现抗肿瘤治疗的个体化预测。
针对膀胱癌的早诊早治,该研究同样具有优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姜帅表示,该成果可从基因角度了解每个患者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对其病因进行精准分析。该技术平台可以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查,以期早发现膀胱肿瘤性病变。另外,通过早期识别,有助于找到疾病快速进展的突变携带者,从而让这类患者有机会参加个体定制的临床试验,从初诊即可获得最佳的精准治疗。
英国伯明翰大学日前发布研究称找到一种新方法,能破坏肿瘤细胞周围的“保护墙”,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
该校学者领衔的研究团队从200名新确诊癌症患者身上获取了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样本,这类细胞能够发出大量化学信号把肿瘤细胞屏蔽起来,导致免疫系统和免疫疗法无法发挥作用,并阻止能杀死肿瘤细胞的T细胞被激活。
据这份已刊登在《E生物医学》上的报告揭示,研究团队发现在很多类型的癌症中,一种名为CD33的蛋白质都存在于MDSCs的表面,而一种已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抗体药物能够针对CD33发挥作用,最终杀灭MDSCs并恢复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报告作者之一、伯明翰大学的弗朗西斯·穆赛博士说,现有的免疫疗法常常无法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原因在于很多时候免疫系统无法接触到它们。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据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论文显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与摄入钠和钾数量有关的基因位点。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相关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吃盐量与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队分析了近50万人的相关数据,通过尿液中钠和钾的含量推断他们日常饮食中这两种元素的摄入量,并与他们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对照。研究人员找到了59个基因位点,它们要么与钠或者钾的摄入量相关,要么与两者都相关。研究显示,一些吃盐量较多的人在这些基因位点上容易出现变异,而这些变异又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有关。
论文作者之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阿巴斯·德甘教授说,这项发现能够更多了解钠摄入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间的关联,进一步证实“减少吃盐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类说法。
记者近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朱善宽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发表最新成果,深入阐释了肠道菌群和脂肪分布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复杂关系。
据了解,现有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但肠道菌群与脂肪分布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尚不明确。肠道菌群非常复杂,所包含的数量比整个人体其他菌群的总和还要多。在此前大视野下观察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中,普遍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与脂肪分布的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特征。
由朱善宽教授领衔的中外科研团队则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了菌群类别(taxa)层面。“从外形上来看,肥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梨形与‘苹果形。”朱善宽解释道,其中“苹果形”肥胖,就是指腹部脂肪堆积过多。科研人员采用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方式,选取了222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梨形”与“苹果形”人群各分成4个组别,进行研究观察后发现,肠道菌群与脂肪分布的关系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这项历时近3年的研究中,科研人员从数百个高丰度taxa中筛选出20个与脂肪分布有关的taxa,其中男性13个,女性7个,男女之间并未发现明显taxa层面的重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来源于同样2个菌属“霍尔德曼氏菌”和“吉米菌”的不同菌群类別,其与脂肪分布在男性和女性中呈现相反的关系。该研究说明,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同样的菌属可因组成菌种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与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
朱善宽表示,这项研究对与腹型肥胖相关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这些疾病的相关研究,应该考虑到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
在实验室里造出人类器官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情節。美国《细胞代谢》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称,科学家已经成功利用基因工程造出一个微型人类肝脏,可模拟肝病发展进程,测试药物的毒性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亚历杭德罗·索托·古铁雷斯博士团队将人类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的三维肝脏组织(肝脏细胞)。改良后的肝脏细胞被植入剥离自身细胞的大鼠肝脏中,大约28天之后制成一个直径为5~7厘米的3D微型肝脏。该人造肝脏具有血管和正常肝脏的其他结构特征,可以模拟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更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状,有助深入探索肝病发病过程,找到有效的干预方法。观察发现,80%的人类肝脏脂肪处理缺陷均可在人造肝脏中显现,这意味着人造肝脏与患者的脂肪肝十分相似。
古铁雷斯博士表示,人造肝脏这一新技术医疗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借助人造肝脏测试新药物并发现新的致病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