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红 郎小荣 张婉君
【摘要】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诊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12日-2018年3月16日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作为本次研究的病患组,按照患者病症情况分为三组,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对所有的录入样本实施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诊断,对比各项指标,依据得出数据确定最终结论。结果:病患组的PT、APTT、TT均较参照组更短,而FIB、D-D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PT、APTT、TT三项指标,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两项指标,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在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诊断,可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诊断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4.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4-00-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以妊娠期女性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临床表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其中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1]。一旦发病,对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是造成其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一般来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现在女性妊娠期20周之后,轻度患者出现头晕、血压升高、水肿等现象,严重者昏迷,甚至抽搐。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妊娠期女性的发病率在9.4%左右[2]。因此,为了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的我国人口质量造成的影响,探寻有效的诊断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对于及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治疗非常重要。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0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109例健康孕妇进行研究,并将具体的研究内容以以下报告形式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获取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及研究对象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在2016年11月12日-2018年3月16日开展研究。纳入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符合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者[3]。按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患组)患病情况分组(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作为参照组。参照组(109例):年龄22~38岁,平均(29.31±1.25)岁;孕周26~38周,平均(23.61±0.31)周。普通组(32例):年龄23~37.5岁,平均(29.74±1.01)岁;孕周25~37周,平均(23.56±0.45)周。轻度组(37例):年龄24~39岁,平均(29.96±1.17)岁;孕周27~38周,平均(23.96±0.81)周。重度组(40例):年龄25~38岁,平均(30.02±0.91)岁;孕周26~38周,平均(24.03±0.16)周。各组别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本次参与研究的受检者均实施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诊断方式。选择早上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1.8 ml静脉血,在枸橼酸钠抗凝试管中置入抽取的血液样本,并进行离心处理,设定离心机3 000 r/min,控制分离时间为10 min,取出上层血清,并在1 h内完成检测。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指标分析全部由全自动分析仪完成[4-7]。
1.3 观察指标
对受检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数据,以此作为判定标准。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7.0作为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照组与病患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对比
病患组的PT、APTT、TT均较参照组更短(P<0.05),而FIB、D-D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1。
2.2 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对比
PT、APTT、TT三项指标,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两项指标,则是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一种妊娠期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诊断,将会出现不可逆的后果。有相关研究报告结果表明,致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凝血因素以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女性妊娠期间会出现一些生理性变化,凝血因子浓度会有显著上升,而纤溶功能降低[8]。从发病机制上来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毛细血管出现痉挛性收缩,无法将足够的血液与氧气运送至胎盘,导致其坏死后进入到产妇血液循环中,在肺部溶解,增加产妇的血小板计数,最终发生凝血指标异常[9-12]。而D-二聚體是机体内含有的一种特殊物质,其产生是由于纤维蛋白原与活化因子交联,遇纤维酶发生水解,也是用于体现纤溶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观察该项指标,可以了解患者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13-14]。两项指标联合应用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提升临床诊断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有重要价值[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病患组的PT、APTT、TT均较参照组更短(P<0.05),而FIB、D-D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PT、APTT分别是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功能的敏感反映指标,所出现缩短的情况,则证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凝状态,极容易发生血栓。而FIB的反应性是通过TT反映,一旦TT水平下降,则代表FIB反应性下降。研究还发现,PT、APTT、TT三项指标,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两项指标,则是普通组<轻度组<重度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当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血液凝集状态随之加重,进而增加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作为继发性纤溶产物,D-D是溶解酶对交联纤维蛋白生产生降解作用后得出的具有特异性的产物。当该项指标出现升高时,则证明患者的病情在不断加重。因此,通过检查该项指标与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判断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更有利。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诊断,可提升诊断准确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羽.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3):131-132.
[2]廖丹.D-二聚体、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621-624.
[3]叶智良,邝绍钧,杨晓明,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16,22(11):2215-2217.
[4]李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D-二聚体变化与患者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6-18.
[5]薛爱娇.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9):54-56.
[6]方莹,钟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综合征妇女检测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4,35(25):5653-5654.
[7]张木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综合征妇女检测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8):10-12.
[8]赵一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8):2838-2839.
[9]魏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41-43.
[10]薛秀云.3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分析[J].蛇志,2017,29(4):437-438.
[11]陈俊莉,曹晓丽,高建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分析[J].医疗装备,2017,30(2):35-36.
[12]徐晓燕,李晓红,郗爱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指标的改变及阿司匹林联合川芎嗪的治疗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80-81.
[13]史玉霞,杨一新,许倩,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384-1386.
[14]秦秀云,贾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8,58(21):72-74.
[15]张红霞.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495-3496.
(收稿日期:2019-03-22) (本文編辑: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