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蔗糖分解酶在甘薯块根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2019-10-22 01:18占雷雷朱国鹏刘永华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块根可溶性蔗糖

占雷雷 朱国鹏 刘永华

摘  要  本研究以2个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其块根中的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和淀粉含量以及4种蔗糖分解酶的活性进行测定与相关性分析,以明确调控甘薯块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种类。结果表明:(1)明确甘薯块根中活性最高的蔗糖分解酶为蔗糖合成酶(Sus),其次为细胞质转化酶(CIN)和液泡转化酶(VIN),细胞壁转化酶(CWIN)的活性最低。(2)本研究表明,除了已报道的VIN外,CIN活性也和己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高己糖含量的甘薯品种块根中具有更高的VIN和CIN活性;(3)甘薯块根中Sus活性和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高淀粉甘薯品种具有更高的Sus活性;(4)CWIN活性非常低,其在块根发育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蔗糖分解酶对甘薯品质有重要影响,其中Sus是调控甘薯块根淀粉含量的关键酶类,而CIN和VIN是调控块根中己糖含量的关键酶类。

关键词  甘薯;转化酶;蔗糖合成酶;淀粉;己糖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Differential Roles of Four Sucrose-degrading Enzymes in the Formation of Qualities of the Storage Roots of Sweet Potato

ZHAN Leilei, ZHU Guopeng*, LIU Yonghua*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was aimed to identify the sucrose-degrading enzymes playing key regulatory roles in the quality formation of sweet potato and the content of carbohydrates (i.e. sucrose, glucose, fructose and starch) in the storage roots of two sweet potato cultivars. The cultivars had large differences in carbohydrate content and enzyme activities. Sucrose synthase (Sus) activity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sucrose-degrading enzymes, followed by cytoplasmic invertase (CIN) and vacuolar invertase (VIN). Cell wall invertase (CWIN) activity was the lowest. Besides VIN, 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IN activity and hexose content. Cultivar with higher hexose content also had a higher CIN and VIN activit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us activity and starch content. CWIN activity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four sucrose-degrading enzymes and its function in quality formation of storage root remained to be elucidated. Sus maight play key regulatory roles in starch accumulation of storage roots, whereas VIN and CIN play key regulatory roles in hexose accumulation.

Keywords  sweet potato; invertase; sucrose synthase; starch; hexose

DOI10.3969/j.issn.1000-2561.2019.09.008

甘薯(Ipomoea batatasLam.)又名紅薯、地瓜等,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广泛栽培,是全球第七大农作物[1]。甘薯高产、耐瘠薄且营养丰富,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2],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新型能源及保健作物[3]。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甘薯生产国,2014年中国甘薯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2%和68%(FAO,2015),稳居世界第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甘薯消费结构正在向饲料比例减少、鲜食和食品加工比例增加的方向发展,人们对甘薯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4]。其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鲜食型甘薯品质的重要因素。

虽然多年来我国在甘薯育种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先后选育出多个不同用途的优良甘薯品种,但在甘薯品质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加工专用品种的淀粉含量相对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此外,甘薯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受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影响,波动较大[6-8],如何选育出糖含量高且相对稳定的优良鲜食和食品加工专用甘薯品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蔗糖分解代谢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供碳骨架和能量,而且分解产生的己糖可以作为信号分子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9]。植物体内有两种分解蔗糖的酶类:蔗糖转化酶(INV)和蔗糖合成酶(Sus)。Sus将蔗糖分解为UDP-葡萄糖和果糖,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0]。蔗糖转化酶(INV)则是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根据亚细胞定位的不同,转化酶可进一步分为细胞壁蔗糖转化酶(CWIN)、液泡蔗糖转化酶(VIN)和细胞质蔗糖转化酶(CIN)[10]。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蔗糖分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Sus分解产生的己糖主要参与淀粉和纤维素的合成,CWIN主要调控蔗糖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VIN调控液泡中糖分的积累和细胞膨大,而CIN分解产生的己糖则用于呼吸作用,同时影响植物的抗氧化能力[9]

研究表明,蔗糖分解代谢在植物贮藏器官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9]。例如,利用反义RNA技术下调马铃薯中Sus的表达会导致块茎中淀粉含量的下降[11-12],而通过转基因手段下调胡萝卜中VIN的表达会降低肉质根中己糖含量[13]。在马铃薯中,下调VIN的活性会抑制低温储藏过程中发生的块茎‘变甜现象,有效阻止后续食品加工过程中因为还原性己糖(如葡萄糖)含量过高而导致的‘褐变现象[14-15]

上述研究表明,蔗糖分解酶在马铃薯和胡萝卜等块根/块茎作物的品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甘薯块根中淀粉和糖分含量的研究上,尚不清楚蔗糖分解酶在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调控中的具体作用。本项目以2个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块根中的4种蔗糖分解酶活性、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初步鉴定出调控甘薯块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为下一步通过常规育种手段或分子育种技术选育优异甘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甘薯品种有2个,一个为江苏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苏薯17,另一个为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淀粉品种‘商薯19,2个品种均为红皮白肉品种。2个品种的生育期相似,介于140~150 d之间[16-18]。同时,两品种的表型性状也十分相似,均表现为长纺锤形薯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

