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秋婷
摘 要:展馆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行业重复办展多、展馆赢利少亏损多、展商分流、规模小等问题。公布“展馆”信息、规范展馆业务、公开优惠措施、强化品牌意识是会展业健康发展的根本。组建“客服中心”强化服务职能,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是实现强化展馆服务职能的新构想。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及其启示,希望为研究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发达国家;展览场馆;管理模式
1展馆的经营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展览业走上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期。但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展馆赢利少亏损多是现阶段展览业的真实写照。这种格局所带来的“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等问题让人无所适从。硬件设施、展览服务水平,更使中国展览业无法实现有效突破。据中国展览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展馆室内、室外展览面积共计达到500多万平方米,排名已升至世界第二位。一般讲,一个展馆当它的利用率达到60%至70%时,才可能发挥出最佳的市场效益。然而我国展馆目前整体利用率仅在10%至30%,同国外的展览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投入产出比较低,展馆面临生存危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把会展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大手笔投资,欲将展馆建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经济,发展会展经济必须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产业支撑等因素。因此,对展馆的建设应持谨慎的态度,切忌盲目上马,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对展馆的建设应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应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对展馆的建设作充分的论证。其次,对目前的展馆经营,应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改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树立展馆是“客户服务中心”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品牌建设,这才是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2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共性
2.1多个国家政府投资展览场馆建设力度巨大
展览场馆具有投资额度大,资金回笼慢,私人资本介入太少等属性特点,因此世界上大多著名的展览中心基本都是政府投资兴建。
①汉诺威展览中心。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占地100 万平方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览中心 ,辖 27 个展馆 ,室内展览面积 49.8 万平方米。 另外政府也在改善场馆周边停车设施、建立公路及轨道交通网等方面进行投资,汉诺威展览中心因此成为最为理想的国际市场交流节点。
②巴黎凡尔塞南北展场。巴黎凡尔塞南北展场的改扩建由政府出资承担,展场展出面积达到 80 万平方米,从而使巴黎的展览设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2.2管理体制———普遍实行“民营公助”
在管理体制上,各国展览场馆开始普遍实行“民营公助”。以此来解决各个国家大多展览场馆盈利难的问题。鉴于民营机制灵活,即可以节省大量的政府财政补贴,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展览场馆自身的赢利能力与经营渠道有限,需要政府补贴和社会资助等必要手段支持,因此展览场馆实行民营之后政府也会做适当介入。如新加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展览场馆周边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必须拿出其收入的 10%补贴场馆。政府也在财政收入中设立专项基金进行场馆的特别补助支持展览场馆发展 (例如:举行一次大型展览,有些新加坡的场馆能获得约 2 万新币的特别补助。)
当然,政府的专项补贴是有条件的:如英国政府在确定补贴项目、规模及模式过程中关注带动就业。 资助数额与解决就业的能力成正比。 资助款项分批分期发放,以期达到监控项目实施质量的目的,保证项目能够实现预期就业目标。
2.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调整行业管理协调职能
政府依靠行业协会管理会展业。政府通过授权使各协会在业界具有绝对权威性,协会通过建立行业规章制度和自律机制来完成行业内的管理和协调职能。 如德国的 AUMA 便是生动写照。
3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启示
3.1共性启示
3.1.1为了发展会展经济.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展览场馆的建设
展览场馆投资大.投资周期长.私人资本一般不愿承担如此大的投资风险.所以.世界上大多一流的展览中心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比如说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HalmoverExhihitionCenter)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展览设施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政府除直接投资场馆建设以外还投资改善场馆周边停车设施,建立发达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网,从而使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国际市场交流的最佳场所.再比如说。一些大型展馆设施像法国巴黎凡尔塞南北展场的改建和扩建就是由政府来出资完成的.从世界展览场馆的建设和维护过程来看,政府始终是唱主角的。因此,可以这么说.要想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政府就要兴建大型展览场馆。不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经营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展览场馆实行的国有国营.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展览场馆实行的民营公助。
3.1.2为了提商经济效益.展览场馆普迫实行“民曹公助”的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上展览场馆的利用率都不是很高.只有少數的展览场馆是饱和的.而大多数的展览场馆都处在30%利用率以下的“吃不饱“状态。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展览场馆是难以做到自负盈亏甚至盈利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展览场馆能够做到自负盈亏甚至盈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进而节省开支.各国展览场馆普遍实行“民营公助”的管理体制。
3.2个性启示
德国展览场馆设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德国展览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更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德国的展馆经营模式为:展览场馆不仅可以经营场地出租及其相关业务。而且还能从事自办展。展览馆既是主办者。也是展览场地的经营者。这种制度安排使德国的展览业起点高。展览会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展览“百货公司”,陈列和出售各种最新、最专业的‘商品,如。各种展览商品、展览信息、展览评估、展览策划,等等。在德国展览会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整个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中城。这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
参考文献:
[1]强化展馆服务职能的新构想[J]. 刘洪,秦世波. 商业经济. 2005(07)
[2]会展经济的价值反思与路径抉择[J]. 马晓燕.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06)
[3]中国—亚欧博览会满意度差异分析[J]. 王江英,秦续忠,赵红.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4]浅析重庆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J]. 姜文华. 特区经济. 2010(10)
[5]大连会展业发展现状[J]. 李慧.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
[6]浙中商圈发展模式研究[J]. 王东辉. 科技经济市场. 2008(10)
[7]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 施昌奎. 投资北京. 2007(10)
[8]浅析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其对商务人才的需求[J]. 尤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1)
[9]GB/T 36681-2018《展览场馆服务管理规范》[J]. 王媛斌. 标准生活. 2018(12)
[10]2006年中国展览场馆状况[J]. 中国会展. 2007(12)