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沛焱
摘 要: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新型融资模式。通过应用PPP模式能够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中,并通过“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以及“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来获得经济效益。在PPP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会对项目规划、管理、质量监管等进行调控,尽最大程度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本文对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
一、PPP项目概述
PPP项目主要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项目。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独自承担。但随着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政府相关部门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要扩大业务范围,找寻新的项目合作,由此便催生了PPP项目。在实施PPP项目期间,施工企业主要负责前期工程调研以及施工,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后期建设以及运营,以此来“取长补短”,将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政府能够为施工企业办理各项审批程序提供便捷,让施工企业将主要精力置于项目施工上,有利于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总而言之,PPP项目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创造了合作空间,可进一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二、施工企业PPP项目面临财务风险分析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受部分因素影响可能会让施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融资不当导致风险出现。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会为施工企业提供一定政策,精简审批流程,并为项目工程提供一定拨款。部分施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设置融资量,可能会因为融资过多风险。(2)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些施工企业之所以能够中标PPP项目,主要是由于专业技术能力较强或相关资质达到要求,但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水平有待提升。这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内容有所滞后,无法跟上市场步伐,且制度执行力不够,可能会带来潜在性风险。
三、完善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风险管控
在PPP项目实施前期,施工企业做好风险预测工作,可成立专项风险控制小组,由风控小组负责对项目资金以及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施工企业与政府需要融资的额度以及施工企业所承担的责任比例。同时要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对原材料采购量进行分析,为材料成本控制提供可靠支持。在风控方案制定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与施工专家要加强沟通,对项目人力资源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进行充分把控,从而制定出最优融资计划。在施工活动中要及时反馈信息,并作出阶段性总结。以PDCA循环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持续性优化,不断提升风控效能,确保PPP项目顺利实施,让企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制度建设
施工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增强制度执行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制度优化过程中,施工企业可借鉴行业标杆企业“取长补短”,还可聘请专家进行咨询或请求政府相关部门指导。当然,在借鉴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以及PPP项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保证借鉴内容的兼容性,也要适当进行探索,对制度管理进行创新,以适应项目以及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让财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落实项目工程报价工作
在PPP项目实施前,施工企业要具備预见性思维,做好投标报价工作。在项目投标期间,需要充分利用项目图纸对工程量进行准确估算,并安排专人进行核验,确保PPP项目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同时,要对投标竞争者进行调研,了解其施工经验以及采购渠道,对自身报价优势做出准确判断。在报价方法上可采取不平衡报价,根据投标要求对费用细节进行合理调整,提升工程报价的有效性,提前做好风险预防。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重视并落实风险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做好项目工程报价工作,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并控制,平衡PPP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美军.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财务风险探讨[J].河北企业,2019(04):75-76.
[2]郁惠文.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新会计,2019(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