甘薯扦插苗取自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甘薯种质资源苗圃。本研究在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科基地大棚内进行,试验时间为2017年11月17日至2018年3月17日。栽培基质为蛭石、泥炭和田园土,混合比例为1∶1∶2。基质容器选用塑料花盆,规格25 cm(直径)×19 cm(高),每盆种植1株甘薯,常规水肥管理,吊蔓栽培。本研究共2个甘薯品种,每个品种4次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植株(盆)。甘薯茎尖扦插后120 d时进行取样,将甘薯块根挖出后洗净擦干并取样。取样时每个重复从2个薯块的中间位置准确切取0.3 g样品,于液氮中速冻后存放在–70 ℃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1.2方法

甘薯块根内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测定参照Lunn等[19]的酶学方法,以鲜重计。

淀粉含量的测定参照Smith等[20]的酶学方法进行,以鲜重计。

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方法,具体参照Tomlinson等[21]的方法,2个酶活性单位均以每小时每克甘薯內转化成葡萄糖的微摩尔数表示,μmol/(h·g)。

1.3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t-test分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SD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对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淀粉含量的测定表明,‘商薯19块根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苏薯17(图1)。对块根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表明,甘薯块根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而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且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之间差异不大(图2A)。同时,不同品种在糖分相对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商薯19块根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苏薯17,但2个品种在蔗糖含量上差异不显著(图2A)。虽然‘商薯19块根中的己糖(葡萄糖和果糖之和)含量显著高于‘苏薯17,但总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之和)含量在2个品种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图2B)。因此在2个品种中,‘苏薯17属于低淀粉低己糖品种,而‘商薯19属于高淀粉高己糖品种。

2.2不同品种块根中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差异

对两个甘薯品种块根中3种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甘薯块根中CIN活性最高,其次为VIN,而CWIN活性最低(图3A),表明甘薯块根中主要的蔗糖转化酶为CIN和VIN。值得注意的是,2个品种在不同种类蔗糖转化酶活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高己糖含量的品种‘商薯19块根中的CIN和VIN活性显著高于低己糖含量的品种‘苏薯17(图3A)。与此相反,‘商薯19块根中的CWIN活性则显著低于‘苏薯17。也就是说,块根中高活性的CIN和VIN对应着高含量的己糖。

前人的研究表明,Sus主要与植物储藏器官中淀粉和纤维素的合成相关[9]。上述数据表明2个甘薯品种在块根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对块根中的Sus活性也进行了测定。图3B表明,甘薯块根中的Sus活性非常高(‘商薯19和‘苏薯17分别为25.4、61.1 μmol/(h·g)) ,比块根中主要转化酶CIN的活性还高(‘商薯19和‘苏薯17分别为15.7、25.0 μmol/(h·g)),因此Sus是甘薯块根中分解蔗糖的主要酶类。更为重要的是,高淀粉型品种‘商薯19块根中Sus活性显著高于低淀粉型品种‘苏薯17(图3B)。

2.3块根中蔗糖分解酶活性与己糖和淀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上述糖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块根中高活性的Sus对应着高含量的淀粉,而高活性的CIN和VIN对应着高含量的己糖。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对来自2个甘薯品种的蔗糖分解酶(CWIN、VIN、CIN和Sus)活性与碳水化合物(淀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us活性和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1),而VIN、CIN活性和葡萄糖、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CIN和VIN相反,CWIN活性与己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1)。

3  讨论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是决定鲜食型甘薯块根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而蔗糖分解代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2-24]。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甘薯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对块根中蔗糖分解酶活性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影响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是哪一种。本研究以2个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其块根中的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和淀粉含量以及4种蔗糖分解酶的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鉴定出调控甘薯块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为优质甘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表明,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主要的可溶性糖均为蔗糖,其次为果糖和葡萄糖(图2A),这和前人在甘薯上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3]。在蔗糖分解酶活性方面,Takahata等[22]在1996年的研究表明,甘薯块根中CIN活性比VIN高30%~50%,但该研究没有同时测定Sus和CWIN活性,因此无法确定甘薯块根中主要的蔗糖分解酶是哪一种。本研究对甘薯块根中4种蔗糖分解酶活性进行系统性的测定,结果发现甘薯块根中Sus的活性最高,是主要的蔗糖分解酶类,其次为CIN和VIN,而CWIN活性最低(图3)。

对‘商薯19和‘苏薯17块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表明,虽然两品种在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图2),但两者在己糖和淀粉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图1和图2),其中‘商薯19的淀粉和己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苏薯17。因此虽然2个品种同为高淀粉品种,但在海南的栽培环境下,‘商薯19具有更高的淀粉和己糖含量。

