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中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反思

2019-10-22 06:39蒋欢宜
现代交际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思想政治

蒋欢宜

摘要: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学要充分考虑该地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与主题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适当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179-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原则。因此,有必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潜在目标,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一、需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智慧结晶,是源遠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思想政治教育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途径,是引导国民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途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核心,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途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国民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保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非凡,任何一个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人定会为伟大的祖国骄傲,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应以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政治责任。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还深受家庭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方而形成了一套民族的文化系统。除了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等外部特征之外,还形成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民族宗教交融、民族情感浓厚、民族心理封闭等特征。鉴于民族地区学生的这一特点,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在充分考虑差异性的前提下开展,如果对此视而不见或简单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与其他地区完全一致,使用相同的教材,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偏低,课堂教学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较为保守,仍存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贵州TR学院为例。TR学院是典型的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而基本上与发达地区的学校相同。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主动思考方而有待加强。

三、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方向

1.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特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与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恰当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补充中国哲学思想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等问题是古代先贤一直苦苦思索的主题;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是,可以适当补充中国传统法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明白,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古人们的智慧。

同时,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必须在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确保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2.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以枯燥的理论宣讲和填鸭式的灌输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一般,在思想教育方而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方式来完善教学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思想政治教学同样需要采取人们喜闻乐见、能够广泛参与的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学不再局限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第二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诸如,开展爱家爱国、人格修养、人文关怀等内容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到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基地等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接受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同时,还需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的优势,用新媒体向学生推送与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括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从国家层而,肯定了新媒体时代,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大数据、新媒体时代,对新媒体的运用已然成为广大学生生活、交友、学习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学如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主动掌握和建立网络教学体系,通QQ、微信等媒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便学生时时、处处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纠正不良思想。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9l)

[2]仲呈祥,文化基因,凝魂聚气[N].光明日报,201407-11(11)

[3]王易,宋友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2):5859.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思想政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