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

2019-10-23 03:44葛雨洁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何支教跨文化

葛雨洁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和案例素材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支教保研团的一位成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研究发现,这位支教志愿者经历了跨文化适应与逆文化适应过程,整体状况良好。影响其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生活、教学工作和个人情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支教

一、引言

支教保研项目,是指达到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到中西部贫困地区从事一年支教服务工作,期满后返回学校攻读研究生。支教保研生通常要到偏远地区进行服务,不得不学会适应从大学校园到支教地区的巨大转变;支教期满后返回大学学习,又面临着从支教地区到大学校园的转变。志愿者们经历的正是跨文化适应以及逆文化适应过程,他们在这些过程中的表现会对自己及他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目前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为出国人员,包括留学生(阎琨,2011)、外派企业员工(何燕珍&王玉梅,2013)等,研究发现这些出国人员存在跨文化适应,部分研究还指出归国人员的逆文化适应。支教志愿者这类群体虽然也有研究者关注(安然&魏先鹏,2012),但是对大学生支教保研志愿者的关注相对集中在政策性研究(王文琦,2016),而对其跨文化适应与逆文化适应研究较少。据此,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一名支教保研团成员进行的案例研究,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这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有什么特点?2.这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回归学校后的逆向文化适应有什么特征?3.该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有什么?

二、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此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与模式。

Lysgaard(1955)提出了“U型曲线假说”。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最初调整阶段、危机阶段和再度调整阶段。1960 年,Oberg提出了“文化冲击”的概念——“一种由于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离开了自己曾经熟悉的交际信号和符号后,对于新文化符号的陌生而产生的忧虑”(Oberg,1960)。Oberg將文化冲击的过程定义为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

在Lysgaard和Oberg研究的基础上,Gullahorn&Gulla horn(1963)发现出国人员在归国后通常会经历与之前出国时类似的文化适应阶段,这一阶段的文化冲击也被学者们称为“逆文化冲击”,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返回祖国时对母文化的不适应,导致身心受到一定的冲击(左冲,2014)。这些出国人员回到祖国后对母文化的适应过程则被称作“归国文化适应”,也称返乡文化适应或文化再适应。因此,Gullahorn和Gullahorn将前人的U型曲线假说扩展为“双U型曲线假说”,又称“W型曲线模型”(Gullahorn&Gullahorn,1963)。该模型大体上包括两个阶段:出国后新文化冲击适应阶段和归国后逆文化冲击适应阶段(如图1)。

支教保研学生所经历的从校园到支教地再到本校的过程与W模型中从出国到归国的形式相似,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Gullahorn的W模型作为理论支撑。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了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的一位支教保研团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素材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叙事探究(Clandinin&Connelly,2000)呈现出来。

(一)研究对象简介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男,化名小何老师)来自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是理科生。大学本科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于2016年10月获得本校的支教保研资格。小何老师生在江苏,长在江苏,在支教之前没有长期出过省的经历。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和案例素材的数据收集方法。访谈采用半结构式,案例素材主要来自研究对象的日记材料。

基本完成对所有材料的收集后,研究者将其编写成个人故事,并交本人核实信息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反复阅读分析该研究对象的故事及其相关背景素材,探究出其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四、发现与讨论

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小何老师在陕西省某县某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某班担任语文老师。2018年6月底,小何老师回到原大学继续完成学业。

(一)新文化适应阶段

1.初遇的欣喜

2017年8月,小何老师随支教团来到陕西进行岗前培训。刚到学校的那天,小何老师坐在办公桌前,内心满是激动与新鲜感。

当天晚上,负责老师为新来的支教老师接风洗尘,带领大家去到当地的一家面馆。小何老师之前曾在《白鹿原》中欣赏到油泼面的美味诱人,这次亲自尝到,感到“心满意足”。

这是小何老师刚到支教地区的体验,从他的反映看来这时候的小何老师是兴奋、激动,充满期待的,就像是正在经历“蜜月期”。

2.落差的失意

小何老师在大学的专业是化学。他曾预想会去教化学,或是物理、数学。然而,小何老师却被学校指派去教初二语文。用教导主任的话来说,“这里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缺什么你教什么”。理科出身的小何老师硬着头皮拿起了语文教材。第一次上公开课那天,正好赶上学生们上完体育课,加上当天讲的议论文,理论性较强而趣味性较低。课堂气氛非常不好,过来听课的领导都不是很满意。上完课之后,小何老师心情很低落,晚自习的时候“整个人都很阴沉”,连教室里的学生都不敢正视他。不仅如此,小何老师坦言,“经常感觉自己文学素养不够,经常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我内心有愧”。

