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栋
【案例背景】
在中班的时候,我们投放了彩色的、没有花纹的多米诺骨牌和各种拼图,发现孩子们对这种玩具非常感兴趣,玩法也很丰富,可以从拼图、建构、多米诺一直玩到角色扮演,百玩不厌。大班刚开学,我们开始在智力区投放智力方块,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几乎每次都会被拿出来玩。这个玩具在幼儿园已经存在了6年,每届大班的孩子都很喜欢。由此,我们开始追踪观察班级孩子对于这项玩具的活动情况。
【案例描述1】
玩具投放初期,我们没有介绍玩法,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这一天的区域活动有三个孩子选择益智区,并选择了智力方块,其中的女孩发现了方块上的花纹,能进行尝试并能很快用四块拼出圆形。靠窗的男孩把方块基本按规律全部平放在盒子里,当他把两盒玩具都摆好后,很自然地把盒盖夹在两盒玩具之间,用手指在玩具上灵巧的弹来弹去,像是在玩打电脑的游戏。
【分析】 由此看出虽然教师没有刻意教过玩法,但孩子在几次操作后逐渐开始了解并创设了玩具的玩法。他们不仅进行拼图游戏,还把玩具的存放物品都利用起来,询问孩子后得知他平时在家里经常能看到爸爸妈妈用电脑的场景,所以能进行这样生动形象的玩法。从这里也能看出到了大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并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
【案例描述2】
接下来,我们开始投放范例图。首先投放的是简单的平面图形。这时我们发现孩子拿到范例后开始进行研究,男孩把玩具全部拿出来后,开始研究那张图纸。他从底板的一个顶角开始拼,拿出一个方块不停翻转寻找他要的那个部分纹络,但他拼出第一个图形并不是范例上的任何一个,他拼了一个全新的图案——爱心。他拼出来以后就把图纸丢在一边了,开始进行自己的想象创作,最后他拼出的是两个空心爱心和两个实心爱心。而对面的女孩子一开始在看他玩,后来自己找了一张范例图,按照范例认真模仿。
【分析】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一阶段,教师提供的范例图激发了幼儿的进一步探究欲望,虽然他们不一定完全按照范例图模仿,但可以看出来,范例图给了他们启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案例描述3】
紧接着,我们开始投放立体造型的范例图,增加游戏难度。这一天选择游戏的三个女孩基本是在根据我们投放的图片进行尝试,可以看到她们一边看图一边不停翻转,神情专注地寻找能拼出范例图的那一面。
【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到了大班,孩子开始愿意尝试由简单的平面图形转向拼搭较复杂的立体图形,开始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形状和空间是几何数学的初级形态,它涉及对几何形状的名称、特征、类别和简单组合关系的理解。儿童空间感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世界,还有利于学习数学的其他内容。在《指南》的数学认知“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对5-6岁的孩子提出了“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这一典型行为特征。在第三段视频里,我们就能发现孩子们基本开始进行立体的拼搭组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几何形体,明显符合《指南》中描述的行为。通过前两个案例,我们也发现女孩比较喜欢模仿范例图,而男孩则延续了之前的状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立体建构,这是否就能证明男孩喜欢创造而女孩喜欢模仿呢?我想这还需要大量的观察数据来论证,不能仅通过几次观察简单的得出结论。
【案例描述4】
我们分析了孩子的游戏,发现操作台太小限制了幼儿的活动,所以我们扩大了游戏桌面;发现有的孩子开始尝试创造新的图案,于是我们开始提供画好格子的正方形彩纸(颜色和玩具方块的底色一致)和油画棒。在介绍了新材料之后,他们开始进行活动。视频中的女孩率先拼搭出了爱心图案,她根据玩具的颜色选择了相应的彩纸和油画棒,对照拼搭好的爱心位置在相应的方格里进行绘画记录。另一个男孩选择的是半透明的方块组合,他按照绿色、橙色、绿色、橙色……的顺序对玩具进行了排序。排完之后,他用涂色的方式进行了记录。
【分析】 结合《指南》中对5-6岁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答案”等典型行为描述,我们发现这其实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所以他们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再通过教师不断增加各种范例图、辅助材料等的刺激,让幼儿对游戏的专注度一直持续,大部分选择这个玩具的幼儿专注力能持续30分钟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个小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幼儿在游戏后期会加入角色游戏,如将拼好的平面玩具当作蛋糕进行买卖,还有的在搭好高楼之后扮起了爸爸妈妈上班的游戏。这也很值得教师观察和分析,了解幼儿在游戏中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反思】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后期我们还将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继续进行各种形式、不同材料的支持,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和幼儿一起先设计,再拼搭。
通過这次的案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会观察、会思考,才能更好地帮助和支持幼儿的,让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