对‘商薯19和‘苏薯17块根中4种蔗糖分解酶活性的测定表明,两者在这4种酶活性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淀粉品种‘商薯19比低淀粉品种‘苏薯17具有更高的Sus活性(图1和图3)。甘薯块根中主要的储存物质为淀粉。前人的研究表明,Sus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蚕豆[25]和水稻[26]等储藏器官发育后期淀粉的合成。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块根淀粉含量与Sus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1),表明‘商薯19中高活性的Sus活性可促进其块根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转化酶(VIN和CIN)可将蔗糖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6],从而提高植物储藏器官中的己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14-15]。和‘苏薯17相比,‘商薯19具有更高的VIN和CIN活性(图3A),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商薯19块根比‘苏薯17块根具有更高的己糖含量。对2个品种块根中己糖含量與VIN活性以及CIN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中的己糖含量与VIN和CIN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前人的研究只是揭示出VIN与甘薯块根中己糖含量呈正相关,但不清楚CIN对己糖含量的影响[22]。CIN活性在大多数植物器官中非常低,例如番茄果实[27]和豇豆种子[28]。因此,和VIN相比,人们对CIN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在植物中的具体功能。本研究不仅发现CIN在甘薯块根中活性非常高,是甘薯块根中主要的转化酶种类,而且揭示出其活性和块根己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是调节甘薯己糖含量的重要酶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关性分析表明,CWIN活性与块根中己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1),这与CIN和VIN上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原因可能是由于CWIN在块根中的活性相对较低,只有CIN或VIN活性的10%~25%左右,因此CWIN可能不是影响块根己糖含量的主要转化酶类。研究表明,CWIN在植物中的功能主要有2个。一是CWIN通过分解“库”器官中的蔗糖,在光合叶片和“库”之间形成一个从高到低的浓度梯度,从而促进蔗糖向“库”器官的转运[9]。二是CWIN促进蔗糖的“回收利用”,即CWIN可将从共质体运输途径中“泄露”出来的蔗糖分解为己糖(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这些己糖再被细胞膜上的己糖载体转运进入细胞质中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29]。然而,有关CWIN在甘薯块根发育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分解酶活性的测定和比较分析,初步揭示:1)甘薯块根中主要的蔗糖分解酶为Sus,其次为CIN和VIN,而CWIN活性最低。2)蔗糖分解酶对甘薯品质有重要影响,其中Sus是调控甘薯块根淀粉含量的关键酶类,而CIN和VIN是调控块根中己糖含量的关键酶类。

参考文献

  • 戴起伟, 钮福祥, 孙  健, 等. 我国甘薯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3): 201-209.
  • 马代夫, 李洪民, 李秀英, 等. 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C].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3-10.
  • 刘庆昌.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导报, 2004, 22(9): 21-22.
  • 马代夫, 李  强, 曹清河, 等.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5): 969-973.
  • Carpena A L. Important cultivars, varieties and hybrids[M]//Loebenstein G, Thottappilly G, eds. The sweetpotato. Dordrecht: Springer. 2009: 27-40.
  • Takahata Y, Noda T, Nagata T. Varietal diversity of free sugar composition in storage root of sweet potato[J]. Japanese Journal of Breeding, 1992, 42: 515-521.
  • 后  猛, 李  强, 唐忠厚, 等. 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9): 1180-1184.
  • 柳洪鹃, 史春余, 张立明, 等. 钾素对食用型甘薯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 18(3): 724 -732.
  • Ruan Y L. Sucrose metabolism: gateway to diverse carbon use and sugar signaling[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2014, 65(1): 33-67.
  • Sturm A. Invertases: primary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roles in plant development and sucrose partitioning[J]. Plant Physiology, 1999, 121(1): 1-7.
  • Zrenner R, Salanoubat M, Willmitzer L, et al. Evidence of the crucial role of sucrose synthase for sink strength using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Solanum tuberosum L.)[J]. Plant Journal, 1995, 7: 97–107.
  • Tjaden J, M?hlmann T K K. Altered plastidic ATP/ADP- transporter activity influences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tuber morphology,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tuber starch[J]. Plant Journal, 2010, 16(5): 531-540.
  • Tang G Q, Lüscher M, Sturm A. Antisense repression of vacuolar and cell wall invertase in transgenic carrot alters early plant development and sucrose partitioning[J]. Plant Cell, 1999, 11(2): 177-189.
  • Zrenner R, Schüler K, Sonnewald U. Soluble acid invertase determines the hexose-to-sucrose ratio in cold-stored potato tubers[J]. Planta, 1996, 198: 246-252.
  • Bhaskar P B, Wu L, Busse J S, et al. Suppression of the vacuolar invertase gene prevents cold-induced sweetening in potato[J]. Plant Physiology, 2010, 154(2): 939-948.
  • 胡啟国, 储凤丽, 王文静, 等.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6): 238-241.

[17] 胡启国, 刘亚军, 王文静, 等. 烯效唑对甘薯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8): 1299-1301, 1395.

猜你喜欢
块根可溶性蔗糖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杉木种子园下套种三叶青的块根产量分析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管及性能应用
木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离体保存的研究
金荞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