时间一久,小何老师逐渐感受到生活上的困扰。当地干燥多尘,来自江南水乡的小何老师患上咳嗽,持续月余;冬天寒冷的气候加上简陋的住宿条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当地的饮食多为面食,而一向以米饭为主的小何老师也慢慢产生厌倦。

孤独成了另一个问题。学校五点放学,一切忙完才不到九点,也没有说得上话的同龄人,对于平常外向话多的小何老师来说,“此刻是最难熬的”。

小何老师在支教地区逐渐感受到了不适应,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巨大落差让这位支教志愿者融入当地的进程遭遇了“危机期”。

3.磨合的渐进

学期接近末尾的时候,小何老师摸清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利用早读课的时间督促学生背书,还从自身经历出发教会学生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班里的学生也在进步,他所带领的班级在学年八次考试中,语文单科取得七次同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让小何老师“松了口气”。

为弥补生活上的不适,小何老师自己买了锅“开小灶”,购置了电热毯御寒。他还尝试用各种方法打法一个人的寂寞时光。他自我排解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可能比以前更耐得住寂寞了吧”。

基本安定下来后,小何老师开始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在得知学生A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他一人在家时,小何老师“挺不是滋味”,到超市给A 买了一些食品。一个星期后,小何老师收到了A 带来的满满一袋柿子,“心底突然一暖”。此后大半年里,小何老师坚持到班里每位同学的家中家访,还对困难的同学给予关心。到了支教快结束的时候,小何老师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同学们从自家带来的礼物,表示“怪感动的”。

面对前一阶段的种种不适应情况,小何老师在教学、生活及个人情感上做出了种种努力。这一阶段的“调整期”进展良好,基本进入了在支教地区工作生活的“适应期”。

(二)逆文化适应阶段

1.转变的突兀

2018年6月,小何老师正式结束自己的支教任务。回校之后的第一次见导师,当他开口向各位老师问好时,“突然有点不习惯”。之前都是别人开口叫他“老师”,如今自己回归了学生的身份,“还是有些落差的”。跟同学们聊天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开玩笑地跟他说:“小何老师,你说话怎么这么一本正经呀!”。

从干燥的陕西回到湿润的江苏,小何老师发现自己的被子有些发霉,“这在陕西从来没有过”。吃到久违的白米饭,小何老师居然有些“怀念”陕西地道的面食了。

阔别一年再次回到学校,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小何老师竟然有一些生疏。他遇到了返校后的“危机期”。

2.回归的释然

回來之后近一个学期,小何老师逐渐融入到大学校园。小何老师开始埋头于看文献、做实验、做表征、整理数据、写文章等,日程安排地比较满。他还时不时地被邀请去分享自己的支教经历,从刚开始上台的紧张到一次次地讲下来,他已经轻车熟路,从容不迫了。

(三)影响该支教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影响该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因素有多个,本文就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社会生活。支教地区陕西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该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造成了障碍。返回校园后的自然环境较为潮湿,相应地给已经习惯干燥气候的志愿者也带来了许多不适,影响到其逆文化适应。支教地区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该志愿者接触到的同事、学生、家长等。这些人都给予了该志愿者一定的帮助和关爱,是促进其跨文化适应的动力。返回校园后的老师和同学,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又是促使其完成逆文化适应的推动力。

其次还有教学工作。刚开始时,这位志愿者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教学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成为阻碍他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之一。但是到了后来,他逐渐了解并掌握了教学中的重点,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时的教学工作于他而言便是推动他更好地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最后是个人情感。个人情感在这位支教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当他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助的时候,他便不能很好地适应;而当他找到排遣的方法并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时,他便觉得自己渐渐融入到支教地区了。

五、结语

本文通过一名支教保研志愿者在陕西任教过程中的经历来分析其跨文化适应过程。研究发现,这位保研支教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与逆文化适应主要经历了蜜月期、危机期与调整适应期,二次危机期与调整适应期,整体状况良好。而影响他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生活、教学工作和个人情感。环境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因此保研支教生在前往支教地区之前一定要对当地的环境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Clandinin, D.J.&Connelly, F., M.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000.

[2]Gullahorn, J.T.,&Gullahorn, J.E.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 (19):33-47.

[3]Lysgaard, S.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1955 (7):45-51.

[4]Oberg, 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 (7):177-182.

[5]安然、魏先鹏.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心理濡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0(06):47-57.

[6]何燕珍、王玉梅.跨国公司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58-64.

[7]王文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调查报告——以贵州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23(04):36-41.

[8]阎琨.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状况探析:跨文化适应和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100-109.

[9]左冲.逆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再适应——试论逆文化冲击对海外归国高校教师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05):163-165+170.

猜你喜欢
小何支教跨文化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老何与小何
发现最美的教育故事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