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当凸显“课程意识”

2019-10-23 02:29李德胜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德胜

摘  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课程事件的创作。因此,数学课程应当从传统的知识中心转向生命体验中心。在生命体验课程意识观照下,数学教学要从“教材”走向“学材”,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无意”走向“自觉”,从而让学生“学有价值”“学有意义”“学有创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意识;教学品质

课堂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教师的教学就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生长的情境。课程意识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创生,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从“知识本位”走向“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应然之路。

一、从“教材”走向“学材”,让学生“学有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补充、调适、开发、创生教学内容,创造性地构建学生数学学习的“学材”。从“教材”到“学材”,既可以是同一主题内容的梯度整合,也可以是教材空隙的知识补白,还可以是填补教材知识的数料,和学生的有深度的交流,等等。基于数学课程的视野,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学材的开发,参与课程资源的发掘。如此,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融洽师生情感,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圆锥的体积》,教材提供的素材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沙子,显然这样的素材对学生的数学实验具有暗示作用。为何选用圆柱和圆锥?为何选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这里,素材的提供对学生的数学实验而言有一种“拉郎配”的倾向。笔者在教学中,超越教材的预设,让学生准备素材。于是,学生带来了橡皮泥、量筒、量杯、圆锥、圆柱等。如此,丰富学生的实验情境,充实学生的实验内容。有了充实的、丰富的学材,学生就能够展开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比如有学生将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圆柱,当然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但通过测量、计算,学生能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就是原来圆锥的体积;有学生将圆锥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量杯中,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还有学生选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用水做实验,等等。学生用不同的素材做实验,有着别样的学习趣味。从教材走向学材,学生的学习空间被拓展了,学生真正走向了学习的前台。

从教材走向学材,让学生学到了更为“有价值的知识”。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实验方法的比较,舍弃复杂的、麻烦的实验方法,选用简单的、便捷的、精准的方法。从而,学生对选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就会形成自觉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深度理解。

二、从“边缘”走向“中心”,让学生“学有意义”

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学生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要突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从学习的边缘走向学习的中心。著名课程论专家派纳认为,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要作为教学文化的中心。课程视野下的数学教学,强調教学要回归学生的主体,回归学生的经验、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在已有知识经验中建构。事实上,只有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不断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处于学习中心,才能学得“有意义的知识”。

学生从“边缘”走向学习的“中心”,要从“听你说”转向“我来讲”,进而辐射学生个体学习的成果;要从“等你教”转向“我先学”,进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转化,其用心可谓良苦。真正将学生放置于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要让学生自悟自得。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笔者经常“偷懒”,从“前台”退到“幕后”。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剪刀、方格纸、直尺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于是,有学生浮想联翩,认为可以分别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做一个相同厚度的泡沫板,然后浸没在水中,根据溢出的水的多少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学生实际操作,认为直接将平行四边形放置于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学生采用剪拼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解决问题,等等。不同的探究彰显了学生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探究之于学生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交流中,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智慧。

让学生学“有意义的数学知识”,关键是要生成学生的数学学力。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积极互动,拉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更加顺应学生的学习能力、经验。

三、从“无意”走向“自觉”,让学生“学有创造”

日本著名课程论专家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说:“要把课程视为师生的教育性经验的创造手段和创造性经验的产物。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兴趣去选择教材,探讨学生经验的可能性与活动的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活动成为课程开发实质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引导学生会学反思、学会叩问,从而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框架”“计划”中解放出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去探讨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可能性与价值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模仿走向建构、创造,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质性活动。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及“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必要性”。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分本子”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整理,在亲身探究中发展数学认知。有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类似“分扑克牌”的方法,一本一本地分;也有学生“抄近路”,一下子分几本,但在分后手中还有大量的剩余;还有学生一下子分几本,手中的不够分了,如此等等。什么时候分下来后还要继续平均分?什么时候会不够分?如何让这种“平均分”更为精准?学生对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交流,形成了“剩下来的书要比分的人数少才不需要再分”的数学结论。这个过程,学生积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新知进行了意义建构、创造。这样的知识,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

从无意走向自觉,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的目光投向“课程”范畴。只有从课程的视角来观照教学,才能由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转向生命体验课程。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学生的课堂学习应当成为一种有意义、有意思的旅行。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学生完整的课堂生活,彰显学生课堂学习的魅力。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